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搜索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张某通过伪造中小学校印章、中小学生成绩单,为中小学生去国外就读骗取签证。其行为构成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题目知识点: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情节较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根据题目所述,张某伪造中小学校印章和成绩单,用于欺骗并骗取签证,因此其行为构成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选项A正确。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58.进行搜查时,除法律特别规定的紧急情况外,侦查人员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1-4d1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对具有法定情形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行政拘留决定后,可不执行行政拘留。下列情形适用不执行行政拘留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9b0-c091-da481f4a64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因涉嫌盗窃罪被A县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期间,下列人员均得知本案的主办民警乙是被害人的堂哥,有权要求侦查人员乙回避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688-c091-da481f4a64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行政案件不可以调解处理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e58-c091-da481f4a642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4.刘某因超速驾驶被处以20元罚款,其不服处罚,对民警撕扯拉拽。这时,民警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1-b68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民警朱某和赵某询问证人王某、孙某后,制作的询问笔录显示两次询问为同一时间,经朱某作出合理解释,该笔录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a88-c091-da481f4a64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犯罪嫌疑人李某通过某账户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获得赃款780万元。在侦办该案过程中,因客观原因公安机关无法查实全部被害人,且李某无法说明款项合法来源。该780万元应认定为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e258-c091-da481f4a64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田某在宾馆吸食冰毒后产生幻觉,将房间内设施毁坏,价值1000多元。事后田某主动赔偿,并取得宾馆谅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b60-c091-da481f4a64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情形中,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应当予以逮捕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008-c091-da481f4a64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行为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008-c091-da481f4a64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张某通过伪造中小学校印章、中小学生成绩单,为中小学生去国外就读骗取签证。其行为构成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题目知识点: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情节较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而根据题目所述,张某伪造中小学校印章和成绩单,用于欺骗并骗取签证,因此其行为构成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选项A正确。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相关题目
58.进行搜查时,除法律特别规定的紧急情况外,侦查人员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 )。

A.  公安机关的证明文件

B.  工作证

C.  侦查证

D.  搜查证

解析:进行搜查时,侦查人员必须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1-4d1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对具有法定情形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行政拘留决定后,可不执行行政拘留。下列情形适用不执行行政拘留错误的是( )。

A.  甲实施盗窃时13周岁

B.  乙殴打他人时72周岁

C.  丙卖淫被查获,经检查已怀孕2个月

D.  丁实施抢夺时17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

解析:题目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条件] 题目解析: 对具有法定情形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行政拘留决定后,不能不执行行政拘留。行政拘留是治安管理处罚的一种强制措施,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不执行,如甲实施盗窃时13周岁、乙殴打他人时72周岁、丙卖淫被查获,经检查已怀孕2个月、丁实施抢夺时17周岁,初次违反治安管理,因此选项A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9b0-c091-da481f4a64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因涉嫌盗窃罪被A县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刑事拘留期间,下列人员均得知本案的主办民警乙是被害人的堂哥,有权要求侦查人员乙回避的是( )。

A.  盗窃案的现场证人刘某

B.  被盗物品的鉴定人张某

C.  犯罪嫌疑人甲的辩护律师李某

D.  犯罪嫌疑人甲的胞兄王某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题目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办案民警与本案当事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有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本题中,办案民警乙是被害人的堂哥,与犯罪嫌疑人甲有利害关系,因此甲的辩护律师李某有权要求乙回避。选项A中的证人刘某、选项B中的鉴定人张某以及选项D中的甲的胞兄王某与办案民警乙没有利害关系,不存在回避的必要。因此,本题答案为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688-c091-da481f4a64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行政案件不可以调解处理的是( )。

A.  甲因为多次索要债务不成,把欠债者的车子损毁

B.  乙因为婚恋纠葛,把女友的手机摔毁

C.  丙醉酒后在大街上发泄不满损毁路灯

D.  丁因为土地纠纷砸毁邻居家的大门

解析:题目知识点[行政案件调解处理] 题目解析: 行政案件调解处理的前提条件是符合调解处理的条件,而不是所有行政案件都可以进行调解处理,本题中,丙醉酒后在大街上发泄不满损毁路灯属于公共利益保护范围内的行政案件,不可以进行调解处理。因此答案为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e58-c091-da481f4a642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4.刘某因超速驾驶被处以20元罚款,其不服处罚,对民警撕扯拉拽。这时,民警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规定,( )。

A.  不能还手

B.  可以直接使用警棍将刘某制服

C.  对刘某先进行警告,如警告无效,可以用警棍将其制服

D.  经警告无效后,可以使用武器

解析:根据《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规定,对于不服处罚的情况,民警应先进行警告,如警告无效,可以使用警棍将其制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1-b68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民警朱某和赵某询问证人王某、孙某后,制作的询问笔录显示两次询问为同一时间,经朱某作出合理解释,该笔录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 询问笔录的使用。题目解析: 经民警朱某合理解释后,两次询问在同一时间的询问笔录可以作为定案的根据,因此选项A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a88-c091-da481f4a64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犯罪嫌疑人李某通过某账户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获得赃款780万元。在侦办该案过程中,因客观原因公安机关无法查实全部被害人,且李某无法说明款项合法来源。该780万元应认定为违法所得,予以追缴。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 刑法基础知识、违法所得 题目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未经合法手续获得的财产即为违法所得,公安机关对于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行为所追缴的赃款属于违法所得。因此,选项A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e258-c091-da481f4a64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田某在宾馆吸食冰毒后产生幻觉,将房间内设施毁坏,价值1000多元。事后田某主动赔偿,并取得宾馆谅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田某的行为与酒后滋事相同,应以寻衅滋事定性处理

B.  田某吸食冰毒后产生幻觉不能排除主观毁坏财物的故意,其损毁设施的行为应以故意损毁财物定性处理

C.  对田某可以调解处理,调解不成应从轻处罚

D.  对田某应当以吸毒、故意损毁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分别决定,合并执行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基础知识] 题目解析:根据刑法规定,吸食毒品并产生幻觉,不能完全排除有故意损坏财物的主观故意,因此其损毁设施的行为应以故意损毁财物定性处理(选项B)。同时,吸毒也是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应以吸毒、故意损毁财物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分别决定,但可合并执行(选项D)。田某已经主动赔偿并取得宾馆谅解,因此对其可以调解处理,如调解不成则应从轻处罚(选项C错误)。田某的行为与酒后滋事不同,因为吸食毒品属于违法行为,其行为应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定性处理(选项A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b60-c091-da481f4a64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情形中,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应当予以逮捕的是( )。

A.  甲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B.  乙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C.  丙可能对被害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D.  丁企图自杀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情况下,应当予以逮捕。A选项涉及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B选项涉及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C选项涉及打击报复,D选项涉及自杀,这些情况都有可能给社会带来危险,故选项ABCD均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008-c091-da481f4a64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行为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

A.  甲潜入本单位财务室,正在撬保险柜时,忽听门外有人走动,以为被发现,跳窗逃走

B.  乙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周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将周某打成轻伤

C.  丙煽动群众抗拒国家法律的实施,被群众扭送到公安机关

D.  丁正在撬一保险柜时,忽然其同伙打来电话,告知该保险柜中没有值钱的东西。丁便放弃撬该保险柜而离去。其实保险柜中有50万元现金

解析:题目知识点[犯罪未遂] 题目解析:犯罪未遂是指犯罪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由于某种原因未达到预定的结果,即未达成犯罪的目的,但是已经触犯了刑法的规定。选项A、B、D中的甲、乙、丁都已经开始实施犯罪,但因为种种原因未能达成预定的结果,符合犯罪未遂的定义。选项C中的丙虽然煽动了群众抗拒国家法律,但没有实施具体的犯罪行为,不符合犯罪未遂的定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008-c091-da481f4a64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