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搜索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村民朱某在赶集时,因琐事与同村的李某、许某、胡某、赵某发生口角,并被4人殴打致伤。次日,朱某为报复李某等人,先后潜入李某等人家中,向上述4家的饭锅、水缸、食盐中投入剧毒鼠药,致上述4家的16口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朱某的行为构成( )。

A、 投放危险物质罪

B、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 故意杀人罪

D、 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

答案:C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中的罪名分类。题目解析:根据题目描述,朱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投放剧毒物质并导致两人死亡,因此构成故意杀人罪。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甲(男)、乙(男)通谋共同盗窃,乙在外面望风,甲入室行窃,甲入室后不慎将地上脸盆踢翻,将丙(女)惊醒,甲遂停止盗窃,强奸了丙,事后与乙逃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1e0-c091-da481f4a642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某县公安局对张某涉嫌诈骗冯某一案立案侦查,并冻结了张某的基金份额。冻结期间,张某申请出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2a0-c091-da481f4a64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根据现行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应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568-c091-da481f4a64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下列关于侦查羁押期限的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9b0-c091-da481f4a642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王某用计算机上互联网,通过后门程序先后侵入某部队网站后台,更改网页源代码,添加黑链接代码,由于未造成损失,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2b8-c091-da481f4a64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抢夺乙的财物,尚未构成抢夺罪,但为抗拒抓捕造成乙重伤,对甲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2b8-c091-da481f4a64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中的“身份证件”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3f0-c091-da481f4a64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9.( )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1-0e9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被害人薛某被王某故意殴打成轻伤,薛某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9b0-c091-da481f4a64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甲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贾某和章某在乙直辖市投毒杀害外国人倪某,案发后潜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fa8-c091-da481f4a64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村民朱某在赶集时,因琐事与同村的李某、许某、胡某、赵某发生口角,并被4人殴打致伤。次日,朱某为报复李某等人,先后潜入李某等人家中,向上述4家的饭锅、水缸、食盐中投入剧毒鼠药,致上述4家的16口人中毒,其中2人死亡。朱某的行为构成( )。

A、 投放危险物质罪

B、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C、 故意杀人罪

D、 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故意杀人罪

答案:C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中的罪名分类。题目解析:根据题目描述,朱某的行为属于故意投放剧毒物质并导致两人死亡,因此构成故意杀人罪。

辅警法律基础知识(官方)
相关题目
甲(男)、乙(男)通谋共同盗窃,乙在外面望风,甲入室行窃,甲入室后不慎将地上脸盆踢翻,将丙(女)惊醒,甲遂停止盗窃,强奸了丙,事后与乙逃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人构成盗窃罪和强奸罪的共同犯罪

B.  甲构成强奸罪,乙构成盗窃罪

C.  甲构成强奸罪,乙无罪

D.  甲构成盗窃罪(未遂)、强奸罪,应数罪并罚;乙构成盗窃罪(未遂)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 根据该案件的事实,甲构成了盗窃罪的未遂和强奸罪,应当数罪并罚,而乙仅构成了盗窃罪的未遂,因为他没有参与强奸的行为。因此,正确答案为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1e0-c091-da481f4a642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某县公安局对张某涉嫌诈骗冯某一案立案侦查,并冻结了张某的基金份额。冻结期间,张某申请出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冻结张某的基金份额应当经县公安局局长批准

B.  张某申请出售冻结的基金份额应当经公安机关审查

C.  出售基金份额所得价款由金融机构保管

D.  出售后应当及时告知张某、冯某或者其近亲属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 题目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对于扣押、冻结的财产,被害人、被告人或者第三人提出财产保全异议的,由人民法院裁定;已经扣押、冻结的财产申请变价、变卖的,应当经批准。因此选项C错误,出售基金份额所得价款应该由人民法院保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02a0-c091-da481f4a64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根据现行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应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有( )。

A.  国家主席

B.  中央军事委员会

C.  国务院

D.  国家监察委员会

解析:题目知识点: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 题目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规定,国务院应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选项A的国家主席只需要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上作工作报告,而非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选项B的中央军委也不需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其工作报告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核。选项D的国家监察委员会是监察机关,而非行政机关,不需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因此,选项C的国务院是唯一需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机关,故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3568-c091-da481f4a64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侦查羁押期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的侦查羁押期限一般不得超过2个月

B.  案情复杂,2个月侦查羁押期限届满不能终结的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

C.  对于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批准,可以延长2个月

D.  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的,应当自发现之日起5日内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后,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E.

F.

G.

H.

I.

J.

解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9b0-c091-da481f4a642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王某用计算机上互联网,通过后门程序先后侵入某部队网站后台,更改网页源代码,添加黑链接代码,由于未造成损失,王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网络安全法]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规定,未经授权,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取其他手段侵入他人计算机信息系统,以获取、删除、更改数据或者进行其他类似操作的,构成犯罪。因此,王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属于犯罪行为,选B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2b8-c091-da481f4a64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抢夺乙的财物,尚未构成抢夺罪,但为抗拒抓捕造成乙重伤,对甲以抢劫罪定罪处罚。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中罪名的适用原则。 题目解析:本题涉及刑法中罪名的适用原则。根据刑法规定,犯罪的行为应当根据其犯罪事实和性质以及社会危害程度,分别适用相应的罪名和处罚。而本题中甲抢夺乙的财物尚未构成抢夺罪,但是却因为抗拒抓捕造成了乙的重伤,这时候可以根据抢劫罪的相关规定,将甲定罪处罚,因此选项A“正确”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2b9-d2b8-c091-da481f4a64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中的“身份证件”包括( )。

A.  居民身份证

B.  护照

C.  社会保障卡

D.  驾驶证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法] 题目解析[身份证件定义及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构成要件]: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规定:以虚假的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证件,骗取公民身份、户口、出入境证件、驾驶证等证件或者其他证明自己身份、资格的文件的,构成使用虚假身份证件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3f0-c091-da481f4a64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9.( )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A.   1993年

B.   1999年

C.   2004年

D.   2018年

解析: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6130c-3ba1-0e90-c0cc-20659d190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被害人薛某被王某故意殴打成轻伤,薛某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要求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公安机关应当立案

B.  公安机关应当告知被害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C.  公安机关应当等抓获王某之后,再立案侦查

D.  薛某没能提供充分的证据,公安机关不便立案侦查

解析:题目知识点[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题目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被害人报案要求立案侦查时,公安机关应当立案。因此,本题正确选项为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12-29b0-c091-da481f4a64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甲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贾某和章某在乙直辖市投毒杀害外国人倪某,案发后潜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公安机关对贾某通缉的,应当报请甲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

B.  乙市公安局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发布通缉令

C.  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后,如贾某在丙公安派出所辖区被抓获,丙公安派出所可以凭通缉令直接将贾某送当地看守所羁押

D.  该案因涉及外国人,应当由地级市以上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解析:题目知识点[刑事诉讼法] 题目解析:根据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选项A、B、C都是正确的,而选项D是错误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外国人被害案件不属于地区管辖,地级市以上公安机关都有立案的权力。对于在逃人员的通缉,公安机关应当及时向上一级公安机关报告,并报请上一级公安机关通缉,并报请该地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或者常务委员会许可。通缉令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发布。被通缉人在任何地方被抓获,应当立即移交通缉他的公安机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51a-31e8-afa8-c091-da481f4a64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