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搜索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1.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该校采用的这种德育方法是()。

A、 实际锻炼法

B、 情感陶冶法

C、 说服教育法

D、 个人修养法

答案:B

解析:解析:情感陶冶法指的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19、晓旭认为,服从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于是它对老师和家长绝对遵从希望,得到他们的赞许,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他的道德发展处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c98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浮现出“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a2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皮格马利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c82-9ba0-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bdd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普遍采用的教材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25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欣怡能用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认为规则是绝对的,是不可变更的,并表现出对规则的服从。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欣怡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640-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数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deb-630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国强认为欺负弱小是不可取的,不道德的,因此他在生活中总是能自觉杜绝这样的行为,这说明其品德发展处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212-eca0-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小明看书时可以“一目十行”,而小华则“一目—行”。这反映了他们在哪种注意品质上存在差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c70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d50a-c92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11.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该校采用的这种德育方法是()。

A、 实际锻炼法

B、 情感陶冶法

C、 说服教育法

D、 个人修养法

答案:B

解析:解析:情感陶冶法指的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分享
教育心理学呜呜呜呜
相关题目
19、晓旭认为,服从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于是它对老师和家长绝对遵从希望,得到他们的赞许,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他的道德发展处于()。

A.  社会契约阶段

B.  相对功利阶段

C.  寻求认可阶段

D.  遵守法规阶段

解析:解析:寻求认可取向,又叫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以人际关系和谐为导向,符合大众的意见,谋求大家的称赞。题干的描述符合阶段,故选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c98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伟华看见天上的浮云,脑中浮现出“骏马”“恐龙”等动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A.  有意想象

B.  无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a2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皮格马利效应的主要启示是,教师对学生应该( )。

A.  鼓励合作学习

B.  给予积极期望

C.  提出纪律要求

D.  引导发现学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c82-9ba0-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A.  学记

B.  论语

C.  论演说家的教育

D.  理想国

解析: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fe6-bdd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师范院校教育学课程普遍采用的教材是()。

A.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C.  凯洛夫的《教育学》

D.  马卡连柯的《论共产主义教育》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25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欣怡能用规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认为规则是绝对的,是不可变更的,并表现出对规则的服从。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欣怡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A.  自我中心阶段

B.  权威阶段

C.  可逆阶段

D.  公正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10a-5640-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我国古代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欧洲古代教数育内容中的“七艺”和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 )。

A.  学科课程

B.  活动课程

C.  综合课程

D.  融合课程

解析:解析:学科课程主要是从各学科领域中精选内容,按照该领域的逻辑结构构成的知识体系。“六艺”“七艺”及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学科课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1deb-630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国强认为欺负弱小是不可取的,不道德的,因此他在生活中总是能自觉杜绝这样的行为,这说明其品德发展处于()。

A.  依从阶段

B.  内化阶段

C.  自主阶段

D.  外化阶段

解析:解析:内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7-2212-eca0-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小明看书时可以“一目十行”,而小华则“一目—行”。这反映了他们在哪种注意品质上存在差异?()

A.  注意广度

B.  注意分配

C.  注意稳定

D.  注意转移

解析:解析: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注意到对象的数目。小明看书时可以“一目十行”,而小华则“一目一行”,反映了他们在注意广度上存在差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3e1-2790-c70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和内涵的因素是()。

A.  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B.  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C.  生产力水平和政治经济制度

D.  文化传统和教育传统

解析:解析: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方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16-d50a-c92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