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财会金融
>
扫描件近代史纲要
搜索
扫描件近代史纲要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14.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在于攫取经济利益,并有领土要求。( )

答案:A

扫描件近代史纲要
15.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134-14eb-ef0a-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 )国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0be-a135-05b9-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2.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以“自强”、“求富”为目标,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这些官员被称为(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0be-a135-a87d-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b68-392b-a793-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b68-392b-91c0-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0be-a135-d99e-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白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2a3-d714-7a57-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 )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134-14eb-f97b-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33e-03b6-accc-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以推动高速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b68-392b-f2d0-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财会金融
>
扫描件近代史纲要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扫描件近代史纲要

14.英国侵略中国的目的在于攫取经济利益,并有领土要求。( )

答案:A

分享
扫描件近代史纲要
相关题目
15.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 )。

A. 文化渗透

B. 经济掠夺

C. 军事侵略

D. 政治控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134-14eb-ef0a-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质的变化。中国逐步成为( )国家。

A. 殖民地

B. 资本主义

C. 社会主义

D. 半殖民地半封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0be-a135-05b9-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2.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以“自强”、“求富”为目标,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这些官员被称为( )

A. 地主阶级改革派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顽固派

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清朝末期中国的洋务运动。洋务派是指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以“自强”、“求富”为目标,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的官员。他们认识到中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相比存在巨大差距,因此提倡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强国富民。

举个生动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生活在一个落后的村庄里,看到外面的城市里人们生活富裕、科技发达,他会想办法学习他们的技术和知识,以改善自己和村庄的生活水平。这就好比清朝末期的洋务派官员,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科技和装备,来提升中国的国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所以正确答案是B:洋务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0be-a135-a87d-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是( )

A.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 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

C.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 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b68-392b-a793-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6、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 )

A. 1956年1月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

B. 《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C. 中共八大的召开

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解析:《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标志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是因为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方向。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b68-392b-91c0-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是( )

A. 《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B.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C. 《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

D.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0be-a135-d99e-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白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

解析: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的民主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在中国社会中传播。在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许多民主主义思想家,他们提倡废除帝制,建立共和制度。因此,19世纪辛亥革命确实促进了民主主义观念在中国社会中的传播和深入人心。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2a3-d714-7a57-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1895年,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割去中国( )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

A. 香港

B. 台湾

C. 澳门

D. 崇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134-14eb-f97b-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前期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对于现状,对于历史,对于外国事物,……所谓坏就是绝对的坏,一切皆坏;所谓的好,就是绝对的好,一切皆好”。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他们( )。

A. 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B. 一定程度上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

C. 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

D. 没有接受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33e-03b6-accc-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以推动高速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d8b68-392b-f2d0-c01a-2cf5d61890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