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在校教育
>
2024年中职单招技能考试题库
搜索
2024年中职单招技能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4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环节(精益求精),因而产品质量得到了广大 客户的认可,销路越来越好。

B、 李华同学的作文总是(文不加点),错字频出,所以她经常受到语文老师的 批评。

C、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D、 《欢乐喜剧人》这档节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答案:A

解析:答案解析:A选项中的成语“精益求精”表示在原有基础上再进一步追求更高的水平,符合句意。B选项中的成语“文不加点”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成语,应该是“字不加点”,所以不符合句意。C选项中的成语“一拍即合”表示一拍即合,形容双方立场一致,达成共识,符合句意。D选项中的成语“惟妙惟肖”表示非常逼真,形容表演或模仿极其逼真,符合句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艺术家在创作一幅画作时,他一开始已经画得很好了,但是他仍然不满足,不断地在细节上精益求精,直到画作达到了他心目中的完美状态。这就是“精益求精”的意思,追求更高的境界。

2024年中职单招技能考试题库
72.电容器具有( )的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a-77a0-0152-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7-83e9-8c9f-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 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 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2-96a4-2f5c-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变压器按绕组构成分类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4-e145-984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7-83da-2787-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7-83ee-e036-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7-83f2-67e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4.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中,耐热等级 A 对应的极限温度为(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4-e134-0f2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7-841d-293c-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 (四) 南州六月荔枝丹(节选)①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 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 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 “、圆小如珠的”珍珠 “,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②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 10 多克到 20 多克。20 世纪六十年代,广东调 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 “,《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 19 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 60 克。③所谓”膜如紫绡 “,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 “,是把壳内 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是夸张的说法。④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 “,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 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种皮。真正的果 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 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对荔枝肉是假种皮的辩说,反映了什么问题? (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2-969d-0c7b-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在校教育
>
2024年中职单招技能考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4年中职单招技能考试题库

4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由于厂家对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环节(精益求精),因而产品质量得到了广大 客户的认可,销路越来越好。

B、 李华同学的作文总是(文不加点),错字频出,所以她经常受到语文老师的 批评。

C、 双方代表经过几轮艰难谈判,(一拍即合),签署了合作协议。

D、 《欢乐喜剧人》这档节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答案:A

解析:答案解析:A选项中的成语“精益求精”表示在原有基础上再进一步追求更高的水平,符合句意。B选项中的成语“文不加点”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成语,应该是“字不加点”,所以不符合句意。C选项中的成语“一拍即合”表示一拍即合,形容双方立场一致,达成共识,符合句意。D选项中的成语“惟妙惟肖”表示非常逼真,形容表演或模仿极其逼真,符合句意。综上所述,答案为A。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艺术家在创作一幅画作时,他一开始已经画得很好了,但是他仍然不满足,不断地在细节上精益求精,直到画作达到了他心目中的完美状态。这就是“精益求精”的意思,追求更高的境界。

2024年中职单招技能考试题库
相关题目
72.电容器具有( )的作用。

A.  通交流、阻直流

B.  通直流、阻交流

C.  交直流都可通过

D.  交直流都不可通过

解析:首先,让我们来解析这道题目。电容器是一种电子元件,它的主要作用是通交流、阻直流。在交流电路中,电容器可以储存电荷并释放电荷,起到传递交流信号的作用;而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会阻止直流通过,因为它会充电或放电,导致直流无法通过。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电容器就像是一个水桶,水桶里装满了水代表电容器充满了电荷。当有交流电信号通过时,就像是有人在水桶里搅动水,水会随着搅动而流动;而当有直流电信号通过时,就像是水桶里的水被固定住了,无法流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a-77a0-0152-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爱戴 杂踏 附庸风雅

B.  呼吁 噪音 能言善辩

C.  撕杀 鄙夷 宁死不曲

D.  顽强 饶舌 不加思索

解析:正确答案是B. 呼吁 噪音 能言善辩。 解析:错别字是指在书写或使用中出现的错误的字。在选项中,只有B项没有错别字。其他选项中出现了错别字:A项中“杂踏”应该是“杂谈”;C项中“撕杀”应该是“死伤”;D项中“饶舌”应该是“绕舌”。 联想例子:假设你在写作文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但是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很大的噪音,这时你就会感到很困扰。然而,你是一个能言善辩的人,很快就能找到合适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7-83e9-8c9f-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每题 6 分,共 30 分)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 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 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 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欤!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是( )

A.  判断句

B.  倒装句

C.  被动句

D.  省略句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文言文中句子结构的判断。文言文中常常使用倒装句来增加语言的表达力和文采。倒装句是指将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或者将其他成分移到主语之前的句子结构。在这道题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句话就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正常语序应该是“句读不知,惑不解”,但是为了突出强调,文言文中使用了倒装结构。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比如现代汉语中我们常说“他跑得很快”,如果用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可能会说成“跑得很快,他”。这样的句子结构就是倒装句,通过改变语序来达到强调的效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2-96a4-2f5c-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变压器按绕组构成分类有( )。

A.  双绕组变压器

B.  三绕组变压器

C.  多绕组变压器

D.   自耦变压器

解析:在变压器按绕组构成分类中,主要有四种类型: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多绕组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 1. 双绕组变压器:双绕组变压器是指变压器中只有两个绕组,一个是输入绕组,一个是输出绕组。这种变压器常见于家用电器中,如手机充电器、电视机等。 2. 三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是指变压器中有三个绕组,通常用于特殊的电路设计,如电力系统中的互感器。 3. 多绕组变压器:多绕组变压器是指变压器中有多个绕组,可以实现更复杂的电路功能,如多路输入输出的变压器。 4. 自耦变压器:自耦变压器是指变压器中的输入绕组和输出绕组有部分匝数是共用的,这种设计可以实现不同电压的输出,常见于电子设备中的隔离电源。 通过以上分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变压器的结构和应用,希望这些例子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4-e145-984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燠)热(yù) 污(秽)(huì) 笨(拙)(zhuō)

B.  家(当)(dàng) 奖(券)(juàn) 摊(贩)(fàn )

C.  (塑)胶(sù) 灌(溉) ( ɡài) 愧(怍)(zuò)

D.  疑(惑)(huò) 油(腻)(nì) 荒(僻) (pì)

解析:这道题是关于加点字注音的选择题。正确答案是B。 解析:在选项B中,"家(当)(dàng)"中的"当"应该读作"dāng",而不是"dàng";"奖(券)(juàn)"中的"券"应该读作"quàn",而不是"juàn";"摊(贩)(fàn)"中的"贩"应该读作"fàn",而不是"fàn"。因此,选项B中有误。 联想: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加点字注音的重要性。比如,如果我们把"当"读成"dàng",可能会误解别人的意思;如果我们把"券"读成"juàn",可能会在购物时出现问题;如果我们把"贩"读成"fàn",可能会误解某些场景。因此,正确的注音对于理解和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希望你能记住这个知识点,避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误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7-83da-2787-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  一边是举世瞩目的科学巨匠,一边是(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其 切身体验竟如此不谋而合。

B.  在有的国家的某些地区,青少年吸毒已(蔚然成风),引起了当局的注意。

C.  小王两年来资助大学贫困生本来秘而不宣,但不久(东窗事发),他的事迹 被一位记者作了报道。

D.  他临危不惧、勇斗歹徒的事迹见报后,立即(满城风雨),成为热门话题, 大家对此都赞不绝口。

解析:答案解析:A. 一边是举世瞩目的科学巨匠,一边是(德高望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而其切身体验竟如此不谋而合。 这句话中加点的成语“德高望重”使用恰当,表示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道德和声望方面都很高。而且这个成语的使用也符合整个句子的语境。 生动例子:就好比一位老师在学校里备受尊敬,而在家庭中却是一个慈爱的父亲,这种“德高望重”的形象让人敬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7-83ee-e036-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九旬高龄的老教授在礼堂讲授国学,他(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B.   夜晚,我悠闲地漫步在花园中,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

C.   著名作家陈忠实,能够深入生活实际,因此他的作品具有(荡气回肠)的感人力 量。

D.  与他人交往时,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不能只顾自己。

解析:答案:B。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句子是B。因为“戛然而止”通常用来形容突然停止或中断,而在这个句子中,明亮的路灯并不会突然停止,所以使用不当。 关于成语“戛然而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来理解:比如说,你正在看一部电影,情节紵紵,悬念迭起,突然电影放映机出了故障,整个影院里一片漆黑,电影就像是“戛然而止”了一样,让人感到突然中断的感觉。 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你理解并记住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我会尽力帮助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7-83f2-67e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4.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中,耐热等级 A 对应的极限温度为( ) ℃。

A. 90

B. 105

C. 120

D. 130

解析: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是指材料在一定温度下能够保持其绝缘性能的能力。耐热等级 A 对应的极限温度为105℃,这意味着在温度低于105℃的情况下,该绝缘材料可以保持其绝缘性能。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像我们平时用的塑料杯子,如果放在热水里,可能会变形甚至熔化,因为它的耐热性能有限。但是如果用耐热等级为A的绝缘材料制成的杯子,就可以在温度不超过105℃的情况下保持原状,不会变形或熔化。 所以,了解绝缘材料的耐热等级对于选择合适的材料在特定温度下使用非常重要,可以确保设备或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4-e134-0f2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李白《行路难》)

A.  唯见长江天际流

B.  别有天地非人间

C.  直挂云帆济沧海

D.  孤帆一片日边来

解析:这句诗出自李白的《行路难》,表达了在人生道路上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最终会成功的意境。其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话比喻在面对困难时要勇敢前行,像直挂起帆船航行在汹涌的大海上一样,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举个例子,就好比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挑战,可能会感到迷茫和无助,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勇敢面对,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就能够取得成功。就像帆船在大海上航行,虽然会遇到风浪,但只要我们坚定方向,勇敢前行,就一定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这句诗告诉我们要坚定信念,勇敢面对困难,勇往直前,最终会获得成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7-841d-293c-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 (四) 南州六月荔枝丹(节选)①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蒂部大,顶端稍小。蒂部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 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顶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 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中还有一些稀奇的品种,如细长如指形的”龙牙 “、圆小如珠的”珍珠 “,因为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绝种了。②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 10 多克到 20 多克。20 世纪六十年代,广东调 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 “,《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 19 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的重 60 克。③所谓”膜如紫绡 “,是指壳内紧贴壳的内壁的白色薄膜。说它”如紫绡 “,是把壳内 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明代徐勃有一首《咏荔枝膜》诗,描写吃荔枝时把壳和膜扔在地上,好似”盈盈荷瓣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 “,是夸张的说法。④荔枝的肉大多数白色半透明,说它”莹白如冰雪 “,完全正确。有的则微带黄色。从 植物学的观点看,它不是果肉,而是种子外面的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种皮。真正的果 肉倒是前面说的连同果壳扔掉的那一层膜。荔枝肉的细胞壁特别薄,所以入口一般都不留渣 滓。味甜微酸,适宜于生食。有的纯甜。早熟品种则酸味较强。荔枝晒干或烘干,肉就变成红褐色,完全失去洁白的面貌。对荔枝肉是假种皮的辩说,反映了什么问题? ( )

A.  作者具有辩证法思想,看到事物的变化。

B.  作者观察细致,能发现事物的微殊。

C.  本文有严格的科学性,能纠正前人谬误。

D.   白居易对荔枝果肉的认识完全正确。

解析:这道题主要考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理能力。正确答案是C,即本文有严格的科学性,能纠正前人谬误。在文章中,作者对荔枝果肉的性质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指出了一些以前的错误认识,如将荔枝肉误认为果肉而实际上是假种皮。这表明作者在观察和描述事物时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能够纠正前人的错误认识。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就好比有些人以前可能认为荔枝的果肉就是我们吃的部分,但实际上作者指出,荔枝的果肉是种子外面的层膜发育而成的,应称做假种皮。这就好比以前人们可能认为地球是平的,但科学家通过实验和观察证明地球是圆的,纠正了以前的错误认识。所以,作者对荔枝果肉的辩说反映了他具有科学性和纠正错误认识的能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f62-969d-0c7b-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