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搜索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1、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通常会不由自主地将眼光停留在那些优秀的学生身上,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 从众效应

B、 木桶效应

C、 期待效应

D、 投射效应

答案:C

解析:解析:期待效应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2.在当代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212-e4d0-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c82-97b8-c0f5-18fb755e88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郑老师通过让全班同学观看“某中学生为了减轻妈妈的辛劳,时常为加班晚归的妈妈做好饭的视频,让学生学会孝敬长辈,这种品德修养发放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340-3970-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班主任王老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以示奖励。王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c5a0-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afc-1ae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c82-9ba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初中生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晓敏的认知方式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de-faaa-c0a8-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又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处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7fb-2e18-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在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努力归因”,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7fb-3200-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中学生小艾上学前总是反复检查书包,如果不检查,他就难受,明知该带的文具都带了,就是控制不住。他的问题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985-ecc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21、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时,通常会不由自主地将眼光停留在那些优秀的学生身上,这种现象反映的是()。

A、 从众效应

B、 木桶效应

C、 期待效应

D、 投射效应

答案:C

解析:解析:期待效应通常是指在人际交往中,一方充沛的感情和较高的期望可以引起另一方微妙而深刻的变化。

分享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相关题目
2.在当代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

A.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C.  教学与发展

D.  教学特殊认识理论

解析:解析: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212-e4d0-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我国《基础教研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在课程设置上,高中阶段()

A.  以综合课程为主

B.  以分科课程为主

C.  以时间活动课程为主

D.  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c82-97b8-c0f5-18fb755e88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郑老师通过让全班同学观看“某中学生为了减轻妈妈的辛劳,时常为加班晚归的妈妈做好饭的视频,让学生学会孝敬长辈,这种品德修养发放属于()。

A.  树立榜样

B.  有效说服

C.  群体约定

D.  价值辨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340-3970-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班主任王老师在“每月一星”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以示奖励。王老师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A.  说服教育法

B.  实际锻炼法

C.  品德评价法

D.  情感陶冶法

解析:解析:“每月一星”活动的开展属于品德评价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c5a0-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系统论的方法引入教育改革,提出的教育理论是()。

A.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B.  最近发展区理论

C.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D.  范例教学理论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其著作《教学过程最优化》中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afc-1ae0-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长善救失

C.  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D.  因材施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c82-9ba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初中生晓敏在解决问题时,习惯于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步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晓敏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冲动型

B.  直觉型

C.  继时型

D.  同时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de-faaa-c0a8-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小华认为,法律或道德是一种社会契约,为维护社会公正,每个人都必须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但同时他又认为,契约可根据需要而改变,使之更符合大众权益。根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小华的道德判断处于()。

A.  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

C.  后习俗水平

D.  超习俗水平

解析:解析:该儿童处于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属于后习俗水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7fb-2e18-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在归因训练中,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努力归因”,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因为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努力属于()。

A.  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因素

B.  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C.  内部的,稳定的,可控因素

D.  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因素

解析:解析:根据维纳成败归因理论,努力程度是内部、不稳定、可控的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7fb-3200-c0f5-18fb755e88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中学生小艾上学前总是反复检查书包,如果不检查,他就难受,明知该带的文具都带了,就是控制不住。他的问题是()。

A.  抑郁症

B.  焦虑症

C.  强迫症

D.  恐惧症

解析: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小艾总是反复检查书包,属于强迫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985-ecc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