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搜索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段某非法使用“伪基站”干扰无线电通讯秩序,经责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并向过往行人发送中奖的虚假短信,骗取金额4000元。对段某应当以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刑法的相关知识,对于使用“伪基站”干扰无线电通讯秩序,应以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定罪;而对于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应以诈骗罪定罪。因此,本题应选B,即只能以一罪论处。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孕妇王某已近分娩,因投毒杀人被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决定对其取保候审,责令其交纳保证金3000元。婴儿出生1个月后,王某写下遗书,两次自杀未果,其家人轮流看护王某及其婴儿,防止发生意外。对此情况,公安机关对王某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568-c091-da481f4a64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张某等4人因口角与周某等5人发生纠纷,进而双方扭打互殴,几乎所有人头面部都受伤流血,民警接警后到达现场处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e58-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袁某受人指使,以每人1500美元好处费的条件引带中国公民林某(女,12岁)、李某(女,15岁)持伪造的玻利维亚护照准备从首都机场出境前往法国。在通过边防检查站时,三人以母女相称,企图蒙混过关,但被检查人员发现并阻留审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9c20-c091-da481f4a64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审查起诉阶段被监视居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7d8-c091-da481f4a64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5.看守所在条件需可得情况下,尽量做到分押分管的情形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8e9b-001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刘某对朱某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予以掩饰、隐瞒,其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ae8-c091-da481f4a64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进行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9c20-c091-da481f4a64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9c20-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吕某因犯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入狱后,吕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吕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2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关于行政案件结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张某殴打他人已调解并履行的应结案。②违法嫌疑人张某殴打他人因受害人重新鉴定为轻伤转为刑事案件办理,应结案。③王某5月1日供述其于去年8月1日盗窃了一辆自行车价值200元,应结案。④邻居报警称自己被刘某打伤,后经公安机关调查,没有违法事实,应结案。⑤丁某因赌博被行政拘留5日,行政拘留于5月10日执行完毕,应结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e58-c091-da481f4a64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段某非法使用“伪基站”干扰无线电通讯秩序,经责令停止使用后拒不停止使用,并向过往行人发送中奖的虚假短信,骗取金额4000元。对段某应当以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刑法的相关知识,对于使用“伪基站”干扰无线电通讯秩序,应以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定罪;而对于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应以诈骗罪定罪。因此,本题应选B,即只能以一罪论处。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相关题目
孕妇王某已近分娩,因投毒杀人被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决定对其取保候审,责令其交纳保证金3000元。婴儿出生1个月后,王某写下遗书,两次自杀未果,其家人轮流看护王某及其婴儿,防止发生意外。对此情况,公安机关对王某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  维持原取保候审决定

B.  将取保候审变更为监视居住

C.  增加取保候审保证金或者变更为保证人担保

D.  依法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 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对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的,应当及时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因此,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568-c091-da481f4a64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张某等4人因口角与周某等5人发生纠纷,进而双方扭打互殴,几乎所有人头面部都受伤流血,民警接警后到达现场处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民警可以立即使用武器制止双方继续殴斗

B.  民警在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

C.  民警应当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制止双方继续殴斗

D.  民警既可以使用警械,也可以鸣枪示警

解析:题目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法] 题目解析: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民警应当使用驱逐性、制服性警械制止双方继续殴斗。在警械无法制止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武器。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e58-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袁某受人指使,以每人1500美元好处费的条件引带中国公民林某(女,12岁)、李某(女,15岁)持伪造的玻利维亚护照准备从首都机场出境前往法国。在通过边防检查站时,三人以母女相称,企图蒙混过关,但被检查人员发现并阻留审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袁某涉嫌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

B.  袁某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

C.  林某、李某二人不构成犯罪

D.  对李某可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解析:题目知识点[边境管理法律法规] 题目解析[袁某的罪名和林某、李某的处理]:袁某涉嫌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林某、李某二人不构成犯罪;对李某可予以治安管理处罚。袁某的罪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管理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林某、李某二人年龄均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构成犯罪,但对李某可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治安管理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9c20-c091-da481f4a64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犯罪嫌疑人刘某因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在审查起诉阶段被监视居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刘某未经检察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

B.  刘某不能与其妻子、儿子住在一起

C.  刘某违反监视居住规定,可以变更为取保候审

D.  刘某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刘某在被监视居住期间应遵守相应的规定,包括未经批准不得会见他人、不得与其妻子、儿子住在一起、未经公安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等。如果刘某违反了监视居住的规定,可以被转变为取保候审,但选项C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监视居住违反规定不能自动变更为取保候审,需要检察机关或公安机关批准后方可转为取保候审。因此选项ABC都是错误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7d8-c091-da481f4a64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5.看守所在条件需可得情况下,尽量做到分押分管的情形有( )。

A.  对暴力犯罪和非暴力犯罪

B.  未成年在押人员

C.  初犯与累犯

D.  性犯罪和其他类型犯罪

解析:看守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做到分押分管,包括对暴力犯罪和非暴力犯罪、未成年在押人员、初犯与累犯、性犯罪和其他类型犯罪等情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8e9b-001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刘某对朱某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予以掩饰、隐瞒,其行为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 刑法犯罪类型。题目解析: 此题判断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答案为B,因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并非刑法中规定的犯罪类型,正确的犯罪类型是“隐瞒、转移、处置、毁灭犯罪所得”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cae8-c091-da481f4a64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刑法修正案(九)》,进行下列行为,构成犯罪的是( )。

A.  李某为实施恐怖活动而招募、运送人员

B.  王某制作宣扬极端主义的视频

C.  赵某明知某书籍宣扬恐怖主义而大量持有,情节严重

D.  柴某为实施恐怖活动与境外恐怖活动人员联络

解析:题目知识点:犯罪构成要件。题目解析:根据《刑法修正案(九)》规定,招募、运输、非法持有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物品或者为实施恐怖活动与境外恐怖活动人员联络等行为,均构成犯罪,因此选项ABCD都构成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9c20-c091-da481f4a64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缓刑的适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数罪并罚,且不得再次宣告缓刑

B.  乙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同时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C.  丙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D.  丁是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缓刑] 题目解析: A. 缓刑考验期内再犯罪的犯罪分子,应当数罪并罚,不能再次宣告缓刑; B. 缓刑犯罪分子可以同时被禁止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C.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D. 缓刑考验期内公安机关应当考察犯罪分子的表现,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 因此,选项ABC都是关于缓刑适用的正确说法,其中A表示缓刑考验期内再犯罪的犯罪分子不能再次宣告缓刑;B表示缓刑犯罪分子可以同时被禁止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C表示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首要分子不得适用缓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9c20-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吕某因犯绑架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入狱后,吕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的规定,对吕某( )。

A.  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  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C.  不能减刑,但可以假释

D.  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减刑和假释。题目解析:根据《刑法》的规定,有期徒刑犯罪人在服刑期间表现好,可以减去一定的刑期,但是假释不是每个犯人都可以获得的,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所以选项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2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行政案件结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张某殴打他人已调解并履行的应结案。②违法嫌疑人张某殴打他人因受害人重新鉴定为轻伤转为刑事案件办理,应结案。③王某5月1日供述其于去年8月1日盗窃了一辆自行车价值200元,应结案。④邻居报警称自己被刘某打伤,后经公安机关调查,没有违法事实,应结案。⑤丁某因赌博被行政拘留5日,行政拘留于5月10日执行完毕,应结案。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⑤

解析:题目知识点: 行政案件结案 题目解析: 选项C中的①、②和⑤是正确的,因为行政案件结案的条件包括调解并履行、转为刑事案件办理和行政处罚决定执行完毕等,而选项C中的这些案件都符合结案条件。而选项③中的案件不符合结案条件,因为该案件仅仅是发生了犯罪行为,还未进行处理,所以不应结案。选项④中的案件虽然经过了公安机关调查,但没有违法事实,所以该案件也不应结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e58-c091-da481f4a64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