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搜索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9.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A、 说明情况

B、 出示相应证件

C、 负责人批准

D、 对方同意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时的特殊情况下的优先通行规定。正确答案是B:出示相应证件。

在现实生活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可能需要紧急通行,这时候他们可以出示相应的证件,比如警察证、工作证等,以便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优先通行遇到交通阻碍的情况。这是因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时需要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因此在特殊情况下享有一定的特权。这种规定旨在确保他们能够及时有效地履行职责,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举个例子,如果一名警察接到了紧急报警,需要尽快赶到现场处理,但路上遇到了交通拥堵,这时候他可以出示警察证件,以便优先通行,确保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处理紧急情况。这种规定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让警察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94.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444-62b2-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86-96d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1.甲与儿媳乙在一起生活,长期受乙责骂、恐吓。某日,乙将甲捆绑在椅子上,不让其吃饭,后甲的邻居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04-09d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4.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be-6ad6-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08-344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的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7e-c95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0.违法行为人()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2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68-e24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朱某挪用公款40万元,交给其弟弟做假酒生意,一个月后出于恐惧又将赃款悄悄退回单位。朱某的行为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fd-b10e-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3.甲意图杀死其妻子,某日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入其妻将要吃饭的碗中,其妻子吃后安然无恙。甲的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f4-69fe-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39-fbaf-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29.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A、 说明情况

B、 出示相应证件

C、 负责人批准

D、 对方同意

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时的特殊情况下的优先通行规定。正确答案是B:出示相应证件。

在现实生活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可能需要紧急通行,这时候他们可以出示相应的证件,比如警察证、工作证等,以便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优先通行遇到交通阻碍的情况。这是因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时需要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因此在特殊情况下享有一定的特权。这种规定旨在确保他们能够及时有效地履行职责,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举个例子,如果一名警察接到了紧急报警,需要尽快赶到现场处理,但路上遇到了交通拥堵,这时候他可以出示警察证件,以便优先通行,确保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处理紧急情况。这种规定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让警察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相关题目
94.某人使用针管注射毒品被查获,其注射针管属()。

A.  违禁品

B.  作案工具

C.  合法财物

D.  犯罪工具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注射毒品的工具属于哪一类。正确答案是B:作案工具。

注射毒品的针管在这个案例中被使用来犯罪,因此被归类为作案工具。作案工具是指犯罪过程中使用的工具或器具,可以帮助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在这个案例中,注射毒品的针管被用来注射毒品,属于犯罪工具的范畴。

举个生动的例子,就好比一个小偷使用的撬棍。小偷使用撬棍撬开门窗进行盗窃,那么这个撬棍就是小偷的作案工具。同样地,注射毒品的针管在这个案例中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444-62b2-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

A.  司法权

B.  行政权

C.  立法权

D.  检察权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能。正确答案是C:立法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主要行使的是立法权。他们制定通过法律、决定和法规,规定国家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国家的"大脑",他们制定的法律就像是国家的"规矩",规定了国家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确保国家的正常运转和公民的权益得到保障。所以,选项C:立法权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86-96d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1.甲与儿媳乙在一起生活,长期受乙责骂、恐吓。某日,乙将甲捆绑在椅子上,不让其吃饭,后甲的邻居报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公安机关接到报警后,可以委托甲住处所在地的居民委员会到甲家里予以处理

B.  乙构成虐待行为,公安机关应当对其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C.  甲不愿意公安机关处罚乙,公安机关应当尊重甲的意愿,对乙不予处罚

D.  公安机关在甲、乙居住的小区张贴告示,对甲、乙的案例予以宣传

解析:答案解析: 选项C正确。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处理家庭纠纷时,应当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如果甲不愿意公安机关处罚乙,公安机关应当尊重甲的意愿,对乙不予处罚。

生活中,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意愿,尊重他人的选择。就像在这个题目中,公安机关要尊重甲的意愿,不会强制对乙进行处罚。这样才能维护家庭成员之间的尊重和和谐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04-09d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4.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

A.  可以拒绝执行

B.  应当立即执行

C.  有权拒绝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

D.  可以变通执行

解析:解析:答案C。人民警察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的人民警察职责范围的指令,有权拒绝执行,并同时向上级机关报告。这是因为人民警察的职责是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执行,如果接到超越职责范围的指令,应当拒绝执行并向上级机关报告,以确保依法行事。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民警察接到一个指令要求他执行一个明显违法的行为,比如非法拘禁无辜的市民,这时候这个人民警察就应该拒绝执行这个指令,并立即向上级机关报告,以保护市民的合法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所以,人民警察在执行职责时要时刻牢记法律法规,不可超越职责范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be-6ad6-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B.  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

C.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

D.  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

解析: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暴力抗拒执法并导致执法人员受伤的行为,除了要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因为暴力抗拒执法是违法行为,涉及到刑法中的相关规定,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选项B错误。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都有权利和义务,不仅是乙享有民事权利,甲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双方都需要履行合同约定的内容。

选项C错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并不是所有违法行为都构成违宪行为。违宪行为是指违反宪法规定的行为,而违犯刑法的行为并不一定构成违宪行为,因此不会直接承担违宪责任。

选项D错误。民事责任并非完全属于法定责任,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协商免除或者减轻民事责任的。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协商能力进行协商,达成协议来减轻或者免除民事责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08-344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的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

A.  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

B.  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

C.  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该人民警察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D.  由交通工具所有人承担

解析:答案解析: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的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应当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生活中,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帮助理解这个知识点:比如,如果警察在追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不慎损坏了市民的私人车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警察所属机关应该对损坏的车辆进行赔偿。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确保了公安机关在侦查犯罪过程中的正当权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7e-c95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0.违法行为人()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2次以上公安行政处罚的,应当从重处罚。

A.  1年

B.  2年

C.  3年

D.  5年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违法行为人内因同类违法行为受到多次公安行政处罚的处罚规定。根据题目描述,如果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多次犯同类违法行为,应当从重处罚。选项中给出的选择分别是1年、2年、3年和5年,正确答案是A:1年。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小明在一个月内连续三次被警察抓到偷东西,每次都是偷同样的物品。根据这道题的规定,因为小明多次犯同类违法行为,所以应该从重处罚,也就是说他可能会被处以1年的处罚。这样一来,小明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从而更加警惕,避免再次犯同样的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68-e24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朱某挪用公款40万元,交给其弟弟做假酒生意,一个月后出于恐惧又将赃款悄悄退回单位。朱某的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犯罪既遂

解析:解析:D. 犯罪既遂

朱某挪用公款并交给其弟弟做假酒生意,这个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虽然他后来出于恐惧将赃款退回单位,但是犯罪已经完成,所以属于犯罪既遂。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朱某是一个小偷,他偷了一部手机,但是在逃跑的过程中被警察抓住了。虽然他没有成功逃脱,但是他已经完成了偷窃行为,所以这个案例属于犯罪既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fd-b10e-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3.甲意图杀死其妻子,某日误以碱面为砒霜投放入其妻将要吃饭的碗中,其妻子吃后安然无恙。甲的行为()。

A.  属于对象错误

B.  属于故意犯罪

C.  属于意外事件

D.  不构成犯罪

解析:解析:B选项属于故意犯罪。在这道题中,甲的行为虽然没有达到他的预期目的,但是他的初衷是明确的,即意图杀死其妻子。因此,即使最终没有造成危害,甲的行为仍然构成故意犯罪。

生动例子:可以想象甲是一个心怀不轨的丈夫,他想要除掉自己的妻子。他精心策划,在某天的晚饭中将砒霜投放到了妻子的碗里,但是由于他拿错了砒霜和碱面,最终妻子吃下去后并没有受到伤害。这个例子说明了即使犯罪行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但只要初衷是明确的,依然构成故意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f4-69fe-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

A.  继承权

B.  转让权

C.  使用权

D.  处置权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国家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在选项中,A选项是正确答案,即继承权。继承权是指公民可以将自己的财产在死后转让给自己选择的继承人的权利。国家保护继承权,是为了确保公民的财产能够合法、有序地传承下去,保障家庭财产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小明的爷爷留下了一大笔遗产,根据法律规定,小明作为爷爷的继承人有权继承这笔遗产。如果国家不保护继承权,可能会导致遗产的纷争和不公平分配,影响家庭关系和社会稳定。因此,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继承权,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39-fbaf-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