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口头证据比书面证据可靠
B、 内部证据均不能认为是可靠的证据
C、 审计人员自行获取的证据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可靠
D、 不同来源的证据不能互相印证则不可靠
答案:AB
A、 口头证据比书面证据可靠
B、 内部证据均不能认为是可靠的证据
C、 审计人员自行获取的证据比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证据可靠
D、 不同来源的证据不能互相印证则不可靠
答案:AB
A. 风险评估程序
B. 检查
C. 控制测试
D. 实质性程序
A. 检查
B. 观察
C. 询问
D. 重新执行
A. 从第三方获取的有关短期借款的证据比直接从甲公司获得的相关证据更可靠
B. 短期借款的重大错报风险为低水平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比重大错报风险为高水平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更为可靠
C. 短期借款的重大错报风险为高水平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比重大错报风险为低水平时产生的会计数据更为可靠
D. 甲公司提供的借款合同尽管有借贷双方的签章,但如果没有其他证据佐证,也不可靠
A. 注册会计师可以将分析程序与询问、检查和观察程序结合运用,以获取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及具体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B. 在运用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关键的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关系等方面,对其形成合理的预期,并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依据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
C. 如果分析程序的结果显示的比率、比例或趋势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不一致,并且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无法提出合理的解释,或者无法取得相关的支持性文件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其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
D. 注册会计师无须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每一方面都实施分析程序
A. 在粘封询证函时未进行统一编号
B. 寄发询证函,并将重要的询证函复制给被审计单位进行催收货款
C. 有10封询证函直接交给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员,由其到被询证单位盖章后取回
D. 询证函要求被询证单位将原件盖章后直接寄至会计师事务所
A. 制订的审计计划
B. 实施的审计程序
C. 获取的审计证据
D. 确定的审计结论
A. 对每项具体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审计档案
B. 永久性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相对稳定,具有长期使用价值,并对以后审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和直接作用的审计档案
C. 当期档案是指那些记录内容经常变化,主要供当期审计使用的审计档案
D. 永久性档案需要永久保存,当期档案至少保存十年
A.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完成审计业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为审计业务终止后的60天内
B. 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审计工作底稿无须进行归档
C. 如果针对客户的同一财务信息执行不同的委托业务,出具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报告,在规定的归档期限内分别将审计工作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档案
D. 如果针对客户的同一财务信息执行不同的委托业务,出具两个或多个不同的报告,应当以最晚完成审计工作的日期为准,在之后的60天内完成工作底稿的归档
A. 如果根据已实施的凭证检查程序和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不易确定结论,应记录得出的各种可能结论
B. 如果根据已实施的函证程序和获取的回函不能得出结论,应记录不能得出结论的原因
C. 如果已识别出应收账款项目存在重大错报风险则工作底稿对相关内容的记录应更详细
D. 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应收账款账龄进行重新计算时,通常可以针对总体进行测试
A. 重大事项概要
B. 有关重大事项的来往信件
C. 财务报表草表
D. 对被审计单位文件记录的复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