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文学知识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库
搜索
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305、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答案: B(错误) 解析: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并不是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最根本要素。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论,强调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而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更侧重于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形成。虽然辩证法可以提供思维上的启发和辩证的思考方式,但并不是道德认知的唯一基础。

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库
114、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96d0-c0ba-f2840f59e01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6、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新表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06-c170-c0ba-f2840f59e0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8、()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96d0-c0ba-f2840f59e0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11、道德修养应注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06-d4f8-c0ba-f2840f59e0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86、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4758-c0ba-f2840f59e02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1、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容易陷入的误区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06-b9a0-c0ba-f2840f59e0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2fe8-c0ba-f2840f59e0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03、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概括不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b610-c0ba-f2840f59e0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9、个人需要是社会需要的反映,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37b8-c0ba-f2840f59e0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评价人生意义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2fe8-c0ba-f2840f59e02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文学知识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库
题目内容
(
判断题
)
手机预览
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库

305、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答案: B(错误) 解析: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并不是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的最根本要素。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论,强调对矛盾的认识和处理,而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更侧重于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形成。虽然辩证法可以提供思维上的启发和辩证的思考方式,但并不是道德认知的唯一基础。

思想道德与法治试题库
相关题目
114、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

A.  坐享其成的过程

B.  信手拈来的过程

C.  纵情享乐的过程

D.  艰苦奋斗的过程

解析:理想的追求和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解析:理想的追求和实现往往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实现理想需要个人不断努力、付出和奋斗。理想的实现通常需要克服困难、面对挑战,并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个过程可能会经历挫折、困惑和付出牺牲,但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最终可以迈向理想的实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96d0-c0ba-f2840f59e0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6、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今时代的新表现()

A.  愚公精神

B.  伟大建党精神

C.  抗疫精神

D.  脱贫攻坚精神

解析: 题目要求选择在当今时代表现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选项B表示伟大的建党精神,这是指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精神品质。选项C表示抗疫精神,这是指在面对疫情时,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积极抗击疫情的精神。选项D表示脱贫攻坚精神,这是指中国在减贫和消除贫困方面所表现出的坚韧和奋斗精神。因此,答案选项BCD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06-c170-c0ba-f2840f59e0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8、()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

A.  马克思

B.  孔子

C.  亚里士多德

D.  苏格拉底

解析:()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 A. 马克思 B. 孔子 C. 亚里士多德 D. 苏格拉底 答案: A 答案解析:这道题目询问揭开了人的本质之谜的人是谁。正确答案是A. 马克思。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体系,马克思试图揭示人类社会的本质和演变规律,强调经济基础对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社会关系和经济生活方式所决定的,他的思想对于理解人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96d0-c0ba-f2840f59e0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11、道德修养应注重()。()

A.  要与道德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

B.  要与道德主体具体的道德行为相联系

C.  要与道德主体的全部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

D.  要与道德主体的个性特点相联系

解析:道德修养应注重()。() A. 要与道德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 B. 要与道德主体具体的道德行为相联系 C. 要与道德主体的全部道德实践过程相联系 D. 要与道德主体的个性特点相联系 答案:ABC 这道题目要求注重道德修养的联系方面。根据答案ABC,我们可以解析如下: A. 要与道德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相联系:道德修养不仅仅是个人内心的修炼,还需要通过实际行动来改变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对社会和自身产生积极影响。 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06-d4f8-c0ba-f2840f59e0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86、高度的自觉性是道德修养的一个内在要求和重要特征。()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4758-c0ba-f2840f59e02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1、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容易陷入的误区是()

A.  理想未必能实现

B.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C.  以现实来否定理想

D.  以理想来否定现实

解析: 选项C和D都是容易陷入的误区,因为它们都是以一个极端来否定另一个极端。选项C表示以现实来否定理想,认为现实情况不符合理想,从而否定理想的存在和重要性。选项D表示以理想来否定现实,认为理想无法实现,从而否定现实的一切价值。实际上,理想与现实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两者并不完全对立,因此选项CD都是容易陷入的误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06-b9a0-c0ba-f2840f59e0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2fe8-c0ba-f2840f59e0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03、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概括不正确的()

A.  结构上的相关关系

B.  总量上的等值关系

C.  功能上的互补关系

D.  内容上的对应关系

解析:法律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概括不正确的是 D. 内容上的对应关系 解析:法律权利与义务之间并非内容上的对应关系。法律权利是指个人或团体在法律规定下享有的权益,而法律义务是指个人或团体在法律规定下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内容对应关系,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的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a4f-b610-c0ba-f2840f59e0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9、个人需要是社会需要的反映,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集中体现。()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37b8-c0ba-f2840f59e0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评价人生意义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评价人生意义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答案: B) 解析: 此题选择答案B,即错误。评价人生意义的根本尺度并非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人生的意义是一个复杂而主观的问题,包含众多因素,如道德价值观、个人成就、人际关系等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只是其中之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bee-eb98-2fe8-c0ba-f2840f59e02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