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通
试题通
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试题通
搜索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6.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A、 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 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 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 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答案:C

解析:解析:“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可看出个体租佃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选C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不涉及土地所有权的变迁,排除A项;“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利润问题,而佃农的普遍,客观上说明地主有利可图或者说明利润丰厚,排除B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这里的信息没有说明农产品的动向问题,不能说明商品化的程度,排除D项。

试题通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试题通
18.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5.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诏曰:“民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宋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铜矿开采在明代属政府管辖,民间开采须经官府批准,并缴纳一定实物。明代后期,民间铜矿产量大大超过朝廷,据嘉靖年间记载,朝廷铸币铜不够,“照例行户部买办”。这一现象表明明代(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试题通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16.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A、 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 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 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 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答案:C

解析:解析:“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可看出个体租佃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选C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不涉及土地所有权的变迁,排除A项;“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利润问题,而佃农的普遍,客观上说明地主有利可图或者说明利润丰厚,排除B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这里的信息没有说明农产品的动向问题,不能说明商品化的程度,排除D项。

试题通
试题通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相关题目
18.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  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  加剧了土地兼并

C.  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  刺激了人口南迁

解析: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动南方的深入开发,故C项正确;材料人口南迁推动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耕地刺激了人口南迁,因果颠倒了,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 )

A.  精耕细作

B.  刀耕火种

C.  男耕女织

D.  自给自足

解析:解析:根据材料“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刀耕火种是粗放型农业,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男耕女织强调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自给自足强调自足性,是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A.  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  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  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  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解析:解析:由材料“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可知东周时期已掌握丝织技艺,产品传播范围广泛,故选A项;丝绸之路是中西交通的起点,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排除B项;“没有交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生活方式趋同”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

A.  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

B.  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  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

D.  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解析:解析:据材料“明朝……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说明清朝重视农业,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故选B项;材料主要说明农业祭祀礼仪的继承不是所有制度继承,排除A项;材料“各代皇帝奉礼如常”只是说明重视农业,不能说明满洲贵族成为农耕者,排除C项;材料体现重农不是笼络反清政治势力,排除D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 )

A.  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B.  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  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

D.  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解析:解析:由“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可知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故D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

A.  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

B.  农业生产地位降低

C.  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

D.  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解析:解析:材料“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说明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故C项正确;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A项错误;“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说明农业生产在该地占重要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手工业状况,没有体现商业,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A.  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  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  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  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解析:解析:“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可看出个体租佃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选C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不涉及土地所有权的变迁,排除A项;“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利润问题,而佃农的普遍,客观上说明地主有利可图或者说明利润丰厚,排除B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这里的信息没有说明农产品的动向问题,不能说明商品化的程度,排除D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5.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

A.  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解析:解析:“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表明宋朝市镇经济发达,故D项正确;宋朝商税成为政府收入重要来源,政府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税,故A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的经济发展,没有涉及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故B项错误;“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指的是市镇经济能够满足政府需求,没有体现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诏曰:“民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宋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  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

B.  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

C.  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

D.  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

解析:解析:材料主要讲述宋朝禁止民间私自铸造佛像、浮图及人物,有利于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但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并不能说明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故B项错误;“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是为了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故C项正确;灭佛有利于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铜矿开采在明代属政府管辖,民间开采须经官府批准,并缴纳一定实物。明代后期,民间铜矿产量大大超过朝廷,据嘉靖年间记载,朝廷铸币铜不够,“照例行户部买办”。这一现象表明明代( )

A.  政府重农又重商

B.  民间铸造技术高于朝廷

C.  生产技术进步税费低

D.  铜矿开采政府亏本民间盈利

解析:解析:明代依然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故B项错误;题干中“照例行户部买办”表现出民间铜矿产量很高,连政府也要到民间采购,从而说明开采铜矿的生产技术进步,民间开矿需要向政府上缴的税费较低,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政府、民间开采铜矿的盈亏状况,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