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搜索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5.无业游民王某,平时喜欢恶作剧取乐。一天,王某见一头公牛在村头吃草,便寻来一挂鞭炮绑于牛尾并点燃,公牛遭惊吓,发疯般冲向王某,王某急忙逃避。公牛紧追不舍,眼看即将追上,情节之下,王某拉过旁边一名老太太刘某挡在身前,导致刘某因惊牛严重冲撞而死亡。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

A、 王某不构成犯罪,其行为是紧急避险行为

B、 王某应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

D、 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答案:C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刑法中的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题目描述,王某的行为是恶作剧取乐,但最终导致了刘某的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分析王某的主观故意。

选项A表示王某的行为是紧急避险行为,但根据题目描述,王某的行为是出于恶作剧的目的,而不是为了自卫或避险,因此A选项不正确。

选项B表示王某应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但根据题目描述,王某的行为是有意为之的,而不是由于疏忽或过失导致的,因此B选项也不正确。

选项C表示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在这种情况下,王某虽然没有直接意图杀死刘某,但他的行为却是有意导致刘某死亡的,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D表示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根据题目描述,王某的行为虽然导致了刘某的死亡,但他并没有直接意图杀死刘某,而是间接导致的,因此D选项不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是C: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63.人民警察审讯犯人时,遇有犯罪嫌疑人可能自伤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19-1d5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29-44e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08-344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8.王某蓄意杀害孙某。某天,王某看到孙某正在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孙某是熬药给牛治病,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形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53-a42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公安机关因()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a4-c2f1-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下列情形中,不认为是犯罪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e9-5a97-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55-6c29-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4犯罪分子持刀冲向民警时,被民警开枪击中大腿,倒地不起,民警()使用武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8e-da4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4d-4347-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31-671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45.无业游民王某,平时喜欢恶作剧取乐。一天,王某见一头公牛在村头吃草,便寻来一挂鞭炮绑于牛尾并点燃,公牛遭惊吓,发疯般冲向王某,王某急忙逃避。公牛紧追不舍,眼看即将追上,情节之下,王某拉过旁边一名老太太刘某挡在身前,导致刘某因惊牛严重冲撞而死亡。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罚?()

A、 王某不构成犯罪,其行为是紧急避险行为

B、 王某应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 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

D、 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

答案:C

解析:这道题涉及到刑法中的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根据题目描述,王某的行为是恶作剧取乐,但最终导致了刘某的死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分析王某的主观故意。

选项A表示王某的行为是紧急避险行为,但根据题目描述,王某的行为是出于恶作剧的目的,而不是为了自卫或避险,因此A选项不正确。

选项B表示王某应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但根据题目描述,王某的行为是有意为之的,而不是由于疏忽或过失导致的,因此B选项也不正确。

选项C表示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在这种情况下,王某虽然没有直接意图杀死刘某,但他的行为却是有意导致刘某死亡的,因此C选项是正确的。

选项D表示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根据题目描述,王某的行为虽然导致了刘某的死亡,但他并没有直接意图杀死刘某,而是间接导致的,因此D选项不正确。

因此,正确答案是C:王某应构成故意杀人罪,但主观方面是间接故意。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相关题目
63.人民警察审讯犯人时,遇有犯罪嫌疑人可能自伤的,()。

A.  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B.  应当使用约束性警械

C.  可以使用制服性警械

D.  应当使用制服性警械

解析:解析:正确答案是A。在审讯犯人时,如果犯罪嫌疑人可能会自伤,人民警察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来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安全,防止其自伤或逃跑。使用约束性警械是为了维护秩序和保障安全,但在使用时需要谨慎,不能滥用权力。

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联想到医生在给病人打针时会使用约束性措施,比如固定病人的手臂,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同样,人民警察在处理犯罪嫌疑人时,使用约束性警械也是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和他人的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19-1d5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国家为了()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A.  国家利益

B.  集体利益

C.  公共利益

D.  社会利益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国家对私有财产征收或者征用的情况。正确答案是C:公共利益。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个人的私有财产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的利益产生影响,为了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国家有权对私有财产进行征收或者征用。

举个例子,如果某个地区需要修建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但是工程需要征用一些农民的土地,这时国家可以依法对这些土地进行征收,并给予农民适当的补偿。虽然这会对农民的私有财产产生影响,但是为了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这种措施是必要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29-44e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B.  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

C.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

D.  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

解析: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暴力抗拒执法并导致执法人员受伤的行为,除了要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因为暴力抗拒执法是违法行为,涉及到刑法中的相关规定,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选项B错误。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都有权利和义务,不仅是乙享有民事权利,甲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双方都需要履行合同约定的内容。

选项C错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并不是所有违法行为都构成违宪行为。违宪行为是指违反宪法规定的行为,而违犯刑法的行为并不一定构成违宪行为,因此不会直接承担违宪责任。

选项D错误。民事责任并非完全属于法定责任,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协商免除或者减轻民事责任的。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协商能力进行协商,达成协议来减轻或者免除民事责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08-344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8.王某蓄意杀害孙某。某天,王某看到孙某正在熬药就偷偷在药中投毒,但孙某是熬药给牛治病,病牛吃药后中毒而死。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形态。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既遂

D.  犯罪未遂

解析: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刑法中的犯罪形态。根据题目描述,王某的行为是投毒,但由于孙某熬的药是给牛治病的,最终导致的是病牛中毒而死,而不是孙某本人中毒而死。因此,王某的行为属于犯罪未遂。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如果王某的目的是要杀害孙某,他投毒的行为就是犯罪既遂,因为孙某中毒而死了。但是由于孙某是在给牛熬药,而不是自己服用药物,最终导致的是牛中毒而死,所以王某的计划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因此属于犯罪未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53-a42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公安机关因()的需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

A.  办理治安案件

B.  办理交通案件

C.  管理特种行业

D.  侦查犯罪

解析: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公安机关采取技术侦察措施的需要。公安机关在侦查犯罪的过程中,为了获取更多的证据和信息,可以采取技术侦察措施,比如窃听、监视等手段。因此,正确答案是D。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监控摄像头来保护家庭安全,这也是一种技术侦察措施。比如,如果家里发生了入室盗窃案件,警方可以通过监控录像来追踪嫌疑人的行踪,从而帮助破案。所以,技术侦察措施在维护社会安全和治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a4-c2f1-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下列情形中,不认为是犯罪的有()。

A.  甲打电话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B.  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C.  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D.  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解析: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每个选项的情况:
A: 甲打电话约其朋友李某一起去实施抢劫 - 这是明显的犯罪行为,涉及抢劫。
B: 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 - 这也是犯罪行为,涉及故意伤害或者杀人。
C: 丙为了盗窃张某家财产,毒死了张某家的看家犬 - 这同样是犯罪行为,涉及盗窃和虐待动物。
D: 为方便对刘某实施抢劫,对刘某的活动规律进行跟踪调查 - 这也是犯罪行为,涉及计划和实施抢劫。

因此,根据题目要求,不认为是犯罪的选项是B: 乙向其朋友赵某表示要杀掉仇人陈某。这是因为在法律上,仅仅是言语上的表达并没有实际行动,不构成犯罪。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你和朋友在玩抢夺旗帜的游戏,你对朋友说“我要抢到对方的旗帜”,这只是游戏中的一种表达,并不是真的要去做坏事。所以,只是言语上的表达并没有实际行动,不构成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e9-5a97-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条件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人,有依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解析:解析:选项A中提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条件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这是宪法规定的内容,是正确的。而选项B、C、D也都是宪法规定的内容,是正确的。因此,根据题目要求,选项A是不正确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手机进行通信,比如打电话、发短信、使用社交媒体等。如果有人未经允许窃听我们的通信内容,这就侵犯了我们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这就好比我们在和朋友讲电话时,突然有人偷偷听我们的谈话,这是非常不礼貌和不合法的行为。所以,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你能记住这个知识点哦!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55-6c29-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4犯罪分子持刀冲向民警时,被民警开枪击中大腿,倒地不起,民警()使用武器。

A.  可以继续

B.  应当立即停止

C.  可以停止

D.  应当继续

解析:解析:根据法律规定,当犯罪分子持刀冲向民警时,如果民警已经成功将其击倒并且不再构成威胁,民警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以避免过度使用武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正确答案是B: 应当立即停止。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如果一只凶猛的狮子冲向你,你用枪射中了它的腿,它倒地不起了。这时候,狮子已经不再构成威胁,你就不应该再继续开枪了,而是应该立即停止使用武器,以免对狮子造成过度伤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8e-da4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执行,不受逮捕。

A.  人民检察院

B.  人民法院

C.  公安机关

D.  武警部队

解析: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逮捕程序的规定。根据法律规定,任何公民在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的情况下,不受逮捕。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小明因为一时的冲动犯了错误,被人举报了。但是在进行逮捕之前,法律规定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的批准或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这样才能保证逮捕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所以,正确答案是C:公安机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4d-4347-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现行《宪法》规定,公民的()不受侵犯。

A.  合法财产

B.  私有财产

C.  合法的私有财产

D.  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宪法》中关于公民财产权的规定。根据现行《宪法》,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这里的关键词是“合法的私有财产”,这意味着只有在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获得的财产才受到保护,而非所有形式的财产都受到保护。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小明通过合法手段购买了一辆汽车,那么这辆汽车就是他的合法私有财产,根据《宪法》规定,这辆汽车不受侵犯。但如果小明通过偷窃或者其他非法手段获得了一辆汽车,那么这辆汽车就不是他的合法私有财产,也就不受《宪法》保护。

因此,正确答案是C: 合法的私有财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31-671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