A、 92t
B、 46t
C、 23t
D、 11.5t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内燃机车轴重计算的基础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内燃机车是四轴的,整备重量为92t。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92t:这个选项是整台机车的重量,而非单轴的轴重,因此不正确。
B. 46t:这个选项看起来像是将整备重量92t平均分配到两个轴上,但题目明确指出是四轴机车,所以此选项也不对。
C. 23t:将整备重量92t平均分配到四个轴上,即92t ÷ 4 = 23t,这恰好是每台轴应承受的重量,即轴重。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D. 11.5t:这个选项是将整备重量92t错误地平均分配到八个轴上得出的结果,但题目中明确指出是四轴机车,所以此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即机车的轴重为23t。这是因为四轴内燃机车的整备重量92t需要平均分配到四个轴上,每个轴承受的重量就是轴重。
A、 92t
B、 46t
C、 23t
D、 11.5t
答案:C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内燃机车轴重计算的基础题。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内燃机车是四轴的,整备重量为92t。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92t:这个选项是整台机车的重量,而非单轴的轴重,因此不正确。
B. 46t:这个选项看起来像是将整备重量92t平均分配到两个轴上,但题目明确指出是四轴机车,所以此选项也不对。
C. 23t:将整备重量92t平均分配到四个轴上,即92t ÷ 4 = 23t,这恰好是每台轴应承受的重量,即轴重。因此,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D. 11.5t:这个选项是将整备重量92t错误地平均分配到八个轴上得出的结果,但题目中明确指出是四轴机车,所以此选项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即机车的轴重为23t。这是因为四轴内燃机车的整备重量92t需要平均分配到四个轴上,每个轴承受的重量就是轴重。
A. 低温回火
B. 中温回火
C. 高温回火
D. 正火
解析: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金属热处理工艺中的调质处理概念。
A. 低温回火:通常用于保持高硬度并减少淬火应力,它并不能达到调质处理的目的。
B. 中温回火:适用于需要较高硬度和一定韧性的工具钢等材料,但也不符合调质处理的要求。
C. 高温回火:在淬火后进行高温回火可以得到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包括适当的强度和韧性,这是调质处理的定义。
D. 正火:是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在空气中冷却,以细化晶粒,改善组织,其效果不如淬火+高温回火。
正确答案是C. 高温回火,因为调质处理是指将钢材先淬火硬化,然后通过高温回火来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并且获得所需的机械性能如韧性与强度的良好平衡。这种处理方法广泛应用于要求具有高强度、良好韧性和塑性的零件制造中。
A. 240mm
B. 260mm
C. 280mm
D. 285mm
解析:这是一道关于内燃机车柴油机缸径大小的选择题。我们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选项,结合内燃机车柴油机的实际技术参数来判断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首先,我们分析各个选项:
A. 240mm:这个选项的缸径数值相对较小,可能不是我国目前内燃机车柴油机缸径的最大值。
B. 260mm:同样,这个数值虽然比A选项大,但在内燃机车柴油机的大型化趋势中,可能仍不是最大值。
C. 280mm:考虑到内燃机车柴油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大型化需求,这个数值较为符合目前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且在我国内燃机车中有使用到如此大缸径的柴油机。
D. 285mm:这个选项的缸径数值略大于C选项,但在目前公开的技术资料中,并未广泛提及我国内燃机车柴油机缸径达到285mm的实例,因此这个选项可能不是正确答案。
接下来,我们解释为什么选择C选项:
我国内燃机车技术不断发展,为了满足更高的功率和牵引力需求,柴油机的缸径和行程都在不断增大。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和实际应用中,280mm的缸径已经足够满足内燃机车的需求,并且是我国内燃机车柴油机缸径的一个较大值。
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我国内燃机车柴油机缸径已经达到了285mm或更高,因此C选项是更为合理和准确的答案。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C:280mm。
A. 磁场削弱
B. 电流衰减
C. 电磁削弱
D. 电机衰减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内燃机车中牵引电动机励磁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术语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题目中的关键操作:在牵引电动机励磁绕阻两端并联分路电阻,并当分路电阻被接通时,牵引电动机的励磁电流会减少。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磁场削弱:当在励磁绕阻两端并联分路电阻后,由于电阻的分流作用,原本应全部通过励磁绕阻的电流被部分分流,导致实际通过励磁绕阻的电流减少。由于励磁电流与磁场强度成正比,因此励磁电流的减少会导致磁场强度的减弱,即“磁场削弱”。这个选项直接对应了题目中的操作和结果。
B. 电流衰减:这个选项描述了一个过程,但并未明确指出是哪种电流的衰减,且“衰减”一词通常用于描述随时间逐渐减小的过程,而题目中描述的是由于并联电阻导致的即时电流变化,因此这个选项不够准确。
C. 电磁削弱:虽然励磁电流的减少会影响电磁场,但“电磁削弱”这个表述过于宽泛,没有明确指出是磁场强度的减弱,因此不够精确。
D. 电机衰减:这个选项同样描述了一个模糊的过程,且“电机衰减”通常不用于描述由于并联电阻导致的励磁电流减少和磁场强度减弱的现象。
综上所述,最符合题目描述和要求的选项是A,“磁场削弱”。这个选项直接对应了由于并联分路电阻导致的励磁电流减少和磁场强度减弱的现象。
A. 正确
B. 错误
A. 冷机状态
B. 热机状态
C. 停机后不久
D. 停机后
解析:解析:气阀间隙是指内燃机气门与其驱动组件(如挺柱、摇臂等)之间的间隙,它的正确设定对于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非常重要。如果气阀间隙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导致气门关闭不严或开启不足,影响发动机性能。
选项分析如下:
A. 冷机状态:这是正确的选择。因为在冷机状态下,金属部件还没有因为温度升高而膨胀,此时测量和调整的气阀间隙最准确。调整后的间隙在发动机升温后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特性,会处于设计要求的工作范围内。
B. 热机状态:不正确。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各部件会因温度上升而发生热膨胀,此时测量的气阀间隙与实际冷态下的尺寸有较大差异,导致调整的结果不准确。
C. 停机后不久:不正确。这个时间段内发动机的温度仍然较高,零部件仍处于热胀状态,此时调整气阀间隙同样不准确。
D. 停机后:这个选项本身没有错,但是不够具体。理论上,只要发动机冷却下来之后都可以调整,但为了明确性,最好是在冷机状态下调整,因此A选项更为准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A,即气阀间隙的调整必须在冷机状态下进行。
A. 回火
B. 气门下陷
C. 机件碰撞
D. 气门烧损
解析:气门间隙是指在发动机冷态装配时,气门杆尾端与摇臂(或挺柱、凸轮等)之间的预留间隙。这个间隙是为了补偿发动机工作时零件因温度升高而产生的热膨胀。如果气门间隙调整得过小,可能会导致以下几个问题:
A. 回火:回火指的是未燃烧的混合气反冲到进气管甚至空气滤清器处燃烧的现象。气门间隙过小一般不会直接导致回火,但是可能导致气门关闭不严,影响气缸密封性,间接引起燃烧不良。
B. 气门下陷:气门下陷通常是因为气门座磨损或气门头烧蚀导致的,气门间隙过小不是主要原因。
C. 机件碰撞:如果气门间隙过小,在热态下气门可能无法完全关闭,但更常见的是由于没有足够的间隙导致气门开启不足,而不是直接导致机件间的碰撞。
D. 气门烧损:这是正确答案。当气门间隙过小时,气门不能完全关闭,长时间处于高温高压环境下,容易造成气门密封面烧蚀,最终导致气门烧损。
综上所述,气门间隙过小最有可能导致的问题是气门烧损,因此答案选D。
A. 他人
B. 社会
C. 设备
D. 工具
解析:这道题目考察的是对“职业”概念的理解,特别是职业在个人生活和社会交往中的作用。
A. 他人:虽然职业确实能让一个人与其他人产生联系,但这并不是职业的主要社会功能。
B. 社会:这是正确答案。职业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还是个人参与社会分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之一,通过工作,个人能够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
C. 设备:设备是完成工作的工具,但不是职业的主要交往对象。
D. 工具:同上,工具也是辅助工作的一部分,但它不是职业中交往的主要方面。
因此,选择B是因为职业不仅仅是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更重要的是它构成了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一个重要平台,通过职业活动,个人可以参与到社会中去,并且与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互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
题目询问的是关于16V280型柴油机的结构特点,具体来说是关于气缸套和水套的设计方式。
选项A(正确)表示气缸套和水套被设计成了一体化的结构。如果它们是一体的,那么在制造和维护上可能会有一些特定的优势,比如减少泄漏的可能性等。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选项B(错误)则是正确的答案。对于16V280型柴油机而言,其设计中气缸套和水套通常是分开的两个部件。这样设计可以使每个部分独立地进行优化,更便于维修和更换。水套围绕着气缸套,以确保冷却液能够有效地带走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因此,正确答案是B(错误),因为在16V280型柴油机的设计中,气缸套和水套并不是一体的。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比例尺的理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比例尺的定义。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当比例尺大于1时,表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放大的倍数;当比例尺小于1时,表示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即缩小了。
对于本题中的比例1:2,我们需要理解其含义。这里的“1:2”表示图上的1个单位长度代表实际的2个单位长度。换句话说,图上的物体被缩小了,而不是放大了。具体来说,图上的物体大小是实际物体大小的二分之一。
接下来,我们逐一分析选项:
A. 正确:这个选项认为比例1:2是放大比例,且放大了1倍,这与我们之前的分析不符,因此A选项错误。
B. 错误:这个选项否认了A选项的说法,与我们的分析一致,即比例1:2并不是放大比例,而是缩小比例。因此B选项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答案是B。
A. 40±10万km
B. 50±10万km
C. 60±10万km
D. 80±10万km
解析:解析这道题需要了解内燃机车的维修周期,尤其是大修周期。大修通常指的是对机车进行全面的拆解检查、修复或更换磨损零部件的过程,以恢复机车的主要技术性能。
选项A(40±10万km):这个里程数对于大修来说可能偏低,因为一般情况下,机车在达到这个里程之前可能只需要进行一些较小规模的维修和保养。
选项B(50±10万km):这个里程数也有些偏低,通常不足以积累足够的磨损来需要一次全面的大修。
选项C(60±10万km):虽然比前两个选项要高,但对于干线上的内燃机车而言,这个里程仍然可能不足以涵盖一个完整的大修周期。
选项D(80±10万km):这是正确的答案。根据实际经验和行业标准,在铁路干线上运行的内燃机车,一个大修周期大约是在80万公里左右,这个里程数足以使机车的关键部件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从而需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检修。
因此,正确答案是D,即在一个大修期内,内燃机车的行驶里程大约为80±10万km。这样的里程数能够确保机车在经历长时间运行后得到必要的维护,以保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