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计息期数为时点或时标,本期末即等于下期初。0点就是第一期初,也叫零期
B、 P是在第一计息期开始时(0期)发生
C、 F发生在考察期期末,即n期末
D、 各期的等额支付A,发生在各期期初
E、 当问题包括P与A时,系列的第一个A与P同时发生的
答案:ABC
解析:解析:等值计算公式使用注意的事项:(1)计息期数为时点或时标,本期末即等于下期初。0点就是第一期初,也叫零期;第一期末即等于第二期初;余类推。(2)P是在第一计息期开始时(0期)发生。(3)F发生在考察期期末,即n期末。(4)各期的等额支付A,发生在各期期末。(5)当问题包括P与A时,系列的第一个A与P隔一期。即P发生在系列A的前一期。(6)当问题包括A与F时,系列的最后一个A是与F同时发生。不能把A定在每期期初,因此公式的建立与它是不相符的。
A、 计息期数为时点或时标,本期末即等于下期初。0点就是第一期初,也叫零期
B、 P是在第一计息期开始时(0期)发生
C、 F发生在考察期期末,即n期末
D、 各期的等额支付A,发生在各期期初
E、 当问题包括P与A时,系列的第一个A与P同时发生的
答案:ABC
解析:解析:等值计算公式使用注意的事项:(1)计息期数为时点或时标,本期末即等于下期初。0点就是第一期初,也叫零期;第一期末即等于第二期初;余类推。(2)P是在第一计息期开始时(0期)发生。(3)F发生在考察期期末,即n期末。(4)各期的等额支付A,发生在各期期末。(5)当问题包括P与A时,系列的第一个A与P隔一期。即P发生在系列A的前一期。(6)当问题包括A与F时,系列的最后一个A是与F同时发生。不能把A定在每期期初,因此公式的建立与它是不相符的。
A. 财务净现值大于零
B. 财务净现值小于零
C. 该方案可行
D. 该方案不可行
E. 无法判定是否可行
解析:解析:对独立常规技术方案的评价,从图1Z101026可知,当FIRR大于ic1时,根据FIRR评价的判断准则,技术方案可以接受;而ic1对应的FNPV1大于0,根据FNPV评价的判断准则,技术方案也可接受。当FIRR小于ic2时,根据FIRR评价的判断准则,技术方案不能接受;而ic2对应的FNPV2小于0,根据FNPV评价的判断准则技术方案也不能接受。由此可见,对独立常规技术方案应用FIRR评价与应用FNPV评价均可,其结论是一致的。
A. 燃料及动力费
B. 设备折旧费
C. 外购原材料费
D. 营业税
E. 修理费
解析:解析: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A. 旧设备保留使用一年更换
B. 旧设备保留使用两年更换
C. 旧设备保留使用三年更换
D. 旧设备立即更换
解析:解析:(1)如果旧设备继续使用1年的年平均使用成本低于新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即:Cn(旧)小于Cn(新)此时,不更新旧设备,继续使用旧设备1年。(2)当新旧设备方案出现:Cn(旧)大于Cn(新)此时,应更新现有设备,这即是设备更新的时机。
A. 存货
B. 短期投资
C. 货币资金
D. 应收及预付账款
解析:解析: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具体包括:库存现金、各种形式的银行存款、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
A. 权责发生制原则
B. 谨慎性原则
C. 历史成本原则
D. 客观性原则
解析:解析:是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代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A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是会计核算处理的原则。
A. 营业税金及附加
B. 借款本金偿还
C. 项目资本金
D. 借款利息支付
E. 所得税
解析:解析:资本金现金流量与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1Z101041-4进行比较,包含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中,不包含在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中的有:借款本金偿还、项目资本金、借款利息支付、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等。
A. 定额预算
B. 施工图预算
C. 预算单价
D. 工程标底
解析:解析:施工图预算是进行“两算”对比的依据
A. 施工定额
B. 预算定额
C. 概算定额
D. 人工定额
E. 概算指标
解析:解析:建设工程定额按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1.施工定额2.预算定额3.概算定额4.概算指标5.投资估算指标。
A. 先进先出法
B. 移动平均法
C. 加权平均法
D. 个别计价法
解析:解析: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A. 262.48
B. 207.9
C. 75.75
D. 240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现值的计算。【选项分析】已知年金A求现值P,则P=A(P/A,6%,4)=60×3.4650=207.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