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搜索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40、 ( )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  布鲁纳

B、  布鲁姆

C、  波斯纳

D、  斯金纳

答案:C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229、 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级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bcc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1、 思考“应该在公开课上提什么问题导入”“课上用什么方法”,体现了教师处于发展的( )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62e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8、 在( )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37f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8、 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将其中的道理运用到德育工作中,要求我们坚持德育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0cf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 历史课教师在试卷中采用填空,问答题等题型。这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d-edb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4、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7a5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3、 (多选)德育教育中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1c9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8、 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d81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6、 把道德认知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3fc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5、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3bd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140、 ( )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

A、  布鲁纳

B、  布鲁姆

C、  波斯纳

D、  斯金纳

答案:C

小学教育心理学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229、 学生学习是为了改变自己在班级体中的排名,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

A.   认知内驱力

B.   附属内驱力

C.   自我提高内驱力

D.   交往内驱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bcc0-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1、 思考“应该在公开课上提什么问题导入”“课上用什么方法”,体现了教师处于发展的( )阶段。

A.   关注生存

B.   关注自我

C.   关注情境

D.   关注学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62e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8、 在( )以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律道德。

A.   8岁

B.   9岁

C.   10岁

D.   11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37f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8、 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将其中的道理运用到德育工作中,要求我们坚持德育的()。

A.   导向性原则

B.   因材施教原则

C.   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0cf8-c045-e675ef3ad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 历史课教师在试卷中采用填空,问答题等题型。这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对知识的()。

A.   识记能力

B.   保持能力

C.   再认能力

D.   回忆能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d-edb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4、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 )。

A.   正迁移与负迁移

B.   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

C.   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D.   一般迁移与集体迁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7a5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3、 (多选)德育教育中体谅模式的特征有()。

A.   坚持性善论,尊重儿童发展要求

B.   注重个体道德认知能力的发展过程

C.   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

D.   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1c98-c045-e675ef3ad6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8、 历史课中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学习属于( )。

A.   符号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D.   程序性学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d81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6、 把道德认知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的是( )。

A.   柯尔伯格

B.   皮亚杰

C.   维果斯基

D.   弗洛伊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3fc0-c045-e675ef3ad6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5、 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   柯尔伯格

B.   皮亚杰

C.   斯金纳

D.   巴甫洛夫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e254-91be-3bd8-c045-e675ef3ad6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