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搜索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62.下列情形中,人民警察可以使用制服性警械的是()。

A、 犯罪嫌疑人侮辱妇女,被人民警察劝止的

B、 犯罪人被抓获后,拒不交代犯罪事实,经警告无效的

C、 犯罪嫌疑人袭击人民警察,经警告无效的

D、 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谩骂人民警察,经警告无效的

答案:C

解析:首先,这道题考察的是人民警察使用制服性警械的情形。在这个题目中,正确答案是C选项:犯罪嫌疑人袭击人民警察,经警告无效的。

现在让我们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假设有一个警察叔叔叫小明,他穿着制服,手里拿着警棍。有一天,小明叔叔在街上巡逻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一个犯罪嫌疑人,让我们称他为小偷小张。小偷小张看到小明叔叔过来,心生恶意,突然朝小明叔叔扑过去,想要抢夺他的警棍。小明叔叔立刻警告小偷小张停止,但小偷小张却不听劝告,继续袭击小明叔叔。这时,根据法律规定,小明叔叔可以使用制服性警械,比如警棍,来制止小偷小张的行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人民警察可以使用制服性警械,希望能帮助到你理解这个知识点。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16.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55-6c29-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3.对于单位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应该如何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43b-fa8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08-344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3.为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b5-9a22-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8.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的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7e-c95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28-b59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ce-03ce-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5.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予以行政处罚,因违法行为人逃跑等原因无法履行告知义务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公告方式予以告知。自公告之日起()内,违法嫌疑人未提出申辩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9b-0e03-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4.朱某挪用公款40万元,交给其弟弟做假酒生意,一个月后出于恐惧又将赃款悄悄退回单位。朱某的行为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fd-b10e-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4.民警倪某和谢某对具有违法嫌疑的陆某进行口头传唤,陆某不肯配合,并大声辱骂民警,引来大批民众围观。倪某和谢某见此,决定对陆某实施强制性传唤,并对其使用了手铐,将陆某带回派出所。经调查未发现陆某违法犯罪情况。民警倪某和谢某对路某使用手铐的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25-20a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62.下列情形中,人民警察可以使用制服性警械的是()。

A、 犯罪嫌疑人侮辱妇女,被人民警察劝止的

B、 犯罪人被抓获后,拒不交代犯罪事实,经警告无效的

C、 犯罪嫌疑人袭击人民警察,经警告无效的

D、 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谩骂人民警察,经警告无效的

答案:C

解析:首先,这道题考察的是人民警察使用制服性警械的情形。在这个题目中,正确答案是C选项:犯罪嫌疑人袭击人民警察,经警告无效的。

现在让我们通过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个知识点:

假设有一个警察叔叔叫小明,他穿着制服,手里拿着警棍。有一天,小明叔叔在街上巡逻的时候,突然遇到了一个犯罪嫌疑人,让我们称他为小偷小张。小偷小张看到小明叔叔过来,心生恶意,突然朝小明叔叔扑过去,想要抢夺他的警棍。小明叔叔立刻警告小偷小张停止,但小偷小张却不听劝告,继续袭击小明叔叔。这时,根据法律规定,小明叔叔可以使用制服性警械,比如警棍,来制止小偷小张的行为,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通过这个生动的例子,你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在什么情况下人民警察可以使用制服性警械,希望能帮助到你理解这个知识点。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相关题目
16.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条件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D.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人,有依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解析:解析:选项A中提到“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在任何条件下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这是宪法规定的内容,是正确的。而选项B、C、D也都是宪法规定的内容,是正确的。因此,根据题目要求,选项A是不正确的。

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手机进行通信,比如打电话、发短信、使用社交媒体等。如果有人未经允许窃听我们的通信内容,这就侵犯了我们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这就好比我们在和朋友讲电话时,突然有人偷偷听我们的谈话,这是非常不礼貌和不合法的行为。所以,保护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你能记住这个知识点哦!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55-6c29-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3.对于单位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应该如何处罚()。

A.  仅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进行处罚

B.  仅对其直接负责人员进行处罚

C.  应对其直接指使的主管人员进行处罚

D.  应对其直接指使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解析:解析:答案为D。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单位违反法律的,应当对直接指使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这是因为单位的违法行为往往是由多个人共同参与或者默许导致的,因此需要对多个责任人进行处罚,以达到震慑和警示的目的。

举例来说,如果一家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违反了环保法律,导致环境污染,这个违法行为很可能是由多个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或者默许导致的。因此,除了直接指使的主管人员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确保类似违法行为不再发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43b-fa8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B.  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

C.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

D.  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

解析: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暴力抗拒执法并导致执法人员受伤的行为,除了要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因为暴力抗拒执法是违法行为,涉及到刑法中的相关规定,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选项B错误。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都有权利和义务,不仅是乙享有民事权利,甲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双方都需要履行合同约定的内容。

选项C错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并不是所有违法行为都构成违宪行为。违宪行为是指违反宪法规定的行为,而违犯刑法的行为并不一定构成违宪行为,因此不会直接承担违宪责任。

选项D错误。民事责任并非完全属于法定责任,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协商免除或者减轻民事责任的。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协商能力进行协商,达成协议来减轻或者免除民事责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08-344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3.为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提出的意见不被采纳时,()。

A.  可以中止执行决定和命令

B.  可以改变决定和命令的执行

C.  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

D.  可以暂缓执行决定和命令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在工作中遇到上级错误决定时应该如何处理。正确答案是C:必须服从决定和命令。

解析:在工作中,即使上级的决定和命令有错误,作为下属也应该尊重上级的权威,服从决定和命令。即使你认为上级的决定有问题,也应该通过适当的方式和时机,以恰当的方式提出自己的意见,而不是擅自中止执行或改变决定的执行。因为在组织中,有条不紊的执行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保持组织的秩序和纪律,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举个例子,就好比在一个团队中,团队领导做出了一个决定,但是你认为这个决定可能会导致团队的失败。这时候,你可以选择私下和领导沟通,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但最终还是要尊重领导的决定,服从指挥,因为团队的利益和整体利益是最重要的。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尊重上级的权威,服从决定和命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b5-9a22-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8.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的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

A.  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

B.  由该人民警察给予赔偿

C.  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该人民警察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D.  由交通工具所有人承担

解析:答案解析:A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的需要使用社会企事业组织或个人的交通工具造成损失的,应当由该人民警察所属机关给予赔偿。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生活中,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帮助理解这个知识点:比如,如果警察在追捕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不慎损坏了市民的私人车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警察所属机关应该对损坏的车辆进行赔偿。这样的规定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确保了公安机关在侦查犯罪过程中的正当权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7e-c95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

A.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特别处理

B.  可以比照类似的条文定罪处罚

C.  不得定罪处刑

D.  一般不得定罪处刑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法律中的法律空白问题。当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某个行为为犯罪行为时,根据法治原则,应当选择不得定罪处刑,即选项C。这是因为在法治社会中,法律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某个行为为犯罪,那么就不能随意定罪处刑,否则会导致法律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影响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如果裁判没有规定某个动作为犯规,那么球员就不能因为这个动作被罚球。同样道理,如果法律没有规定某个行为为犯罪,法律也不能随意定罪处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28-b59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因履行职责的紧急需要,经(),可以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遇交通阻碍时,优先通行。

A.  说明情况

B.  出示相应证件

C.  负责人批准

D.  对方同意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时的特殊情况下的优先通行规定。正确答案是B:出示相应证件。

在现实生活中,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执行任务时可能需要紧急通行,这时候他们可以出示相应的证件,比如警察证、工作证等,以便优先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优先通行遇到交通阻碍的情况。这是因为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履行职责时需要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因此在特殊情况下享有一定的特权。这种规定旨在确保他们能够及时有效地履行职责,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

举个例子,如果一名警察接到了紧急报警,需要尽快赶到现场处理,但路上遇到了交通拥堵,这时候他可以出示警察证件,以便优先通行,确保能够及时到达现场处理紧急情况。这种规定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和秩序,让警察能够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ce-03ce-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5.对违法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予以行政处罚,因违法行为人逃跑等原因无法履行告知义务的,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公告方式予以告知。自公告之日起()内,违法嫌疑人未提出申辩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A.  60日

B.  30日

C.  10日

D.  7日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关于公告方式告知的规定。根据该法规定,对于因逃跑等原因无法履行告知义务的违法行为人,公安机关可以采取公告方式予以告知。在公告之日起7日内,违法嫌疑人未提出申辩的,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因此,正确答案是D: 7日。

联想例子: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因为违法行为逃跑了,公安机关就像是在广场上张贴告示一样,告知这个人需要接受行政处罚。如果在7天内这个人没有出现或提出申辩,那么公安机关就可以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9b-0e03-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4.朱某挪用公款40万元,交给其弟弟做假酒生意,一个月后出于恐惧又将赃款悄悄退回单位。朱某的行为属于()。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未遂

D.  犯罪既遂

解析:解析:D. 犯罪既遂

朱某挪用公款并交给其弟弟做假酒生意,这个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虽然他后来出于恐惧将赃款退回单位,但是犯罪已经完成,所以属于犯罪既遂。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朱某是一个小偷,他偷了一部手机,但是在逃跑的过程中被警察抓住了。虽然他没有成功逃脱,但是他已经完成了偷窃行为,所以这个案例属于犯罪既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fd-b10e-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4.民警倪某和谢某对具有违法嫌疑的陆某进行口头传唤,陆某不肯配合,并大声辱骂民警,引来大批民众围观。倪某和谢某见此,决定对陆某实施强制性传唤,并对其使用了手铐,将陆某带回派出所。经调查未发现陆某违法犯罪情况。民警倪某和谢某对路某使用手铐的行为()

A.  合法,因为陆某辱骂了民警

B.  合法,因为执行强制传唤时路某可能有逃脱、反抗等危险行为

C.  违法,因为陆某没有违法犯罪的行为

D.  违法,因为陆某并没有对民警实施暴力

解析:解析:选项B正确。在执行强制传唤时,如果被传唤人可能有逃脱、反抗等危险行为,民警可以对其使用手铐等必要的强制措施。在这种情况下,民警对陆某使用手铐是合法的。即使最终未发现陆某有违法犯罪行为,但在执行强制传唤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执行任务的顺利进行和保障安全,对其使用手铐是合理的。

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不听话的小朋友,比如说有的小朋友不愿意跟家长回家,这时候家长可能会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比如牵着小朋友的手,确保小朋友的安全。这和民警对陆某使用手铐的情况有些类似,都是为了保护被传唤人的安全和确保任务的顺利进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25-20a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