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抄平
B. 起拨道
C. 补砟
D. 捣固
E. 动力稳定
解析:解析:利用大型养路机械对线路进行整道作业,通常称为机械化大养,其内容包括抄平、起拨道、捣固和动力稳定等内容。
A. 高压射水
B. 井孔内挖土
C. 炮振
D. 压重
E. 泥浆润滑套
解析:解析:沉井下沉辅助措施有:高压射水、炮振、压重、泥浆润滑套和空气幕等。
A. 降低了走行机构的利用率,一次进行一段衬砌
B. 降低了走行机构的利用率,可以多段初砌同时施行
C. 提高了走行机构的利用率,一次进行一段衬砌
D. 提高了走行机构的利用率,可以多段初砌同时施行
解析:解析:穿越式(分体移动)模板台车是将走行机构与整体模板分离,因此一套走行机构可以解决几套模板移动问题,既提高了走行机构利用率,又可以多段衬砌同时施行。
A. 变形监测
B. 涵洞定位及轴线测设
C. 施工放样
D. 水平监测
E. 高程测量
解析:解析:涵洞施工测量较桥梁简单,其内容有涵洞定位及轴线测设、施工放样等。
A. -3%~+2%
B. -1%~+2%
C. -3%~+3%
D. -1%~+3%
解析:解析:碾压时填料的含水量应严格控制,其施工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3%~+2%范围以内。
A. 施工测量、地基处理
B. 拌合、运输
C. 摊铺、碾压
D. 洒水、晾晒
E. 检测试验、养护整修
解析:解析: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填筑工艺宜按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四区段"和拌合、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养护整修"六流程"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其余要求同一般路堤填筑施工工艺。"
A. 加筋土挡土墙可在一般地区用作路堤墙
B. 加筋土挡土墙的高度在Ⅰ级干线上不宜大于15m
C. 安装直立式墙面板应按不同填料和拉筋预设仰斜坡,墙面不得前倾,坡度一般为1:0.02~1:0.05
D. 拉筋应具有粗糙面,并按设计布置水平铺设,当局部与填土不密贴时应铺砂垫平
E. 连续敷设的拉筋接头应置于其尾部;拉筋尾端宜用拉紧器拉紧,各拉筋的拉力应大体均匀,但应避免拉动墙面板
解析:解析:选项B错误,加筋土挡土墙的高度在Ⅰ级干线上不宜大于10m。
A. 工程数量
B. 职工数量
C. 机械设备数量
D. 施工工序
E. 消防和环保要求
解析:解析:施工临时用水需求计划编制的主要根据是工程数量、职工数量、机械设备数量以及消防和环保要求等,编制用水需求计划时一般分生产、生活和消防三个方面考虑。
A. Tmax-(ag+C)/0.0118L≤t≤Tmax-C/0.0118L
B. Tmax+(ag+C)/0.0118L≤t≤Tmax+C/0.0118L
C. Tmax+(ag+C)/0.0118L≤t≤Tmax-C/0.0118L
D. Tmax-(ag+C)/0.0118L≤t≤Tmax+C/0.0118L
解析:解析:钢轨温度在式范围时,为最佳铺轨时间,一般情况下,应安排在此条件下铺轨。
A. 0.2m
B. 0.5m
C. 0.8m
D. 1m
解析:解析:铺设多层土工合成材料时,应使上、下层接头互相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0.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