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搜索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9.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让自己走出困扰,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情绪调节方法是()。

A、 脱敏法

B、 强化法

C、 幽默法

D、 升华法

答案:D

解析:解析:升华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8.目前,我国中学实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340-358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班主任王老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学生学习、品德、体育锻炼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王老师的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deb-630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618-a20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afc-1ae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倡导的课程理论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25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d50a-c540-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c31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孟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孟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cae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bdd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d50a-c92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19.雨晴通过写诗作画让自己走出困扰,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这种情绪调节方法是()。

A、 脱敏法

B、 强化法

C、 幽默法

D、 升华法

答案:D

解析:解析:升华

分享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相关题目
8.目前,我国中学实行的课程管理体制是()。

A.  国家统一管理

B.  地方与学校共同管理

C.  学校自主管理

D.  国家,地方与学校三级共同管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340-358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班主任王老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详细记录了学生学习、品德、体育锻炼等各方面的日常表现,较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进步与成长。王老师的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

A.  形成性评价

B.  终结性评价

C.  诊断性评价

D.  标准性评价

解析:解析: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进行过程中,为引导教学前进或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进行的评价。题干的表述体现了形成性评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deb-630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指导下,我国从清末开始试图建立现代学制,在颁布的诸多学制中,第一次正式实施的是()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618-a20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A.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B.  最近发展区理论

C.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D.  范例教学理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其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afc-1ae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所倡导的课程理论是()

A.  学科课程论

B.  活动课程论

C.  要素主义课程论

D.  永恒主义课程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25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需品,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这表明教育具有()。

A.  阶级性

B.  历史性

C.  永恒性

D.  平等性

解析:解析: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指只要人类存在,教育就存在,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d50a-c540-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开设的学段是()

A.  小学一年级至高中

B.  小学三年级至高中

C.  小学五年级至高中

D.  初中—年级至高中

解析:解析: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开设学段为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根据新规定本题应选A.,新规定为小学一年级到高中,出题年份早于新规定,故与新规定答案不符。考试的时候看题干要求,有A.选A.,没A.选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c31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孟老师近期工作比较消极,漠视学生的存在,对学生态度麻木,缺乏应有的尊重。依据职业倦怠的特征,孟老师的这些表现属于()

A.  情感枯竭

B.  去个性化

C.  成就感低

D.  知识枯竭

解析:解析:职业倦怠是指个体在长期的职业压力下缺乏应对资源和应对能力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玛勒斯等人认为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情绪耗竭,主要表现在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两个方面。如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情绪波动大等。二是去个性化,即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的态度。教师以一种消极的、否定的态度和情感对待学生。三是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孟老师的表现体现为去个性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cae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A.  学记

B.  论语

C.  论演说家的教育

D.  理想国

解析: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bdd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像任何事物的发展一样,学生品德的发展也是由其内部矛盾推动的。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

A.  社会道德要求与学生现在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B.  学习德育要求与学生现在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C.  学生品德发展的社会要求与学校德育要求之间的矛盾

D.  学生品德发展的新需要与其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解析:解析: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是社会通过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现在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d50a-c92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