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搜索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37.对下列()人员,不得适用继续盘问。

A、  丁某,刚满17 周岁

B、  吴某,正在怀孕

C、  胡某,患有精神病

D、  罗某,残疾人

答案:C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患有精神病的人员不得继续盘问。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窝藏赃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df8-c091-da481f4a64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情形中,不应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5c8-c091-da481f4a642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张某与王某是夫妻。张某一直怀疑王某跟以前的一位女同学关系暧昧,夫妻二人经常为此事闹矛盾。张某的好友陈某是某邮局的投递员,应张某的要求,利用职务之便,连续把王某的私人信件10余封隐匿起来,私下交给张某开拆复印。王某后来发现了上述情况并报警。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778-c091-da481f4a64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6.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 )进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437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某公安派出所在对赵某殴打他人的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遇到下列情形,应当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f48-c091-da481f4a64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易某欠姜某10万元,多次催讨不还。姜某便纠集白某、杜某二人前往易某家中将其骗到自己开来的车上,驶往邻省一朋友家中。次日电话告知易某的妻子,拿30万元赎人。在拘禁期间,因怕易某被人发现,将其藏匿于轿车后备厢内,后易某因窒息死亡。姜某、白某、杜某三人的行为构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2a0-c091-da481f4a64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成立犯罪中止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a70-c091-da481f4a64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下列关于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c07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男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期间,甲男教唆乙男与一名痴呆女子发生性关系,甲男在一旁观看取乐,但其本人并未与该痴呆女子发生性关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fa8-c091-da481f4a64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37.对下列()人员,不得适用继续盘问。

A、  丁某,刚满17 周岁

B、  吴某,正在怀孕

C、  胡某,患有精神病

D、  罗某,残疾人

答案:C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患有精神病的人员不得继续盘问。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相关题目
下列行政案件中,不构成窝藏赃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是( )。

A.  甲明知黄某偷来的自行车而让他把车藏匿在自家柴房里

B.  乙明知黄某偷来的自行车而帮助他拆卸、组装改换门面

C.  丙明知黄某偷来的自行车而帮他保管

D.  丁明知黄某偷来的自行车而购买下来自用

解析:题目知识点[行政案件、窝藏赃物、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题目解析: 选D。行政案件中,不构成窝藏赃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丁明知黄某偷来的自行车而购买下来自用”,因为购买下来已经不是藏匿赃物,不构成窝藏赃物。窝藏赃物是指知道他人所藏赃物或者违禁物品,而提供藏匿或者其他方便条件或者协助转移等行为的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是指在公共场所扰乱治安,如喧哗、打斗、赌博等行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df8-c091-da481f4a64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情形中,不应予以治安管理处罚的是( )。

A.  甲写恐吓信威胁同事谢某的人身安全

B.  乙捏造事实诽谤邻居江某

C.  丙盗窃后被调查,对证人打击报复

D.  丁用手机向女同事发过一条淫秽信息进行骚扰引起同事反感

解析:题目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 题目解析: 选项D中的行为属于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不属于治安管理范围,因此不应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治安管理处罚是指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人给予的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5c8-c091-da481f4a642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张某与王某是夫妻。张某一直怀疑王某跟以前的一位女同学关系暧昧,夫妻二人经常为此事闹矛盾。张某的好友陈某是某邮局的投递员,应张某的要求,利用职务之便,连续把王某的私人信件10余封隐匿起来,私下交给张某开拆复印。王某后来发现了上述情况并报警。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陈某的行为属于隐匿他人邮件

B.  张某的行为属于私自开拆他人邮件

C.  鉴于张某、王某二人系夫妻关系,所以不应当对张某予以处罚

D.  陈某是基于朋友请求,且考虑到对方是夫妻关系才隐匿他人邮件,并非为了个人私利,应当对其减轻或者不予处罚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基础知识]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私自开拆他人邮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隐匿他人邮件或者以其他方法侵犯他人通信自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因此,选项A和B正确,陈某的行为属于隐匿他人邮件,张某的行为属于私自开拆他人邮件。选项C和D错误,夫妻关系不是免罚的理由,陈某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应依法惩处,不能减轻或不予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778-c091-da481f4a64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由委员长、副委员长若干名和其他委员组成。委员长、副委员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其他委员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推荐,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根据宪法第六十八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因此,本题答案为A,即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ed0-c091-da481f4a64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6.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 )进行。

A.  法医

B.  医师

C.  女工作人员

D.  女侦查人员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工作人员进行,以保护妇女的隐私和尊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437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某公安派出所在对赵某殴打他人的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遇到下列情形,应当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的有( )。

A.  本案违法事实不能成立

B.  赵某的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

C.  发现赵某有其他违法行为

D.  赵某不满14周岁

解析:题目知识点[治安管理法] 题目解析: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如果本案违法事实不能成立或者当事人不构成犯罪,或者已经过了追诉时效期限,或者已经受到过治安处罚,或者情节轻微,或者已经被判刑服刑的,应当依法作出不予处罚决定,选项A与D符合该规定。选项B的情况应当由公安机关移送检察机关或者提请审查起诉。选项C则需要另行开展调查处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f48-c091-da481f4a64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易某欠姜某10万元,多次催讨不还。姜某便纠集白某、杜某二人前往易某家中将其骗到自己开来的车上,驶往邻省一朋友家中。次日电话告知易某的妻子,拿30万元赎人。在拘禁期间,因怕易某被人发现,将其藏匿于轿车后备厢内,后易某因窒息死亡。姜某、白某、杜某三人的行为构成( )。

A.  故意杀人罪

B.  非法拘禁罪

C.  绑架罪

D.  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 姜某等人的行为构成绑架罪。因为他们采用欺骗手段将易某带离家中,并在未经合法程序同意的情况下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构成了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此外,由于姜某等人在拘禁过程中没有尽到必要的保护义务,造成易某死亡,可能还构成过失杀人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2a0-c091-da481f4a64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成立犯罪中止的是( )。

A.  甲以出卖为目的偷盗一名幼童,幼童终日啼哭,甲见其可怜,遂将其悄悄送回家中

B.  甲欲对乙女实施强奸,乙女从包中拿出一万元对甲说“大哥,放了我就把钱给你”,甲拿到钱放弃强奸

C.  甲失业在家,一日准备出去抢劫,出门时遇到一辆警车开过,甲认为不是好兆头,遂放弃犯罪,准备改日行动

D.  甲想杀害乙便持刀在乙家门前等,结果乙那天恰巧没回家,甲只好回去,半路被抓获

解析:题目知识点[犯罪中止] 题目解析: 选项B中,甲放弃强奸行为是因为乙女给了他钱,这违反了强奸罪的客观要件“强行”,因此成立犯罪中止。而其他选项中,甲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放弃犯罪行为,不构成犯罪中止。犯罪中止是指犯罪未得逞或者犯罪行为尚未完成,由于犯罪人自己的原因,停止犯罪行为的情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a70-c091-da481f4a64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下列关于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之前,必须先予以警告

B.  人民警察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应当以制止违法犯罪行为为限度

C.  犯罪分子失去继续实施犯罪能力的,人民警察应当立即停止使用武器

D.  对正在进行持刀抢劫的孕妇,可以使用武器予以制止

解析:根据法律规定,人民警察在使用武器时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对于特殊情况下的情况也有特殊规定,如对孕妇进行持刀抢劫时,不应该使用武器。选项D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c07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男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缓刑期间,甲男教唆乙男与一名痴呆女子发生性关系,甲男在一旁观看取乐,但其本人并未与该痴呆女子发生性关系。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B.  对甲应当撤销缓刑

C.  甲构成强制猥亵、侮辱罪,乙构成强奸罪

D.  甲的行为构成累犯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 选项A正确,因为甲男教唆乙男与痴呆女子发生性关系,甲男在一旁观看取乐,但并未亲自实施犯罪行为,构成共同犯罪;选项B正确,因为甲男在缓刑期间再次犯罪,应当撤销其缓刑;选项C不正确,因为甲男并未亲自实施犯罪行为,不构成侮辱罪或强制猥亵罪,而乙男的行为也不构成强奸罪;选项D不正确,因为甲男并未实施两次犯罪,不构成累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fa8-c091-da481f4a64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