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销售收入与变动生产成本之差
B、 销售收入与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之差
C、 销售收入与制造边际贡献之差
D、 销售收入与全部变动成本(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和期间变动费用)之差
答案:D
解析:解析:边际贡献分为制造边际贡献和产品边际贡献。其中,制造边际贡献反映在生产制造环节产品创造利润的能力,制造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产品边际贡献进一步延伸,反映在生产、销售环节产品创造利润的能力,产品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A、 销售收入与变动生产成本之差
B、 销售收入与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之差
C、 销售收入与制造边际贡献之差
D、 销售收入与全部变动成本(包括变动生产成本和期间变动费用)之差
答案:D
解析:解析:边际贡献分为制造边际贡献和产品边际贡献。其中,制造边际贡献反映在生产制造环节产品创造利润的能力,制造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产品边际贡献进一步延伸,反映在生产、销售环节产品创造利润的能力,产品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销售收入-变动生产成本-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A. 品种法下一般定期计算产品成本
B. 分批法下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而与核算报告期不一致
C. 逐步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的费用在最后完成以前,不随实物转移而结转,不能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D. 平行结转分步法下,成本结转工作量较大
解析:解析:逐步结转分步法下,成本结转工作量较大,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如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方法,还需要进行成本还原,增加核算的工作量。平行结转分步法下,在产品的费用在最后完成以前,不随实物转移而结转,不能为各生产步骤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A. 股价足够高时,股票价格升高,期权价值会等值同步增加
B. 看涨期权的价值和内在价值之间的差额部分为时间溢价
C. 如果股价为零,期权的价值也为零
D. 在执行日之前,期权价值低于最低价值线
解析:解析:股票价格为零,它表明未来没有任何现金流量,也就是将来没有任何价值。股票将来没有价值,期权到期时就不会被执行,即期权到期时,将一文不值,所以期权的现值也为零。所以选项C正确。在执行日之前,期权还存有时间溢价,所以价值不会低于最低价值线。所以D选项错误。看涨期权价值=内在价值+时间溢价,所以看涨期权的价值和内在价值之间差额的部分指的就是时间溢价。所以B选项正确。股价高到一定程度,执行期权几乎是可以肯定的,或者说,股价再下降到执行价格之下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此时,期权持有人已经知道他的期权将被执行,可以认为他已经持有股票,唯一的差别是尚未支付执行所需的款项。该款项的支付,可以推迟到执行期权之时。在这种情况下,期权执行几乎是肯定的,而且股票价值升高,期权的价值也会等值同步增加。所以A选项正确。
A. 进一步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所发生的成本
B. 进一步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所发生的变动成本
C. 进一步深加工所需的专属固定成本
D. 进一步深加工所需的追加成本
解析:解析:在产品是否应进一步深加工的决策中,进一步深加工前的半成品所发生的成本,都是无关的沉没成本。因为无论是否深加工,这些成本都已经发生而不能改变。相关成本只应该包括进一步深加工所需的追加成本。
A. 预计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将会发生剧烈波动
B. 预计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将会大幅度上涨
C. 预计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将会大幅度下跌
D. 预计标的资产的市场价格稳定
解析:解析:同时卖出一支股票的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它们的执行价格和到期日均相同。这是空头对敲的情形,多头对敲策略用于预计市场价格将发生剧烈变动,但不知道升高还是降低的情况下,而空头对敲则应该是完全相反的情形,即发生在预计表的资产的市场价格稳定的情况下。
A. 2
B. 2.5
C. 1.5
D. 3
解析:解析:净经营资产=700-200=500(万元),净负债=400-100=300(万元),所有者权益=500-300=200(万元),净财务杠杆=300/200=1.5。
A. 随着时间向到期日靠近,折价债券价值始终低于面值
B. 随着时间向到期日靠近,溢价债券价值会随着到期日的临近而波动下降
C. 随着到期时间的缩小,折现率的变动对债券价值的影响越来越小
D. 随着时间向到期日靠近,平价债券价值有可能高于面值
解析:解析:每间隔一段时间支付一次利息的平息债券的价值在两个付息日之间呈周期性变动。对于折价发行债券来说,越临近付息日,利息的现值越大,债券的价值有可能超过面值。付息日后债券的价值下降,会低于其面值。
A. 固定收益证券
B. 权益证券
C. 衍生证券
D. 非固定收益证券
解析:解析:固定收益证券的收益与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相关程度低,除非发行人破产或违约,证券持有人将按规定数额取得收益。
A. 权衡理论认为,负债在为企业带来抵税收益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陷入财务困境的成本
B. 有税MM理论认为,随着企业负债比例提高,企业价值也随之提高
C. 财务困境成本的大小和现金流的波动性不能解释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杠杆水平的差异
D. 优序融资理论揭示了企业筹资时对不同筹资方式选择的顺序偏好
解析:解析:财务困境成本的大小和现金流的波动性有助于解释不同行业之间的企业杠杆水平的差异,所以选项C的说法不正确。
A. 债券的转换
B. 提前偿还
C. 滞后偿还
D. 分批偿还
解析:解析:债券的到期偿还包括分批偿还和一次偿还。
A. 967.38
B. 964.54
C. 966.38
D. 970.81
解析:解析:有效年折现率=(1+报价折现率/2)2-1=10.25%,所以报价折现率=10%,半年的折现率=10%÷2=5%;债券价值=1000×8%÷2×(P/A,5%,4)+1000×(P/F,5%,4)=964.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