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搜索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过路人甲发现火灾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造成巨大损失,甲的不作为构成放火罪。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基础知识] 题目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刑法基础知识,其中的错误在于过路人甲的不作为并不能构成放火罪,因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而过路人甲的不作为属于过失犯罪。因此,选项B“错误”为正确答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张某驾驶小型轿车在实行门禁制度的国家机关院内行驶时,因操作不当,将被害人陈某撞倒,陈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张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2b8-c091-da481f4a641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丁欠银行贷款未偿还,法院依法将其价值20万元的汽车扣押,停放在法院院内。丁担心案件久拖不决,车辆长期不用会损坏,也影响自己跑运输,遂产生了把车取回来的想法。某晚,丁潜入法院院内,用备用钥匙打开车门,将车开走。随后,丁打电话告诉法院,说车是他取出来的,并催促法院赶快公正结案。丁某的行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df8-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李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在缓刑考验期内,李某又盗窃价值5000元物品,但直到考验期满1年时才被发现,此时仍需撤销缓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e70-c091-da481f4a64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孕妇王某已近分娩,因投毒杀人被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决定对其取保候审,责令其交纳保证金3000元。婴儿出生1个月后,王某写下遗书,两次自杀未果,其家人轮流看护王某及其婴儿,防止发生意外。对此情况,公安机关对王某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568-c091-da481f4a64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关于通缉的表述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df8-c091-da481f4a64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犯罪嫌疑人左某伙同“葫芦”(在逃)将刘某、荷某、文某3名未成年人带到外地,组织3名未成年人实施抢夺行为。刘某不愿上街实施抢夺行为,犯罪嫌疑人左某便对其进行殴打,后刘某逃离左某并带领公安民警将犯罪嫌疑人左某抓获。左某的行为构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0.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a51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关于证人出庭作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b60-c091-da481f4a64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以下不属于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的法定情形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c84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下列关于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996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过路人甲发现火灾没有及时报警,导致火灾蔓延,造成巨大损失,甲的不作为构成放火罪。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基础知识] 题目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刑法基础知识,其中的错误在于过路人甲的不作为并不能构成放火罪,因为放火罪是一种故意犯罪,而过路人甲的不作为属于过失犯罪。因此,选项B“错误”为正确答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相关题目
张某驾驶小型轿车在实行门禁制度的国家机关院内行驶时,因操作不当,将被害人陈某撞倒,陈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张某的行为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本题考查了刑法中的过失致人死亡罪的构成要件,即过失行为和因此致人死亡。根据题干描述,张某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陈某死亡,因此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故选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2b8-c091-da481f4a64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丁欠银行贷款未偿还,法院依法将其价值20万元的汽车扣押,停放在法院院内。丁担心案件久拖不决,车辆长期不用会损坏,也影响自己跑运输,遂产生了把车取回来的想法。某晚,丁潜入法院院内,用备用钥匙打开车门,将车开走。随后,丁打电话告诉法院,说车是他取出来的,并催促法院赶快公正结案。丁某的行为( )。

A.  不构成犯罪

B.  构成盗窃罪

C.  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D.  构成非法处置扣押的财产罪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 丁某的行为构成了非法处置扣押的财产罪,因为丁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手段将法院扣押的汽车盗走,情节严重,已经构成该罪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df8-c091-da481f4a641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李某因盗窃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在缓刑考验期内,李某又盗窃价值5000元物品,但直到考验期满1年时才被发现,此时仍需撤销缓刑。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 刑法中的缓刑知识点。 题目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缓刑考验期内再犯罪的,应当撤销缓刑,因此选A。缓刑是指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刑期执行前经法院决定暂缓执行,并按照法定期限试验其表现的一种刑罚减轻方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e70-c091-da481f4a64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孕妇王某已近分娩,因投毒杀人被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决定对其取保候审,责令其交纳保证金3000元。婴儿出生1个月后,王某写下遗书,两次自杀未果,其家人轮流看护王某及其婴儿,防止发生意外。对此情况,公安机关对王某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

A.  维持原取保候审决定

B.  将取保候审变更为监视居住

C.  增加取保候审保证金或者变更为保证人担保

D.  依法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 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对在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应当依法逮捕的,应当及时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因此,公安机关应当依法提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王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568-c091-da481f4a64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通缉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对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可以发布通缉令

B.  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在自己管辖的地区内,可以直接发布通缉令

C.  对超出自己管辖的地区,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上级机关发布

D.  通缉令的发送范围,由签发通缉令的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E.

F.

G.

H.

I.

J.

解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df8-c091-da481f4a64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犯罪嫌疑人左某伙同“葫芦”(在逃)将刘某、荷某、文某3名未成年人带到外地,组织3名未成年人实施抢夺行为。刘某不愿上街实施抢夺行为,犯罪嫌疑人左某便对其进行殴打,后刘某逃离左某并带领公安民警将犯罪嫌疑人左某抓获。左某的行为构成( )。

A.  故意伤害罪

B.  寻衅滋事罪

C.  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

D.  拐骗儿童罪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 根据犯罪嫌疑人左某伙同“葫芦”将三名未成年人带到外地,组织未成年人实施抢夺行为的事实,可以认定其构成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因为未成年人是社会的未成年人,处于需要保护的地位,而被犯罪嫌疑人组织实施抢夺行为,会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损害,因此行为已经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0.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为( )。

A.  14周岁

B.  16周岁

C.  18周岁

D.  20周岁

解析: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完全刑事责任的年龄为16周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a51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关于证人出庭作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民警陶某在执行抓捕任务时,目击了黄某交易毒品的犯罪情况。其应当出庭作证

B.  陈某路过公园湖边时目击了徐某故意杀人。其因履行作证义务而支出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由其个人或所在单位承担

C.  证人甲因在某毒品犯罪案中作证,本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为保障其人身安全,可允许其不出庭作证

D.  甲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其妻子乙目睹了整个过程,庭审期间,乙拒绝出庭作证,人民法院不可以强制其出庭作证

解析:题目知识点:证人出庭作证。题目解析: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目击了犯罪事实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当证人因出庭作证而需要支付的交通、住宿、就餐等费用由其个人或所在单位承担;证人因作证受到人身威胁,为保障其人身安全,可以允许其不出庭作证;证人不应该拒绝出庭作证,如果拒绝,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b60-c091-da481f4a64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以下不属于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的法定情形的是( )。

A.  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

B.  劫持航空器、船舰、火车、机动车、或者驾驶车、船等机动交通工具,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的

C.  抢夺、抢劫毒品的

D.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

解析: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的法定情形包括放火、决水、爆炸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劫持交通工具等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使用警械的其他情形。抢夺、抢劫毒品并不在人民警察可以使用武器的法定情形之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c84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下列关于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的,一律不得使用武器

B.  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的,应当先组织疏散群众,然后可以使用武器

C.  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的,不得使用武器,但是不使用武器予以制止,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除外

D.  犯罪分子处于存放大量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的场所的,一律不得使用武器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人民警察在处理犯罪分子处于群众聚集的场所时,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武器,但是如果不使用武器将发生更为严重危害后果的情况除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0-996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