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集中药包法
B. 光面爆破法
C. 洞室爆破法
D. 深孔爆破法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爆破技术。【选项分析】《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47—1994)第1.0.8条规定:严禁在设计建基面、设计边坡附近采用洞室爆破法或药壶爆破法施工。
A. 1
B. 5
C. 10
D. 24~25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模板设计。【选项分析】钢筋重量。对一般钢筋混凝土,可按1kN/m3计算。
A. 协助业主编制分年或单项工程项目的合同支付资金计划
B. 对工程变更、工期调整申报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审议并提出审议意见
C. 根据市场情况,有效控制承建单位的材料定购价格
D. 进行已完成实物量的支付计量
E. 根据工程承建合同文件规定受理合同索赔
解析:解析:2021版教材P3173.工程合同费用控制的内容(1)根据批准的工程施工控制性进度计划及其分解目标计划,协助发包人编制分年或单项工程项目的合同支付资金计划。(2)对工程变更、工期调整申报的经济合理性进行审议并提出审议意见。(3)进行已完成实物量的支付计量,并对施工过程中工程费用计划值与实际值进行比较分析。(4)根据施工合同文件规定受理合同索赔。(5)合同支付审核与结算签证。(6)依据施工合同文件规定和发包人授权进行合同价格调整。(7)协助发包人进行完工结算。
A. I×χ
B. (I+Ⅲ)×χ
C. (Ⅱ+Ⅲ)×χ
D. (I+Ⅱ+Ⅲ)×χ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施工成本计算基础。【选项分析】利润=(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率。故本题选:(I+Ⅲ)×χ
A. CaCO3
B. CaO
C. Ca(HCO3)2
D. Ca(OH)2
解析:解析:2021新教材P45页知识点:气硬性胶凝材料-石灰的制备。 1.石灰的原料及生产 石灰是工程中常用的胶凝材料之一,其原料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石灰石经高温煅烧分解产生以CaO为主要成分(少量MgO)的生石灰。
A. 分部工程质量由施工单位自评,监理单位复核
B. 单位工程质量由监理单位评定,项目法人复核
C. 工程项目质量由项目法人自评,质量监督机构复核
D. 外观质量评定组人数不应少于5人
E. 阶段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应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意见
解析:解析:2021版教材P239三、新规程有关施工质量评定工作的组织要求(1)单元(工序)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复核,由监理工程师核定质量等级并签证认可。(2)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及关键部位单元工程质量经施工单位自评合格、监理单位抽检后,由项目法人(或委托监理)、监理、设计、施工、工程运行管理(施工阶段已经有时)等单位组成联合小组,共同检查核定其质量等级并填写签证表,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备。(3)分部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报监理单位复核,项目法人认定。分部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由项目法人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大型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的分部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由项目法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4)单位工程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评合格后,由监理单位复核,项目法人认定。单位工程验收的质量结论由项目法人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5)工程外观质量评定。单位工程完工后,项目法人组织监理、设计、施工及工程运行管理等单位组成工程外观质量评定组,进行工程外观质量检验评定并将评定结论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核定。参加工程外观质量评定的人员应具有工程师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执业资格。评定组人数应不少于5人,大型工程宜不少于7人。(6)工程项目质量,在单位工程质量评定合格后,由监理单位进行统计并评定工程项目质量等级,经项目法人认定后,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定。(7)阶段验收前,质量监督机构应提交工程质量评价意见。(8)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按有关规定在工程竣工验收前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工程质量监督报告应当有工程质量是否合格的明确结论。
A. 监理人
B. 发包人
C. 原设计单位
D. 原设计审批部门
解析:解析:2021新教材P145页9)工程设计变更审批采取分级管理制度。重大设计变更文件,由项目法人按原报审程序报原初步设计审批部门审批。一般设计变更由项目法人组织审查确认后,并报项目主管部门核备,必要时寸艮项目主管部门审批。设计变更文件批准后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实施。
A. 立堵与平堵
B. 上堵与下堵
C. 爆破堵与下闸堵
D. 抛投块料堵与爆破堵
解析:解析:【内容考查】本题考查的是抛投块料截流。【选项分析】混合堵是采用立堵与平堵相结合的方法。
A. 施工机械使用费
B. 临时设施费
C. 安全生产措施费
D. 现场经费
解析:解析:2021新教材P163页该题主要考察的是直接费的组成。”直接费由基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组成。基本直接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包括冬雨期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临时设施费、安全生产措施费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