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搜索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5.林菁擅长记忆物理定律、数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这表明他的哪种记忆好? ()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逻辑记忆

D、 动作记忆

答案:C

解析:解析:逻辑记忆是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对于定律、公式的记忆属于逻辑记忆。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18.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能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按福勒等人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张老师的成长处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640-c0f5-18fb755e88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张明近期变得不敢出门、不敢见人,尤其是-见到老师和同学就冒冷汗、手脚冰凉,甚至有些呼吸困难。他的这些表现属于哪种心理问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467-f090-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吴北即将高中毕业,他既想读国外的大学,又想读国内高校,迟迟不能做出选择,他的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467-eca8-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晓磊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表扬而努力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晓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c5a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f6f7-a94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阳慧在解决问题时,常以老师、同学的建议作为参照做出决策。她的这种认知风格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64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做法主要反映了哪一徳育过程规律?(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deb-630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f6f7-a56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7fb-2a30-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民辉在解答难题时产生的疑惑、惊讶、焦躁等情感体验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212-eca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15.林菁擅长记忆物理定律、数学公式和化学方程式。这表明他的哪种记忆好? ()

A、 形象记忆

B、 情绪记忆

C、 逻辑记忆

D、 动作记忆

答案:C

解析:解析:逻辑记忆是个体以词语所概括的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物之间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对于定律、公式的记忆属于逻辑记忆。

分享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相关题目
18.在课堂教学中,张老师能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关注他们的个体差异。按福勒等人所划分的教师成长阶段,张老师的成长处于()。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学生阶段

C.  关注情境阶段

D.  关注结果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640-c0f5-18fb755e88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张明近期变得不敢出门、不敢见人,尤其是-见到老师和同学就冒冷汗、手脚冰凉,甚至有些呼吸困难。他的这些表现属于哪种心理问题?()

A.  抑郁.

B.  癔症

C.  焦虑

D.  社交恐惧

解析:解析:社交恐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467-f090-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吴北即将高中毕业,他既想读国外的大学,又想读国内高校,迟迟不能做出选择,他的这种动机冲突属于()

A.  双避型

B.  趋避型

C.  双趋型

D.  多重趋避型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意志冲突,既想又想就是双趋冲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467-eca8-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晓磊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表扬而努力学习,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晓磊的学习动机属于()。

A.  认知内驱力

B.  自我提高内驱力

C.  附属内驱力

D.  生理性内驱力

解析:解析:附属内驱力是个体为了获得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把工作、学习做好的一种需要。题干中为晓磊为了获得老师或家长的表扬,体现的是附属内驱力,故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c5a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在心理学实验中,为了使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形光圈,研究者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不给予强化,那么小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做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该过程称为()

A.  刺激分化

B.  刺激泛化

C.  刺激获得

D.  刺激消退

解析:解析:分化指的是有机体对刺激物的反应进一步精确化,那就是对目标刺激物加强保持,而对非条件刺激物进行消退。通过实验小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光圈和椭圆光圈,就是刺激的分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f6f7-a94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阳慧在解决问题时,常以老师、同学的建议作为参照做出决策。她的这种认知风格属于()。

A.  场依存型

B.  场独立型

C.  继时型

D.  同时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64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做法主要反映了哪一徳育过程规律?( )

A.  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B.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C.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D.  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解析:解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分别对应了情、知、行、意。因此,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deb-630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张校长特别重视学校文化建设,提出“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以此来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张校长强调的德育方法是()

A.  陶冶法

B.  示范法

C.  锻炼法

D.  说服法

解析:解析: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让学校的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是学校的物环境,其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促进学生品德发展,是陶冶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f6f7-a56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教育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  壬子癸丑学制

D.  壬戌学制

解析:解析:壬子癸丑学制规定了男女同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7fb-2a30-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民辉在解答难题时产生的疑惑、惊讶、焦躁等情感体验属于()。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荣誉感

解析:解析:理智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212-eca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