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搜索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88.下列情形中,可以适用治安调解的有()。

A、 放任动物恐吓他人

B、 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

C、 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

D、 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答案:A

解析:解析:选项A中的放任动物恐吓他人是可以适用治安调解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治安调解来解决动物恐吓他人的问题,避免进一步的纠纷和冲突。治安调解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调解员的介入,帮助当事人达成和解,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某人的宠物狗经常逃跑并且恐吓邻居,导致邻居感到害怕和不安,这时候可以通过治安调解来解决。调解员可以帮助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问题,比如建立围栏、加强宠物训练等方式,从而达到和解的目的,维护社区的和谐与安宁。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91.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县级公安机关不能决定的处罚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42c-24f5-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6.人民警察()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ce-8c0c-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42-13b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3.人民警察审讯犯人时,遇有犯罪嫌疑人可能自伤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19-1d5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3.对于单位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应该如何处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43b-fa8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16-581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项可以成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20-0b2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08-344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9.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89-6071-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6.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检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b0-0cd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公安执法
>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88.下列情形中,可以适用治安调解的有()。

A、 放任动物恐吓他人

B、 结伙斗殴或者其他寻衅滋事

C、 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处理

D、 多次实施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答案:A

解析:解析:选项A中的放任动物恐吓他人是可以适用治安调解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治安调解来解决动物恐吓他人的问题,避免进一步的纠纷和冲突。治安调解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通过调解员的介入,帮助当事人达成和解,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某人的宠物狗经常逃跑并且恐吓邻居,导致邻居感到害怕和不安,这时候可以通过治安调解来解决。调解员可以帮助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问题,比如建立围栏、加强宠物训练等方式,从而达到和解的目的,维护社区的和谐与安宁。

2023年辅警招聘笔试真题
相关题目
91.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县级公安机关不能决定的处罚有()。

A.  警告

B.  罚款

C.  行政拘留

D.  驱逐出境

解析:答案解析:D。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县级公安机关不能决定的处罚是驱逐出境。在我国,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住、工作或者学习,需要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如果外国人违反了治安管理,县级公安机关有权对其进行警告、罚款或者行政拘留等处罚,但不能决定驱逐出境的处罚。驱逐出境是由更高级别的公安机关或者移民管理部门来决定的。所以,选项D是正确答案。

生动例子: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外国人在中国违反了治安管理,比如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或者故意损坏公共设施,县级公安机关可能会对他进行警告、罚款或者行政拘留。但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可能需要更高级别的公安机关或者移民管理部门介入,最终可能会决定将他驱逐出境,让他离开中国。这就是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能面临的处罚之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42c-24f5-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6.人民警察()的,应当给予行政处分。

A.  下班后与朋友到夜总会唱歌

B.  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

C.  春节期间与兄弟姐妹在家打麻将

D.  着装不按规定穿制式黑色皮鞋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人民警察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选项A提到下班后与朋友到夜总会唱歌,这是一种娱乐活动,虽然可能不太符合警察形象,但并没有违反纪律规定;选项C提到春节期间与兄弟姐妹在家打麻将,这也是一种家庭娱乐活动,不会受到行政处分。选项D提到着装不按规定穿制式黑色皮鞋,这可能会被视为违反着装规定,但通常不会受到严厉的处分。

而选项B提到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这涉及到了警察的廉洁问题。警察作为执法人员,接受当事人的请客送礼可能会影响到其公正执法,甚至可能导致腐败问题。因此,这种行为是严重违反纪律规定的,应当受到行政处分。

通过这道题,我们可以了解到作为人民警察,除了要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外,还要遵守严格的纪律要求,保持廉洁自律,确保公正执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ce-8c0c-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根据《宪法》的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C.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D.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哈法律规定的权利,同事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E.

F.

G.

H.

I.

J.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42-13b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3.人民警察审讯犯人时,遇有犯罪嫌疑人可能自伤的,()。

A.  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

B.  应当使用约束性警械

C.  可以使用制服性警械

D.  应当使用制服性警械

解析:解析:正确答案是A。在审讯犯人时,如果犯罪嫌疑人可能会自伤,人民警察可以使用约束性警械来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安全,防止其自伤或逃跑。使用约束性警械是为了维护秩序和保障安全,但在使用时需要谨慎,不能滥用权力。

生活中,我们也可以联想到医生在给病人打针时会使用约束性措施,比如固定病人的手臂,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同样,人民警察在处理犯罪嫌疑人时,使用约束性警械也是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和他人的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319-1d50-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3.对于单位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应该如何处罚()。

A.  仅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进行处罚

B.  仅对其直接负责人员进行处罚

C.  应对其直接指使的主管人员进行处罚

D.  应对其直接指使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解析:解析:答案为D。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单位违反法律的,应当对直接指使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处罚。这是因为单位的违法行为往往是由多个人共同参与或者默许导致的,因此需要对多个责任人进行处罚,以达到震慑和警示的目的。

举例来说,如果一家公司在生产过程中违反了环保法律,导致环境污染,这个违法行为很可能是由多个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或者默许导致的。因此,除了直接指使的主管人员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以确保类似违法行为不再发生。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43b-fa8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下列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法律责任的归结要讲求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

B.  法律责任的免除即无责任

C.  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

D.  法律责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违法与违约

解析:首先,让我们逐个选项来分析这道题目。

A选项说法正确。法律责任的归结确实要讲求责任法定原则、公正原则、效益原则。责任法定原则是指法律规定了何种行为构成违法或违约,何种行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公正原则是指法律责任的追究应当公正、公平;效益原则是指法律责任的追究应当有利于社会效益。

B选项说法不正确。法律责任的免除并不等同于无责任。在某些情况下,法律可以规定一些免责条款,使得特定情况下的行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但并不代表完全没有责任。

C选项说法正确。法律责任体现了国家的强制力,是国家对违法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的惩罚和约束。

D选项说法正确。法律责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违法与违约。当个人或组织违反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根据题目要求,选项B是不正确的,因为法律责任的免除并不等同于无责任。希望以上解析能帮助你理解这个知识点。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16-5814-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下列有关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法律制裁和法律条文等问题的表述,哪项可以成立?()

A.  任何法律责任的设定都必定是正义的现实

B.  法律后果不一定是法律制裁

C.  承担法律责任即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

D.  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

解析:解析:选项A错误,法律责任的设定并不总是正义的现实,因为法律责任可能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选项B正确,法律后果并不一定是法律制裁,有些法律后果可能是其他形式的结果。选项C错误,承担法律责任并不总是意味着接受法律制裁,有时可能只是承担民事责任而不涉及刑事制裁。选项D正确,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有些法律条文可能只是规定了行为规范而没有具体的法律责任。因此,本题答案为D。

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个知识点。比如,交通法规规定了驾驶者在通过红灯时需要停车,但并没有明确规定如果违反这一规定会受到什么具体的法律责任。因此,不是每个法律条文都有法律责任的规定,有些只是规定了行为规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20-0b2d-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以下有关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某个体户暴力抗拒工商局执法人员检查,并将一执法人员打成轻伤,则其除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B.  甲、乙双方签订一份买卖合同,按照合同规定,甲应在合同签订后3日内向乙交付面粉10吨,在履行期内,乙享有民事权利而甲承担民事义务

C.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其他基本法律都据此制定;所以,触犯了刑法中强制性规定的行为都是违宪行为,要承担违宪责任

D.  民事责任属于法定责任,因此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免除

解析: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暴力抗拒执法并导致执法人员受伤的行为,除了要承担行政责任外,还将承担刑事责任。这是因为暴力抗拒执法是违法行为,涉及到刑法中的相关规定,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选项B错误。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都有权利和义务,不仅是乙享有民事权利,甲也有相应的民事义务,双方都需要履行合同约定的内容。

选项C错误。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并不是所有违法行为都构成违宪行为。违宪行为是指违反宪法规定的行为,而违犯刑法的行为并不一定构成违宪行为,因此不会直接承担违宪责任。

选项D错误。民事责任并非完全属于法定责任,当事人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协商免除或者减轻民事责任的。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协商能力进行协商,达成协议来减轻或者免除民事责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08-3448-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9.对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

A.  制服性强制措施

B.  继续盘问

C.  保护性约束措施

D.  刑事拘留

解析:解析:正确答案是C。对于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或他人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这是为了保护病人本人和他人的安全,防止其造成更大的危害。

举个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有一个精神病人在公共场所产生了暴力行为,威胁到周围人的安全。为了防止他继续伤害他人或者自己,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可以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比如用软绳子将其约束住,带到安全的地方进行观察和处理,以确保他和周围人的安全。这种措施是为了保护病人本人和社会大众的利益。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289-6071-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6.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经出示相应证件,可以当场()、检查。

A.  讯问

B.  询问

C.  盘问

D.  审问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时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进行盘问的权限。在这里,我们需要理解盘问的含义。盘问是指警察对嫌疑人进行询问、调查,以获取相关信息或证据。与讯问、询问、审问不同,盘问更加注重对嫌疑人的详细了解和调查。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假设有一位警察在街上巡逻时发现一个人行为可疑,可能涉嫌违法犯罪。警察可以出示证件,对这个人进行盘问,询问他的身份、行为目的等信息,以便进一步调查。通过盘问,警察可以更好地了解情况,确保社会治安秩序。所以在这道题中,正确答案是C:盘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12233c-b1b0-0cda-c094-c4c32b5e4a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