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习题集新编
搜索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习题集新编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7、元朝在新疆地区税制的一个重大变化,即改变了先前以“丁计”的做法,实行()。

A、 按丁征税

B、 计亩输税

C、 均田制

D、 租庸调制

答案:B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170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习题集新编
14、元代畏兀儿农学家()汉文化素养很深,著有()一书,总结了中原及西北地区各民族的生产经验,为我国农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6188-c039-62ee4670001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新疆地区后,()及()的哈萨克人等归附清朝,成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cf0-c039-62ee467000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元明时期,前去中原地区的畏兀儿人以高昌()等为主要代表,他们儒学造诣高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846-0150-c039-62ee46700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五代宋辽金时期,新疆各民族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有()、()、()以及用于加工粮食的手磨、畜力磨,水磨也开始普遍使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845-fd68-c039-62ee467000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五代宋辽金时期,在新疆地区活动的主要民族有()、()、样磨、汉、(),还有大批的契丹人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845-fd68-c039-62ee467000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脉,也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5da0-c039-62ee467000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汉朝统一西域后,在新疆地区开展大规模()与()建设,减轻了当地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各民族积极支持。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益频繁,为新疆地区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5da0-c039-62ee467000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元明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流融合,为()和()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cf0-c039-62ee467000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方面已具有很强的互补、互利性,形成了有机整体。比如,龟兹除使用中原货币外,还有自铸货币--圆形方孔龟兹五铢钱,因钱币的正面和背面或者有龟兹文,或者有汉文“五铢(朱)”,或同时有这两种文字,因此被称为()或()。这种钱币的形制和铸造工艺源于中原地区,反映了龟兹本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密不可分的联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845-fd68-c039-62ee467000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为普及儒家文化,麴氏高昌国开设了官学(),设有博士、祭酒、司成等官员,学生多是贵族子弟,学的是儒家经典,并按“学而优则仕”的原则,选拔成绩优良的学生充当官吏。由此可见高昌对儒家学说的尊崇和对官学教育的重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5da0-c039-62ee467000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习题集新编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习题集新编

17、元朝在新疆地区税制的一个重大变化,即改变了先前以“丁计”的做法,实行()。

A、 按丁征税

B、 计亩输税

C、 均田制

D、 租庸调制

答案:B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170

简明新疆地方史教程习题集新编
相关题目
14、元代畏兀儿农学家()汉文化素养很深,著有()一书,总结了中原及西北地区各民族的生产经验,为我国农学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A.  宋应星、《天工开物》

B.  沈括、《梦溪笔谈》

C.  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

D.  贾思勰、《齐民要术》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179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6188-c039-62ee4670001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18世纪中叶,清朝统一新疆地区后,()及()的哈萨克人等归附清朝,成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

A.  大玉兹

B.  中玉兹

C.  小玉兹

D.  小帐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202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cf0-c039-62ee467000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元明时期,前去中原地区的畏兀儿人以高昌()等为主要代表,他们儒学造诣高深。

A.  偰氏家族

B.  廉希宪

C.  阿鲁浑萨里

D.  阿曼尼莎汗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177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846-0150-c039-62ee46700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五代宋辽金时期,新疆各民族使用的生产工具主要有()、()、()以及用于加工粮食的手磨、畜力磨,水磨也开始普遍使用。

A.  铁铧犁

B.  镰刀

C.  钳子

D.  坎土曼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140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845-fd68-c039-62ee467000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五代宋辽金时期,在新疆地区活动的主要民族有()、()、样磨、汉、(),还有大批的契丹人等。

A.  回鹘

B.  葛逻禄

C.  吐蕃人

D.  鲜卑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136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845-fd68-c039-62ee467000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格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脉,也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基本形成的历史传统和独特优势。

A.  多民族

B.  多宗教

C.  大一统

D.  多民族大一统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1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5da0-c039-62ee467000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汉朝统一西域后,在新疆地区开展大规模()与()建设,减轻了当地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各民族积极支持。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日益频繁,为新疆地区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A.  屯田、水利设施

B.  铸铁、丝织

C.  玻璃、葡萄酒

D.  缫丝、木器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24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5da0-c039-62ee46700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元明时期,统一国家的建立,多民族大迁徙、大融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交流融合,为()和()的发展提供了沃土。

A.  思想文化

B.  科学技术

C.  农业文化

D.  政治文化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175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73a-7cf0-c039-62ee467000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魏晋南北朝时期,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在经济文化方面已具有很强的互补、互利性,形成了有机整体。比如,龟兹除使用中原货币外,还有自铸货币--圆形方孔龟兹五铢钱,因钱币的正面和背面或者有龟兹文,或者有汉文“五铢(朱)”,或同时有这两种文字,因此被称为()或()。这种钱币的形制和铸造工艺源于中原地区,反映了龟兹本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反映了新疆地区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密不可分的联系。

A.  汉龟二体钱

B.  汉龟二体五铢钱

C.  汉代五铢钱

D.  西域汉龟钱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69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845-fd68-c039-62ee467000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为普及儒家文化,麴氏高昌国开设了官学(),设有博士、祭酒、司成等官员,学生多是贵族子弟,学的是儒家经典,并按“学而优则仕”的原则,选拔成绩优良的学生充当官吏。由此可见高昌对儒家学说的尊崇和对官学教育的重视。

A.  太学

B.  官学

C.  国学

D.  大学

解析:解析:出处:教材P72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c6b-2678-5da0-c039-62ee467000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