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通
试题通
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试题通
搜索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章节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题数量:20
去答题
试题通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试题通
7.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诏曰:“民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宋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  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

B.  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

C.  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

D.  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

解析:解析:材料主要讲述宋朝禁止民间私自铸造佛像、浮图及人物,有利于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但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并不能说明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故B项错误;“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是为了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故C项正确;灭佛有利于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6.html
查看题目
17.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解析:解析: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与材料中“明清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利,厚于稼穑”是指利,并未涉及农耕技术,故B项错误;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与材料中“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蚕罢米”是催收田租的时间变化,但没有涉及“地主催收田租”数额减少,因而无法说明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10.html
查看题目
15.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

A.  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解析:解析:“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表明宋朝市镇经济发达,故D项正确;宋朝商税成为政府收入重要来源,政府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税,故A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的经济发展,没有涉及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故B项错误;“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指的是市镇经济能够满足政府需求,没有体现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e.html
查看题目
16.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A.  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  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  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  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解析:解析:“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可看出个体租佃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选C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不涉及土地所有权的变迁,排除A项;“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利润问题,而佃农的普遍,客观上说明地主有利可图或者说明利润丰厚,排除B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这里的信息没有说明农产品的动向问题,不能说明商品化的程度,排除D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f.html
查看题目
18.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  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  加剧了土地兼并

C.  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  刺激了人口南迁

解析: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动南方的深入开发,故C项正确;材料人口南迁推动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耕地刺激了人口南迁,因果颠倒了,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11.html
查看题目
11.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她还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  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

B.  武则天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C.  唐朝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指导

D.  古代农业在唐朝已经基本定型

解析:解析:材料信息“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她还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故A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a.html
查看题目
10.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也将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

A.  全面揭示了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  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C.  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D.  重视近现代化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解析:解析:材料仅涉及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不能全面揭示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故A项错误;据材料“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也将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可知材料并未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故B项错误;据材料“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可知是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故C项正确;材料观点与近现代化史观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9.html
查看题目
14.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A.  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  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  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  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解析:解析:由材料“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可知东周时期已掌握丝织技艺,产品传播范围广泛,故选A项;丝绸之路是中西交通的起点,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排除B项;“没有交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生活方式趋同”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d.html
查看题目
8.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 )

A.  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B.  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  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

D.  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解析:解析:由“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可知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故D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7.html
查看题目
2.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

A.  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  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  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  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解析:解析:题目中强调的是京杭运河对北宋朝廷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京杭运河是北宋朝廷的生命线,北方的京师依赖南方的粮食,故B项错误;京杭运河属于水利工程,不属于都城防御,故C项错误;北宋时,北方的京师依赖南方的粮食,表明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故D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1.html
查看题目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首页
>
文学知识
>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手机预览
试题通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章节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题数量:20
去答题
试题通
试题通
中国古代史经济史练习

相关题目

7.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诏曰:“民铸铜为佛像、浮图及人物之无用者禁之,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宋朝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

A.  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

B.  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

C.  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

D.  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

解析:解析:材料主要讲述宋朝禁止民间私自铸造佛像、浮图及人物,有利于抑制社会奢靡风气的蔓延,但不是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并不能说明限制民间资本市场的流通,故B项错误;“铜铁不得阑出蕃界及化外”,是为了保障金属货币的市场存量,故C项正确;灭佛有利于扩大本土宗教的社会影响,但不是主要目的,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6.html
查看题目
17.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  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  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  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  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解析:解析:鸦片战争后开始瓦解,与材料中“明清时期”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利,厚于稼穑”是指利,并未涉及农耕技术,故B项错误;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与材料中“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相符,故C项正确;材料中“蚕罢米”是催收田租的时间变化,但没有涉及“地主催收田租”数额减少,因而无法说明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10.html
查看题目
15.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

A.  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解析:解析:“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表明宋朝市镇经济发达,故D项正确;宋朝商税成为政府收入重要来源,政府收入主要来源是农业税,故A项错误;材料的内容是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的经济发展,没有涉及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故B项错误;“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指的是市镇经济能够满足政府需求,没有体现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故C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e.html
查看题目
16.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

A.  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  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  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  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解析:解析:“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可看出个体租佃经营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故选C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不涉及土地所有权的变迁,排除A项;“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利润问题,而佃农的普遍,客观上说明地主有利可图或者说明利润丰厚,排除B项;“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这里的信息没有说明农产品的动向问题,不能说明商品化的程度,排除D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f.html
查看题目
18.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  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  加剧了土地兼并

C.  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  刺激了人口南迁

解析:解析: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耕作技术的进步,与土地兼并的加剧无关,故B项错误;据材料“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可得出梯田适应了南方地形,推动南方的深入开发,故C项正确;材料人口南迁推动梯田的开垦,而不是开垦耕地刺激了人口南迁,因果颠倒了,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11.html
查看题目
11.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她还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  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

B.  武则天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C.  唐朝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指导

D.  古代农业在唐朝已经基本定型

解析:解析:材料信息“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她还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故A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a.html
查看题目
10.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也将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 )

A.  全面揭示了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

B.  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

C.  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

D.  重视近现代化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应用

解析:解析:材料仅涉及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不能全面揭示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故A项错误;据材料“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也将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可知材料并未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故B项错误;据材料“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可知是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故C项正确;材料观点与近现代化史观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9.html
查看题目
14.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A.  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  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  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  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解析:解析:由材料“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可知东周时期已掌握丝织技艺,产品传播范围广泛,故选A项;丝绸之路是中西交通的起点,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排除B项;“没有交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生活方式趋同”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d.html
查看题目
8.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 )

A.  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B.  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  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

D.  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解析:解析:由“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可知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故D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7.html
查看题目
2.隋朝开通了京杭大运河,把北方政治同南方的经济连接起来,经历五代十国的分裂以后,北宋恢复了这条南北枢纽,京师开封已日益依赖通过运河运来的南方米粮,漕运成为北宋朝廷的生命线。材料观点实际上说明了( )

A.  发展京师经济的重要性

B.  京杭运河是北宋水路交通枢纽

C.  建设都城防御的急迫性

D.  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解析:解析:题目中强调的是京杭运河对北宋朝廷的重要性,故A项错误;京杭运河是北宋朝廷的生命线,北方的京师依赖南方的粮食,故B项错误;京杭运河属于水利工程,不属于都城防御,故C项错误;北宋时,北方的京师依赖南方的粮食,表明国家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故D项正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9f9f-144a-66b0-c09f-bb03feb14b01.html
查看题目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