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路堤主体部分
B. 封顶层
C. 透水层
D. 隔离层
E. 排水系统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此题考查路堤施工技术。【选项分析】粉煤灰路堤一般由路堤主体部分、护坡和封顶层以及隔离层、排水系统等组成。
A. 工程建设成果
B. 施工合同履行情况
C. 投资落实情况
D. 技术标准执行情况
解析:解析:公路工程验收分为交工验收和竣工验收两个阶段。交工验收阶段,其主要工作是:检查施工合同的执行情况,评价工程质量,对各参建单位工作进行初步评价。竣工验收阶段,其主要工作是:对工程质量、参建单位和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并对工程建设项目作出整体性综合评价。
A. 增大强度
B. 增大透水性
C. 防止漏水
D. 防止碎石堵塞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此题考查中央分隔带施工。【选项分析】塑料排水管埋设要求:一端应插入中央分隔带范围内的纵向排水盲沟位置,另一端应伸出路基边坡外。横向塑料排水管的进口须用土工布包裹,防止碎石堵塞。
A. 湿土翻晒
B. 急于赶工
C. 冲沟
D. 表层溜坍
E. 滑坡
解析:解析:路基边坡的常见病害有滑坡、塌落、落石、崩塌、堆塌、表层溜坍、错落、冲沟等。
A. 劳动力计划
B. 施工进度计划
C. 材料计划
D. 施工机械设备计划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此题考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资源需求计划。【选项分析】根据已确定的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各项资源需求计划及进场计划,主要有:(1)劳动力需求计划;(2)材料需求计划;(3)施工机械设备需求计划;(4)资金需求计划。
A. 最大
B. 最小
C. 最佳
D. 最差
解析:解析:土的最佳含水量是土基施工的一个重要控制参数,是土基达到最大干密度所对应的含水量。
A. 设计时应根据围岩级别选取衬砌形式及衬砌厚度
B. 钢筋保护层必须保证不小于3cm
C. 混凝土宜采用较大的水灰比,降低骨灰比
D. 混凝土温度的变化速度不宜大于5℃/h
解析:解析:隧道衬砌裂缝病害的防治(二)预防措施1.设计时应根据围岩级别、性状、结构等地质情况,正确选取衬砌形式及衬砌厚度,确保衬砌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2.施工过程中发现围岩地质情况有变化,与原设计不符时,应及时变更设计,使衬砌符合实际需求;欠挖必须控制在容许范围内。3.钢筋保护层必须保证不小于3cm,钢筋使用前应作除锈、清污处理。4.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宜采用较大的骨灰比,降低水灰比,合理选用外加剂。5.确定分段灌筑长度及浇筑速度;混凝土拆模时,内外温差不得大于20°C;加强养护,混凝土温度的变化速度不宜大于5°C/h。6.衬砌背后如有可能形成水囊,应对围岩进行止水处理,根据设计施作防水隔离层。7.衬砲施工时应严格按要求正确设置沉降缝、伸缩缝。
A. 便道不宜利用永久性道路和桥梁
B. 施工主干线尽可能地靠近标段各主要工点,引入线以直达用料地点为原则
C. 应尽量避免与既有铁路线、公路平面交叉
D. 若只要求晴天通、雨天不通或一次性使用的便道,可不设路面
解析:解析:(1)施工便道建设应满足施工需要,尽量结合地方道路规划进行专项设计,尽可能提前实施,完工后尽量留地方使用。新建便道、便桥应尽量不占用农田、少开挖山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2)施工便道应充分利用既有道路和桥梁。避免与既有铁路线、公路平面交叉,避免对当地居民生活造成困扰。(3)施工便道、便桥应结合施工平面布置,满足工程施工机械、材料进场的要求。(4)施工便道分为主干线和引入线,主干线尽可能靠近合同段各主要工点,引入线以直达施工现场为原则,并考虑与相邻合同段施工便道的衔接。(5)施工便道应畅通,旧、危桥应加固处理。
A. E级
B. AA级
C. D级
D. B级
解析:解析:9.公路施工企业信用评价等级分为AA、A、B、C、D五个等级,各信用等级对应的企业评分X分别为:AA级:95分≤X100分,信用好;A级:85分≤X95分,信用较好;B级:75分X85分,信用一般;C级:60分X75分,信用较差;D级:X60分,信用差。
A. 土工布
B. 片石
C. 筛选过的中砂、粗砂、砾石
D. 胶泥
E. 重粘土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中央分隔带施工。【选项分析】反滤层可用筛选过的中砂、粗砂、砾石等渗水性材料分层填筑,目前高等级公路多采用土工布作为反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