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习题集新编
搜索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习题集新编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6、维吾尔族是经过长期迁徙、民族融合形成的。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是隋唐时期活动在蒙古高原的回纥人,曾经有()、()、()、()、回纥等多种译名。

A、 乌护

B、 乌纥

C、 袁纥

D、 韦纥

答案:ABCD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243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习题集新编
10、清代新疆地区的屯田形式有:()、()、()、()。屯田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天山北部的农业发展,改变了新疆地区历史上以天山为界“南农北牧”的生产布局,为巩固边防发挥了重要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cf0-c039-62ee467000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唐朝僧人(),天宝元年(742年)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的同时,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6188-c039-62ee467000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四个意识”是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846-0538-c039-62ee4670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五代宋辽金时期,新疆地区所织造的白氎布、花蕊布等成为与中原地区进行贸易的重要大宗商品。纺织品中除了棉织品,新疆地区所产的()、()常作为贡品被送入辽、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cf0-c039-62ee46700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五代宋辽金时期,在新疆地区活动的主要民族有()、()、样磨、汉、(),还有大批的契丹人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845-fd68-c039-62ee467000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西汉于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先后三次出兵重创匈奴,并在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上陆续设立武威、()、()、()四郡(史称“河西四郡”),切断了匈奴同西北氐、羌诸部之间的联系,扩大了中原等地与西域各民族间的往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908-c039-62ee467000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清代新疆地方政府兴办的教育机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cf0-c039-62ee467000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紧紧围绕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主脉,着眼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内在联系,分七章讲述了从()到()的新疆地区历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5da0-c039-62ee46700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从1916年起,新疆开始设立少量的学校和各种短期训练班性质的研究所,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6570-c039-62ee467000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秦汉以后,中华大一统的思想理念逐渐形成,诸夏文化融合为汉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导文化,并继续同周边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随着中原文化的传入和积淀,中原的()、()、()、()等在新疆地区广泛传播,既推动了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908-c039-62ee467000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习题集新编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习题集新编

6、维吾尔族是经过长期迁徙、民族融合形成的。维吾尔族先民的主体是隋唐时期活动在蒙古高原的回纥人,曾经有()、()、()、()、回纥等多种译名。

A、 乌护

B、 乌纥

C、 袁纥

D、 韦纥

答案:ABCD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243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习题集新编
相关题目
10、清代新疆地区的屯田形式有:()、()、()、()。屯田规模不断扩大,推动了天山北部的农业发展,改变了新疆地区历史上以天山为界“南农北牧”的生产布局,为巩固边防发挥了重要作用。

A.  犯屯

B.  民屯

C.  旗屯

D.  回屯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207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cf0-c039-62ee467000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唐朝僧人(),天宝元年(742年)受日本僧人的邀请,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的同时,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A.  鸠摩罗什

B.  玄奘

C.  鉴真

D.  佛图澄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87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6188-c039-62ee467000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四个意识”是指()

A.  政治意识

B.  大局意识

C.  核心意识

D.  看齐意识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268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846-0538-c039-62ee4670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五代宋辽金时期,新疆地区所织造的白氎布、花蕊布等成为与中原地区进行贸易的重要大宗商品。纺织品中除了棉织品,新疆地区所产的()、()常作为贡品被送入辽、宋。

A.  胡锦

B.  西锦

C.  玻璃制品

D.  玉器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141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cf0-c039-62ee46700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五代宋辽金时期,在新疆地区活动的主要民族有()、()、样磨、汉、(),还有大批的契丹人等。

A.  回鹘

B.  葛逻禄

C.  吐蕃人

D.  鲜卑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136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845-fd68-c039-62ee467000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西汉于公元前127年至公元前119年,派卫青、霍去病先后三次出兵重创匈奴,并在内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河西走廊上陆续设立武威、()、()、()四郡(史称“河西四郡”),切断了匈奴同西北氐、羌诸部之间的联系,扩大了中原等地与西域各民族间的往来。

A.  张掖

B.  酒泉

C.  敦煌

D.  高昌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13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908-c039-62ee46700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清代新疆地方政府兴办的教育机构有()。

A.  俄文学馆

B.  博达书院

C.  伊犁养正学堂

D.  维吾尔师范学堂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221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cf0-c039-62ee467000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紧紧围绕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主脉,着眼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内在联系,分七章讲述了从()到()的新疆地区历史。

A.  先秦,两汉的新疆历史

B.  先秦,隋唐的新疆地区历史

C.  先秦,清代的新疆历史

D.  先秦两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

解析:解析:出处:前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5da0-c039-62ee46700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从1916年起,新疆开始设立少量的学校和各种短期训练班性质的研究所,创办了第一所女子学校()。

A.  新疆学院

B.  阿合买提江专科学校

C.  迪化县立女子国民学校

D.  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256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6570-c039-62ee467000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秦汉以后,中华大一统的思想理念逐渐形成,诸夏文化融合为汉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导文化,并继续同周边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随着中原文化的传入和积淀,中原的()、()、()、()等在新疆地区广泛传播,既推动了新疆地区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发展。

A.  彩陶

B.  丝绸

C.  音乐舞蹈

D.  语言文字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30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908-c039-62ee46700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