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搜索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13.人民警察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机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犯罪分子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武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人民警察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犯罪分子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武器。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规定的。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如果遇到暴力袭击或者其他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经过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进行自卫或者制止犯罪行为。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一天,有人举报李某殴打他人,民警即口头传唤李某到公安派出所进行查证,但未告知其原因。在李某问及原因时,民警说以后告知你的家属。经调查发现,李某殴打他人的事实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机关遂撤销了行政案件,将案件转为刑事案件办理。此时,民警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了李某的家属,同时将此前的询问笔录作为该案的证据使用。公安机关在办理该案中做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3f0-c091-da481f4a64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390-c091-da481f4a64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人民警察使用武器,一般情况下应当进行警告,经警告无效,才可以使用武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a103-76b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15岁)与低年级同学乙(13岁零11个月)恋爱,二人在甲家中自愿发生过一次性关系,没有造成任何严重后果。甲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2b8-c091-da481f4a64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刑事诉讼中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的处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390-c091-da481f4a64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给乙5万元让乙“教训”一下丁。乙收钱后,给丙2万元让丙“教训”一下丁。后甲又后悔便告诉乙取消行动。乙说知道了,但未告诉丙。丙仍按照原计划将丁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1-feb8-c091-da481f4a64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并赔偿损失,被害人自愿和解,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9b0-c091-da481f4a64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纺织女工林某因与工友袁某发生口角而怀恨在心,回家后将此事告知了聋哑的丈夫许某,并要丈夫教训袁某为自己出气。许某不认识袁某,林某要求13周岁的小姑许某某一同前去,指认袁某并作帮手。次日晚,许某及其妹许某某拦下晚归的袁某,对其拳打脚踢。经医疗诊断,袁某身上多处受轻微伤。袁某报案后,A区公安分局派民警肖某负责此案。但袁某以肖某系林某的同学,两人交往甚密为由,申请肖某回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fa8-c091-da481f4a64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因与车间主任乙不和,欲除之而后快。某日,甲将炸药带进车间,点燃后借故溜出,结果不仅炸死了车间主任,还炸伤了3名工人,价值数百万元的生产设备、厂房一并被炸毁。甲的行为构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180-c091-da481f4a641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 )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568-c091-da481f4a64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13.人民警察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机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犯罪分子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武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人民警察对暴力袭击人民警察,危及人民警察生命安全的犯罪分子经警告无效,可以使用武器。这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规定的。警察在执行公务时,如果遇到暴力袭击或者其他危及生命安全的情况,经过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进行自卫或者制止犯罪行为。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相关题目
一天,有人举报李某殴打他人,民警即口头传唤李某到公安派出所进行查证,但未告知其原因。在李某问及原因时,民警说以后告知你的家属。经调查发现,李某殴打他人的事实涉嫌刑事犯罪,公安机关遂撤销了行政案件,将案件转为刑事案件办理。此时,民警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了李某的家属,同时将此前的询问笔录作为该案的证据使用。公安机关在办理该案中做法错误的是( )。

A.  未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

B.  在转为刑事案件后才将传唤的原因和处所通知被传唤人家属

C.  撤销行政案件

D.  询问笔录作为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程序] 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对于涉嫌犯罪的嫌疑人,公安机关在传唤前必须告知其被传唤的原因和依据,且传唤时应当让嫌疑人及其家属知道传唤的原因和处所。在本案中,公安机关未按照规定告知被传唤人原因和依据,也未让其家属知道传唤的原因和处所,同时将未经告知原因的询问笔录作为该案的证据使用,违反了刑事诉讼程序规定,因此选项ABCD均为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3f0-c091-da481f4a64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 )。

A.  国家事务

B.  经济事业

C.  文化事业

D.  社会事务

解析:题目知识点[政治学]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了政治学中的“治理”概念,即指国家或其他组织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包括行政、立法、司法等各种手段和方式,用来管理各种事务。人民作为国家的主体,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和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包括国家事务、经济事业、文化事业、社会事务等,因此本题的答案为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390-c091-da481f4a64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人民警察使用武器,一般情况下应当进行警告,经警告无效,才可以使用武器。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根据我国《人民警察使用武器条例》,人民警察在使用武器时,一般情况下应当进行警告,经警告无效,才可以使用武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a103-76b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15岁)与低年级同学乙(13岁零11个月)恋爱,二人在甲家中自愿发生过一次性关系,没有造成任何严重后果。甲的行为不认为是犯罪。

A. 正确

B. 错误

C.

D.

E.

F.

G.

H.

I.

J.

解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2b8-c091-da481f4a64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刑事诉讼中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的处理,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A.  李某涉嫌诈骗案,公安机关对李某的涉案存款、汇款可以冻结

B.  王某被控贩卖毒品,作为证据使用的海洛因应当随案移送当庭出示质证

C.  马某被控非法持有枪支、弹药,作为证据使用的枪支、弹药应当随案移送当庭出示质证

D.  牛某涉嫌抢劫罪,在侦查期间自杀身亡,公安机关应当没收牛某的存款、汇款并上缴国库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中涉案财物处理] 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涉案财物的查封、扣押、冻结和没收,应当依法进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选项B、C、D都是正确的,而选项A是错误的,因为涉案存款、汇款可以被冻结,但需要经过法院批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390-c091-da481f4a64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给乙5万元让乙“教训”一下丁。乙收钱后,给丙2万元让丙“教训”一下丁。后甲又后悔便告诉乙取消行动。乙说知道了,但未告诉丙。丙仍按照原计划将丁打成重伤。甲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

B.  犯罪中止

C.  犯罪既遂

D.  犯罪未遂

解析:题目知识点: 刑法一般原则 题目解析: 本题中,甲雇佣乙打丁的行为构成犯罪预备,但因甲撤销命令,乙告知但未告诉丙,故未能完成预备犯罪的实施,因此不构成犯罪中止,丙实施了故意伤害罪,因此构成犯罪既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1-feb8-c091-da481f4a64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并赔偿损失,被害人自愿和解,可以适用刑事和解的是( )。

A.  甲、乙二人在聚会时酒后发生争执,乙将手中酒瓶砸向甲的头部,将甲打成轻伤

B.  王某在杜某的生日宴会上,趁众人不注意时将杜某刚收到的生日礼物(一部价值4000元的苹果手机)偷走,杜某报案后,王某被公安机关抓获

C.  3年前,李某因盗窃罪被判处了2年有期徒刑,现李某又因家庭矛盾将自己的岳父打成轻伤

D.  某日深夜,华某开车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因闯红灯将一老人撞倒在地,后逃逸致老人未得到及时救治而死亡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和解。题目解析:选项A中,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并赔偿损失,被害人自愿和解,符合刑事和解的条件,因此可以适用刑事和解。而选项B、C、D中均不符合刑事和解的条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9b0-c091-da481f4a64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纺织女工林某因与工友袁某发生口角而怀恨在心,回家后将此事告知了聋哑的丈夫许某,并要丈夫教训袁某为自己出气。许某不认识袁某,林某要求13周岁的小姑许某某一同前去,指认袁某并作帮手。次日晚,许某及其妹许某某拦下晚归的袁某,对其拳打脚踢。经医疗诊断,袁某身上多处受轻微伤。袁某报案后,A区公安分局派民警肖某负责此案。但袁某以肖某系林某的同学,两人交往甚密为由,申请肖某回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袁某要求肖某回避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肖某应当回避

B.  林某作为教唆者,虽然未直接实施伤人行为,但其所起的作用是主要的,应按照其教唆的行为(即殴打他人)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C.  许某是这起案件的主要实施者,由于其是聋哑人,可以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

D.  许某某在事发时未满14周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

解析:题目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法] 题目解析:袁某要求肖某回避符合《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因为肖某与林某存在密切关系;林某作为教唆者应该按照其教唆的行为(即殴打他人)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由于许某是聋哑人,可以从轻、减轻或不予处罚;许某某在事发时未满14周岁,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综上,选项ABCD均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fa8-c091-da481f4a64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因与车间主任乙不和,欲除之而后快。某日,甲将炸药带进车间,点燃后借故溜出,结果不仅炸死了车间主任,还炸伤了3名工人,价值数百万元的生产设备、厂房一并被炸毁。甲的行为构成( )。

A.  故意杀人罪

B.  爆炸罪

C.  故意毁坏财物罪

D.  故意伤害罪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 甲使用炸药炸毁车间,导致乙死亡、三名工人受伤和生产设备、厂房毁坏,因此甲的行为构成爆炸罪。爆炸罪是指在公共场所、交通工具、重要建筑物或者其他人员聚集的场所实施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财产重大损失的行为,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危害公共安全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180-c091-da481f4a64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 )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C.  该代表原选举单位人民代表大会

D.  该代表原选举单位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解析:题目知识点[宪法] 题目解析: 根据宪法规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非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许可,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568-c091-da481f4a64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