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搜索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根据现行宪法,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可以服兵役

B、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C、 宪法明文保护隐私权

D、 财产权规定于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章

答案:B

解析:题目知识点:宪法中的公民基本权利。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B选项正确),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得选举和被选举,但是并没有规定可以服兵役(A选项错误);宪法没有明文保护隐私权(C选项错误);财产权规定于宪法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章节中是正确的(D选项错误)。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36.公安机关“三个当场”是指(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8e9a-775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阿某制作了大量视频,存储在境外服务器,通过微信朋友圈、博客、贴吧等网络平台传播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同时,阿某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当地群众违反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制度结婚,不允许学龄儿童到当地政府开办的学校学习。关于该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628-c091-da481f4a64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公安机关在发现赵某实施盗窃后拘留了赵某。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778-c091-da481f4a64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某公安局法制部门在审查一起盗窃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甲、乙和证人丙、丁提出在侦查期间遭到非法取证,要求确认其供述或证言不具备证据能力。下列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排除的证据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bc0-c091-da481f4a64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陈某(满18周岁)在马路上抢劫时被巡逻的两名民警发现,民警立即将陈某控制。以下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根据现行宪法,我国可以给予因为( )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受庇护的权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e58-c091-da481f4a64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利用信息网络发布大量有关制作毒品、枪支等违法犯罪信息,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e258-c091-da481f4a64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律师谢某因涉嫌辩护人妨害作证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谢某提出要聘请辩护律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2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李某醉酒后殴打他人,被公安派出所民警查获并带回约束5个小时后酒醒,而后民警对其进行了4小时的询问查证。李某称其从入所开始,查证时间已经超过8小时,遂称民警办案违法。对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5c8-c091-da481f4a64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下列行为构成妨害清算罪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778-c091-da481f4a64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根据现行宪法,下列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可以服兵役

B、 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C、 宪法明文保护隐私权

D、 财产权规定于宪法“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章

答案:B

解析:题目知识点:宪法中的公民基本权利。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B选项正确),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不得选举和被选举,但是并没有规定可以服兵役(A选项错误);宪法没有明文保护隐私权(C选项错误);财产权规定于宪法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章节中是正确的(D选项错误)。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相关题目
36.公安机关“三个当场”是指( )

A.  当场进行接报案登记并制作受立案登记表,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签名、按捺指印。必要时应录音或者录像。

B.  当场接收证据材料、制作接收证据材料清单,并由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自动投案人签名。必要时应拍照或者录音、录像,并妥善保管。

C.  当场出具接报案回执并告知查询案件进展情况的方式和途径,同时向控告人、举报人说明诬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无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等,无需出具受案回执。

D.  当场对明显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的报案事项,应当立即告知报案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

解析:公安机关“三个当场”是指在接报案时当场进行接报案登记、制作受立案登记表、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接收证据材料、制作接收证据材料清单、出具接报案回执等一系列程序。选项ABC涵盖了公安机关“三个当场”的规定内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8e9a-7758-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阿某制作了大量视频,存储在境外服务器,通过微信朋友圈、博客、贴吧等网络平台传播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同时,阿某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当地群众违反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制度结婚,不允许学龄儿童到当地政府开办的学校学习。关于该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阿某构成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罪和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罪

B.  对存储在境外服务器的视频可以通过网络在线提取

C.  阿某通过博客、微信朋友圈、贴吧等网络平台发布的信息属于电子数据

D.  侦办案件过程中,公安机关制作的阿某讯问笔录电子稿属于电子数据

E.

F.

G.

H.

I.

J.

解析:解析:B选项错误。存储在境外服务器的视频无法通过网络在线提取,需要通过其他手段获取。在跨境数据传输中,涉及到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隐私保护问题,因此直接在线提取可能存在法律风险。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类比来理解这个知识点:就好像你把一些重要的文件存放在朋友家的保险柜里,想要取回文件时,你不能直接通过网络在线提取,而是需要亲自去朋友家取回文件。因为涉及到隐私和安全问题,需要通过合适的方式才能获取到存储在他人设备中的信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628-c091-da481f4a64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公安机关在发现赵某实施盗窃后拘留了赵某。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

B.  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C.  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分的,可以取保候审

D.  拘留后,应当在48小时内制作拘留通知书,送达被拘留人家属或者单位

解析:题目知识点[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制度] 题目解析: 本题考查治安管理处罚法律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公安机关在发现违法行为后,可以对违法人员采取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并应当及时告知被拘留、被逮捕人的权利,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讯或者讯问。如果发现不应当拘留的,应当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如果需要逮捕而证据不充分的,可以取保候审;拘留后应当在24小时内进行讯问,48小时内制作拘留通知书,并及时送达被拘留人家属或单位。因此,本题答案为ABC,即应当在拘留后的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对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分的可以取保候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778-c091-da481f4a64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某公安局法制部门在审查一起盗窃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甲、乙和证人丙、丁提出在侦查期间遭到非法取证,要求确认其供述或证言不具备证据能力。下列应当根据法律规定排除的证据是( )。

A.  甲不承认作案,侦查人员将甲双手铐在窗户的铁栏杆上,双脚仅仅脚尖能着地

B.  对乙进行引诱,说“讲了就可以回去”

C.  对丙进行引诱,说“甲、乙是村里的混混,只要你指证是他们作案,就可以把他们送进监狱,村里就太平了”

D.  对丁进行威胁,说“不配合我们的工作就把你关进来”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 题目解析[根据法律规定排除的证据]:选项ABCD中的所有行为都是非法取证行为,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这些证据都应当被排除,不得作为定案的证据。其中,选项A属于刑讯逼供,选项B和C属于引诱、诱供,选项D属于恐吓、威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bc0-c091-da481f4a64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陈某(满18周岁)在马路上抢劫时被巡逻的两名民警发现,民警立即将陈某控制。以下说法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

A.  民警将陈某口头传唤至公安机关接受讯问,应当补办传唤证

B.  民警对陈某的传唤讯问时间可以延长至24小时

C.  民警对陈某传唤的时间结束后,应当报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是否对陈某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D.  民警对陈某传唤的时间结束后,可以再次对其传唤讯问,但不得超过2次

解析:题目知识点: 刑事诉讼法。题目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警可以对涉嫌犯罪的陈某进行口头传唤,但应当立即补办传唤证,而且传唤时间应当在12小时内。因此选项B符合法律规定。选项A错误,选项C和D也不符合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现行宪法,我国可以给予因为( )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受庇护的权利。

A.  政治

B.  自然灾害

C.  疾病

D.  生活困难

解析:题目知识点:我国外国人受庇护权利。 题目解析:根据现行宪法第47条规定,“外国人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可以给予受庇护的权利”。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e58-c091-da481f4a64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利用信息网络发布大量有关制作毒品、枪支等违法犯罪信息,涉嫌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网络犯罪] 题目解析: 甲发布制作毒品、枪支等违法犯罪信息属于非法利用信息网络,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故选A。此为网络犯罪的范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e258-c091-da481f4a64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律师谢某因涉嫌辩护人妨害作证罪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谢某提出要聘请辩护律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侦查阶段谢某无权聘请辩护律师

B.  谢某聘请辩护律师要经过律师主管行政机关的批准

C.  谢某聘请辩护律师要经过公安机关的批准

D.  谢某不需要经过批准即有权聘请辩护律师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中被告人聘请辩护人的权利。 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33条规定:“被告人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期间,有聘请辩护人的权利。”因此,选项D正确,被告人在刑事诉讼的任何阶段都有权聘请辩护律师,不需要经过批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1240-c091-da481f4a642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李某醉酒后殴打他人,被公安派出所民警查获并带回约束5个小时后酒醒,而后民警对其进行了4小时的询问查证。李某称其从入所开始,查证时间已经超过8小时,遂称民警办案违法。对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

A.  李某因醉酒不承担违法责任

B.  对李某可以使用手铐、脚镣等警械进行约束

C.  对李某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时间应计算在询问查证时间内

D.  李某在醉酒状态中,公安机关可以通知其家属、亲友或者所属单位将其领回看管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 题目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羁押人员在被羁押期间的时间,包括保护性约束措施的时间都计入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因此李某所称查证时间已经超过8小时是错误的,民警对其进行约束措施的时间应计算在询问查证时间内,所以D选项正确。选项A错误,醉酒并不能免除违法责任;选项B错误,警械的使用应当符合程序和需要性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5c8-c091-da481f4a64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下列行为构成妨害清算罪的是( )。

A.  隐匿财产,对资产负债表或者财产清单作虚伪记载,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

B.  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公司、企业财产,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其他人利益的

C.  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

D.  对依法应当披露的重要信息不按规定披露,严重损害股东或者其他人利益的

解析:题目知识点[妨害清算罪] 题目解析[在公司、企业进行清算时,对财产进行隐匿或虚假记载,以及在未清偿债务前分配财产都属于妨害清算罪,构成该罪行为严重损害了股东或债权人等利益。选项C和D虽然也涉及损害他人利益,但属于其他罪行的构成要件,与妨害清算罪无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b778-c091-da481f4a64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