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搜索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28.应对入户排查突遇犯罪嫌疑人持致命器械攻击情况模拟警情训练的目的是( )。

A、 快速应变

B、 迟滞进攻

C、 有序撤退

D、 使用武器处置

答案:ABCD

解析:在入户排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犯罪嫌疑人持致命器械攻击的情况,需要快速应变、迟滞进攻、有序撤退以及使用武器处置。因此,模拟警情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警察能够全面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关于死刑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fa8-c091-da481f4a64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邪教组织成员的行为,构成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008-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重伤的后果,依照抢夺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数罪并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2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各项中,既是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义务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9b0-c091-da481f4a64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的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1e0-c091-da481f4a64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4.现场管制应由( )批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0cc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李某殴打王某,经查明李某不满14周岁,对本案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628-c091-da481f4a64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实行现场管制中,对滞留现场人员,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催泪弹等驱逐性警械进行强行驱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犯罪嫌疑人吐某自制了大量宣传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视频,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大肆传播,并多次在公共场所煽动对中国政府驻外机构和人员实施恐怖活动。同时,吐某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着、佩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关于该案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688-c091-da481f4a64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在与他人签订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甲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28.应对入户排查突遇犯罪嫌疑人持致命器械攻击情况模拟警情训练的目的是( )。

A、 快速应变

B、 迟滞进攻

C、 有序撤退

D、 使用武器处置

答案:ABCD

解析:在入户排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犯罪嫌疑人持致命器械攻击的情况,需要快速应变、迟滞进攻、有序撤退以及使用武器处置。因此,模拟警情训练的目的是为了让警察能够全面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相关题目
关于死刑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犯罪时已满75周岁,一律不适用死刑

B.  妇女乙审判时怀孕,不适用死刑

C.  丙在犯罪时不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

D.  丁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若无故意犯罪且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析:题目知识点:死刑适用的限制条件。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甲犯罪时已满75周岁不适用死刑,因此选项A错误;妇女乙怀孕时不适用死刑,因为死刑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选项B正确;丙在犯罪时不满18周岁不适用死刑,因为未成年人处于认知、道德等方面的不成熟状态,应该给予更多的保护,因此选项C正确;对于D选项,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有重大立功表现,则可以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但是前提条件是无故意犯罪,因此选项D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fa8-c091-da481f4a64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下列邪教组织成员的行为,构成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的是( )。

A.  张某以自杀相威胁,胁迫自己的儿子加入某邪教组织

B.  陈某加入某邪教组织,在村内宣扬读书无用论,村内十多名村民纷纷让家中正在读中小学的孩子辍学外出务工

C.  贾某制作邪教书籍200册

D.  王某身患疾病,听信朋友加入某“气功”协会练功治病,该协会实际为某邪教组织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七条规定,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是指利用邪教组织煽动、胁迫、欺骗等手段,妨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或者其他合法的社会管理活动的罪行。选项A中张某以自杀相威胁,胁迫自己的儿子加入邪教组织;选项B中陈某在村内宣扬读书无用论,导致村民让家中正在读中小学的孩子辍学外出务工,两者都涉及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因此,选项AB为正确答案。选项C中贾某制作邪教书籍200册,属于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邪教宣传品罪;选项D中王某身患疾病听信朋友加入某“气功”协会练功治病,该协会实际为某邪教组织,属于参加邪教组织罪,与利用邪教组织破坏法律实施罪不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008-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行为人明知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他人财物的手段会造成他人伤亡的后果,仍然驾驶车辆强行夺取并放任造成财物持有人重伤的后果,依照抢夺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数罪并罚。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 刑法中数罪并罚的原则。 题目解析: 题目描述的情况属于抢夺罪和过失致人重伤罪的情形,但不能数罪并罚,因为抢夺罪的客观方面与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客观方面不是完全重叠的。因此,答案为B,错误。刑法中数罪并罚的原则是指当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涉及到两个或以上的罪名时,可以将这些罪名合并起来作为一个犯罪事实,但是不能对同一行为人同一犯罪事实适用多个罪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2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既是基本权利也是基本义务的是( )。

A.  劳动权

B.  纳税义务

C.  财产权

D.  选举权

解析:题目知识点[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 题目解析: 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和应当履行的一些根本性的权利和义务,A选项的劳动权即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因为劳动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之一。纳税义务是公民的义务,但不是基本权利,财产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不是基本义务,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但不是基本义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9b0-c091-da481f4a64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 )的原则。

A.  三权分立制

B.  联邦议会制

C.  民主集中制

D.  君主立宪制

解析:题目知识点: 国家机构原则。题目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即民主是基础,集中是前提。这意味着国家机构既要尊重人民的民主权利,又要保证国家机构的集中统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1e0-c091-da481f4a64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4.现场管制应由( )批准。

A.  县级公安机关

B.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

C.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

D.  地、市级公安机关

解析:现场管制应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批准,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选项C符合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0cc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李某殴打王某,经查明李某不满14周岁,对本案的处理说法正确的是( )。

A.  如果李某的殴打行为给王某造成人身损害,则应由李某的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B.  因李某不满14周岁,对其应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

C.  因李某不满14周岁,其用于殴打王某的木棍不用处理

D.  如本案系因民间纠纷引起,必须先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再予以处罚

解析:题目知识点: 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未满14周岁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对于本题,由于李某不满14周岁,因此B、C、D选项都是错误的。而如果李某的殴打行为给王某造成人身损害,依照民事责任规定,应由李某的监护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此A选项为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628-c091-da481f4a64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实行现场管制中,对滞留现场人员,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使用高压水枪、催泪弹等驱逐性警械进行强行驱散。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 治安管理法律法规。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当场制止或者驱散违法行为人员时,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可以使用催泪弹、警棍等制止或者驱散。因此选项A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犯罪嫌疑人吐某自制了大量宣传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视频,通过电子邮件、微信等方式大肆传播,并多次在公共场所煽动对中国政府驻外机构和人员实施恐怖活动。同时,吐某以暴力、胁迫等方式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着、佩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关于该案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公安机关在封存阿某作案用的手机时,可以不作笔录,但应当记录手机的封存状态

B.  公安机关立案前调查吐某恐怖活动嫌疑时,可以对其进行盘问、检查、传唤,可以提取或者采集肖像、指纹、虹膜图像等人体生物识别信息和血液、尿液、脱落细胞等生物样本,并留存其签名

C.  吐某的手机短信、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通讯群组等网络应用服务的通信信息属于电子数据

D.  吐某构成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煽动实施恐怖活动罪和强制穿戴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服饰、标志罪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题目解析:选项A错误,公安机关在封存阿某作案用的手机时不仅应当记录手机的封存状态,还应当制作笔录。其他选项都是正确的表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688-c091-da481f4a64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在与他人签订合同时,为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甲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基础知识-使用假币罪] 题目解析[使用假币罪构成要件分析]: 使用假币罪是指有意使用伪造、变造的货币,或者有意使用无效的货币,实施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等行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根据题干描述,甲只是将总面额20万元的假币冒充真币出示给对方看,并未实施购买商品、接受服务等行为,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使用假币罪,答案为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