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平方向按各部分人数叠加计算;垂直方向按各楼层人数叠加计算
B、 水平方向按各部分人数叠加计算;垂直方向按使用人数最多一层计算
C、 水平方向按使用人数最大部分计算;垂直方向按各楼层人数叠加计算
D、 水平方向按使用人数最大部分计算;垂直方向按人数最多一层计算
答案:B
解析:解析:《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3.7.2条规定,公共建筑中如为多功能用途,各种场所有可能同时开放并使用同一出口时,在水平方向应按各部分使用人数叠加计算安全疏散出口的宽度,在垂直方向应按楼层使用人数最多一层计算安全疏散出口的宽度。
A、 水平方向按各部分人数叠加计算;垂直方向按各楼层人数叠加计算
B、 水平方向按各部分人数叠加计算;垂直方向按使用人数最多一层计算
C、 水平方向按使用人数最大部分计算;垂直方向按各楼层人数叠加计算
D、 水平方向按使用人数最大部分计算;垂直方向按人数最多一层计算
答案:B
解析:解析:《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3.7.2条规定,公共建筑中如为多功能用途,各种场所有可能同时开放并使用同一出口时,在水平方向应按各部分使用人数叠加计算安全疏散出口的宽度,在垂直方向应按楼层使用人数最多一层计算安全疏散出口的宽度。
A. 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
B. 对特别重要的防护对象,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
C. 当场地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时,应在防洪标准的基础上提高一级表示
D. 根据防护对象的不同需要,其防洪标准可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
解析:解析:参见《防洪标准》。3.0.1防护对象的防洪标准应以防御的洪水或潮水的重现期表示;对于特别重要的防护对象,可采用可能最大洪水表示。防洪标准可根据不同防护对象的需要,采用设计一级或设计、校核两级。3.0.5当防洪保护区内有两种以上的防护对象,且不能分别进行防护时,该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应按防洪保护区和主要防护对象中要求较高者确定。
A. 避开洪水威胁地段
B. 避开新建水库
C. 避开地下坑穴集中地段
D. 避开场地排水顺利地段
解析:解析:参见《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第5.2.1条规定,场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具有排水畅通或利于组织场地排水的地形条件;2.避开洪水威胁的地段;3.避开不良地质环境发育和地下坑穴集中的地段;4.避开新建水库等可能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的地段;5.避免将重要建设项目布置在很严重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或厚度大的新近堆积黄土和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等地段;6.避开由于建设可能引起工程地质环境恶化的地段。
A. 底层窗上口
B. 底层窗高的中线
C. 底层窗台面
D. 底层散水与外墙的交线
解析:解析:《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第2.0.13条规定,日照标准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是指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以底层窗台面为计算起点的建筑外窗获得的日照时间。
A. 核心区
B. 实验区
C. 缓冲区
D. 外围保护地带
解析: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十八条规定,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应当划为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除依照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经批准外,也不允许进入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原批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人民政府认为必要时,可以在自然保护区的外围划定一定面积的外围保护地带。
A. 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B. 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C. 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D. 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将所有权转让给单位或者个人
解析:解析:《土地管理法》第八条规定: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第九条规定: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有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土地的义务。
A. 设计前期
B. 方案设计
C. 初步设计
D. 施工图设计
解析:解析:《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3.1.1初步设计文件的规定:(1)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各专业设计说明。对于涉及建筑节能设计的方面,其设计说明应有建筑节能设计的专项内容。(2)有关专业的设计图纸。(3)主要设备或材料表。(4)工程概算书。
A. 村镇居住用地属于居住用地
B. 高压线走廊下规定的控制范围内的用地属于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C. 中学所属用地应为公共设施用地
D. 发电厂用地应为工业用地,不属于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解析:解析:参见《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的城市建设用地分类和代码。
A. 购物中心分为超大型、大区域型、大型区域型和中小型地方型
B. 所有购物中心都应设置停车场
C. 超大型、大区域型的购物中心其营业面积应在25000㎡以上
D. 超大型、大区域型的购物中心要附设有公共交通换乘站
解析:解析:
A. 1:500
B. 1:2000
C. 1:5000
D. 1:25000
解析:解析:参见《建筑设计资料集-5》,厂址区域位置图比例尺为1:5000~1:10000。
A.
B.
C.
D.
解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