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搜索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8、当解出一道困惑自己许久的难题时,小明感到无比兴奋、激动。心理学将小明此时的情感体验称为()。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幸福感

答案:B

解析:解析:理智感是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题干中小明的情感体验来源于解出难题,因此属于理智感。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21.王老师讲课时发现有些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于是提问:我刚才讲的问题大家是怎么理解的以有起全班同学的注意。王老师采用的这种课堂管理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467-f09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别,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要依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985-e4f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8.在一次心理知识测试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学生们的答案涉及下列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7fb-320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的例题尽可能给出多种解法,同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用来促进学生哪种思维的发展?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afc-1ec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下列教师课堂行为中,体现教师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d50a-cd1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教学课上,学生由于惧怕教师而出现紧张拘谨、反应被动、心不在焉等现象,这种课堂气氛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c98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de-faaa-bcc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浮现出“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a2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评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c318-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c82-9ba0-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18、当解出一道困惑自己许久的难题时,小明感到无比兴奋、激动。心理学将小明此时的情感体验称为()。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幸福感

答案:B

解析:解析:理智感是是人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题干中小明的情感体验来源于解出难题,因此属于理智感。

分享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相关题目
21.王老师讲课时发现有些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于是提问:我刚才讲的问题大家是怎么理解的以有起全班同学的注意。王老师采用的这种课堂管理方法()

A.  个人问责

B.  团体警觉

C.  空

D.  全体责任

解析:解析:团体警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467-f09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别,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说明学制的建立要依据()

A.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B.  生产力发展水平

C.  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D.  民族和文化传统

解析:解析: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说明学制的建立要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985-e4f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8.在一次心理知识测试中,关于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学生们的答案涉及下列四种,其中正确的是()。

A.  比特

B.  组块

C.  字节

D.  词组

解析:解析:短时记忆容量为5-9组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b7fb-320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杨老师在教学中对所讲的例题尽可能给出多种解法,同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杨老师的教学方式主要用来促进学生哪种思维的发展? ()

A.  动作思维

B.  直觉思维

C.  辐合思维

D.  发散思维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思维的种类。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正确答案:的思维。题中“一题多解”属于发散思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afc-1ec8-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下列教师课堂行为中,体现教师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的是()。

A.  对教学重点在语音、语调上予以强调

B.  发现个别学生上课走神时,立即点名批评

C.  讲课前公布学生成绩

D.  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

解析:解析: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强烈的、变化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对教学重点在语音、语调上强调可以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使学生注意到教学重点,属于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d50a-cd1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教学课上,学生由于惧怕教师而出现紧张拘谨、反应被动、心不在焉等现象,这种课堂气氛属于()。

A.  积极型

B.  对抗型

C.  消极型

D.  失控型

解析:解析:消极的课堂气氛的特征是:课堂纪律问题较多,师生关系疏远;学生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应付教师的状态;不少学生做小动作,情绪压抑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c98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  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

B.  是否促进人的发展

C.  是否促进社会发展

D.  是否具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de-faaa-bcc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浮现出“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A.  有意想象

B.  无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a2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陈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面测验等形式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及时测评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评为()

A.  诊断性评价

B.  相对性评价

C.  终结性评价

D.  形成性评价

解析: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而进行的评价;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终结性评价是指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是对学生最终学习效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通产是指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本题中的教学评价即为形成性评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c318-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晓春上课时把老师的讲解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在课本上,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他采取的学习策略是()

A.  复述策略

B.  组织策略

C.  计判策略

D.  精加工策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c82-9ba0-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