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B、 同一层路基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
C、 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应小于200mm
D、 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下层
E、 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应等于设计宽度
答案:AB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此题考查土方路堤填筑施工要求。【选项分析】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层路基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路基上部宜采用水稳性好或冻胀敏感性小的填料。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A、 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
B、 同一层路基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
C、 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应小于200mm
D、 对潮湿或冻融敏感性小的填料应填筑在路基下层
E、 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应等于设计宽度
答案:AB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此题考查土方路堤填筑施工要求。【选项分析】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层路基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0mm。填筑路床顶最后一层时,压实后的厚度应不小于100mm。路基上部宜采用水稳性好或冻胀敏感性小的填料。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A.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B. 骨料为风化性材料
C. 混凝土搅拌时间过长
D. 骨料含泥料过大
E. 水胶比小的混凝土
解析:解析:2021新教材P161页水胶比大的混凝土,由于干燥收缩,在龄期2-3个月内产生裂缝。
A. 批准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B. 批准的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变更设计文件
C. 招标文件及合同文本
D. 监理部门的有关批复、批示文件
E.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此题考查公路工程竣工验收的依据。【选项分析】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的依据:1.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批准的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变更设计文件。3.施工许可。4.招标文件及合同文本。5.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批复、批示文件。6.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监理部门的有关批复、批示文件”的正确说法是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批复、批示文件。
A. 桩位坐标控制
B. 垂直度的控制
C. 护筒内水头高度
D. 清孔质量
E. 基地表面松散层的清理
解析:解析:2021新教材P229页钻孔桩①桩位坐标与垂直度控制。②护筒埋深。③泥浆指标控制。④护筒内水头高度。⑤孔径的控制,防止缩径。⑥桩顶、桩底标高的控制。⑦清孔质量(嵌岩桩与摩擦桩要求不同)。⑧钢筋笼接头质量。⑨导管接头质量检查与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质量
A. 平整度
B. 强度
C. 压实度
D. 弯沉值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此题考查稳定土基层检验项目。【选项分析】稳定土基层和底基层实测项目: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强度(△)。弯沉值是级配碎(砾)石基层和底基层的检测项目。
A. 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
B. 必须采用接零保护系统
C. 必须采用两级配电系统
D. 必须采用两级保护系统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此题考查公路工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选项分析】施工现场临时工程专用的低压电力系统,必须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三级配电系统;(2)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3)采用两级保护系统。
A. 全面成本管理
B. 确定责任目标成本
C. 科学管理成本
D. 有效管理成本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施工成本计划。【选项分析】编制施工成本计划的关键前提是确定责任目标成本,这是成本计划的核心。
A. 组织措施
B. 经济措施
C. 技术措施
D. 行政措施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此题考查进度计划的调整。【选项分析】压缩关键工作持续时间和调整关键工作逻辑关系的技术措施:①改进施工工艺和技术,缩短工艺技术间歇时间(如混凝土的早强剂等);②改变施工方法以缩短持续时间(如现浇方案改为预制装配);③采用先进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A. 施工过程数
B. 施工段数
C. 流水节拍
D. 流水步距
E. 技术间歇
解析:解析:2021新教材P203桥梁下部的桥墩施工时,如果设备或者模板数量有限可采用流水施工方式组织施工。对于采用流水施工时应注意流水施工的相关时间参数: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技术间歇等。
A. 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用量和砂率过大
B. 混凝土拌制时水灰比过大
C. 模板与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
D. 混凝土施工时,振捣不均匀
解析:解析:2021新教材P101页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在炎热或大风天气,表面游离水分蒸发过快,体积急剧收缩,导致开裂。2.混凝土拌制时水灰比过大;模板与垫层过于干燥,吸水大。3.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水泥用量和砂率过大。4.混凝土表面过度振捣或抹平,使水泥和细骨料过多上浮至表面,导致缩裂。
A. 衬砌混凝土的强度要求
B. 衬砌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
C. 围岩级别、性状、结构
D. 超挖和欠挖情况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此题考查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选项分析】设计时应根据围岩级别、性状、结构等地质情况,正确选取衬砌形式及衬砌厚度,确保衬砌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