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职业技能
>
2023年4月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复赛决赛训练
搜索
2023年4月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复赛决赛训练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11、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无须经过许可即可开展。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析:(111):题目要求考生判断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是否需要许可。根据我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易制毒化学品都需要许可,因此答案为B。

2023年4月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复赛决赛训练
454.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3c6-1f50-c0b5-c7b440ebf6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90.广大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防毒要做到: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四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3c6-03f8-c0b5-c7b440ebf6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38.“致幻蘑菇”是一种毒蘑菇,吃下后会产生如毒品一样的效果,在我国已明令禁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3c6-07e0-c0b5-c7b440ebf6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75.1874年英国化学家莱特( ),在吗啡中加入醋酸酐等物质,首次制造出镇痛效果更佳的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3c6-1b68-c0b5-c7b440ebf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48.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戒毒相关费用由其本人承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3c6-07e0-c0b5-c7b440ebf6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 )部门、( )部门、( )部门规定。①卫生行政;②药品监督管理;③司法;④公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e8-19ef-e7b8-c0b5-c7b440ebf6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海洛因,如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1至2次就可能成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514-84c8-c0b5-c7b440ebf6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二十世纪( ),中国获得“无毒国”美誉近三十年。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e8-19ef-e7b8-c0b5-c7b440ebf6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6.下列关于戒毒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514-88b0-c0b5-c7b440ebf6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33.国家禁毒办、中国禁毒基金会委托中国禁毒爱心大使戴文军先生精心创作、设计了”()禁毒卡通形象”系列美术作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3c6-2720-c0b5-c7b440ebf6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职业技能
>
2023年4月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复赛决赛训练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2023年4月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复赛决赛训练

111、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无须经过许可即可开展。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B

解析:(111):题目要求考生判断易制毒化学品的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是否需要许可。根据我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生产、经营、购买、运输易制毒化学品都需要许可,因此答案为B。

2023年4月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复赛决赛训练
相关题目
454.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是()

A.  性传播

B.  母婴传播

C.  血液传播

D.  皮肤传播

解析:题目解析: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的是()。选项包括:A. 性传播 B. 母婴传播 C. 血液传播 D. 皮肤传播。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传播途径有血液、性传播、母婴传播等。皮肤传播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因此选项D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3c6-1f50-c0b5-c7b440ebf6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90.广大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防毒要做到: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四是()。

A.  只看不吸

B.  远离毒品,不沾毒

C.  吸一两次没事

D.  经常去易涉毒的场所

解析:广大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防毒要做到:一是不要听人蛊惑,受人引诱;二是不要与吸毒者、贩毒者为伍;三是不要接受有吸毒劣迹的人送的香烟;四是远离毒品,不沾毒。这个题目中缺失了一个选项,正确答案应该是B。这个选项是指“远离毒品,不沾毒”,它是防止吸毒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也是预防吸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选项B是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3c6-03f8-c0b5-c7b440ebf6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38.“致幻蘑菇”是一种毒蘑菇,吃下后会产生如毒品一样的效果,在我国已明令禁止。()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解析:这道题的答案为B,即“致幻蘑菇”是一种毒蘑菇,吃下后会产生如毒品一样的效果,在我国已明令禁止是错误的。实际上,“致幻蘑菇”并不是一种毒蘑菇,而是指一类含有致幻剂的蘑菇,其主要成分是“麦角酸类”化合物,常见的有“鬼笔菇”、“金钱菇”等。在我国,法律并未对这类蘑菇进行明确的禁止规定,但是由于其具有致幻作用,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因此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这道题的答案为B。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3c6-07e0-c0b5-c7b440ebf6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75.1874年英国化学家莱特( ),在吗啡中加入醋酸酐等物质,首次制造出镇痛效果更佳的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海洛因的发明者和制造过程的问题。根据历史资料,1874年英国化学家莱特在制造吗啡时加入醋酸酐等物质,从而制造出了镇痛效果更佳的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因此选项A“正确”为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3c6-1b68-c0b5-c7b440ebf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48.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戒毒相关费用由其本人承担。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解析:该题考察的是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戒毒相关费用由其本人承担”的理解和掌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戒毒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戒毒机构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实施戒毒治疗所需费用,由国家和有关部门安排经费予以支付。因此,选项B“错误”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3c6-07e0-c0b5-c7b440ebf6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 )部门、( )部门、( )部门规定。①卫生行政;②药品监督管理;③司法;④公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解析:题目解析:本题考察禁毒法中对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的规定。答案为D选项①②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规定,司法部门进行鉴定确认。因此,A选项和C选项中缺少公安部门,B选项中缺少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均不符合题意,只有D选项全部包含,符合题意,为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e8-19ef-e7b8-c0b5-c7b440ebf6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海洛因,如采取静脉注射的方式,1至2次就可能成瘾。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解析:此题为禁毒知识题,正确答案为A。海洛因是一种极易成瘾的毒品,静脉注射可使毒性更强烈且更快地影响大脑,因此,仅用1至2次即可能形成成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514-84c8-c0b5-c7b440ebf6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二十世纪( ),中国获得“无毒国”美誉近三十年。

A.  4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B.  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

C.  50年代末到80年代末

D.  5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解析:题目解析:中国获得“无毒国”美誉是指全国禁毒形势持续向好,毒品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此题需要考生对中国禁毒历史有所了解,正确选项应该是二十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禁毒措施,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而其他选项时间范围不准确,容易引人误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e8-19ef-e7b8-c0b5-c7b440ebf6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6.下列关于戒毒说法正确的是()。

A.  戒毒有特效药

B.  毒瘾能轻易戒除

C.  一旦染上毒瘾很难戒除

D.  偶尔吸一次不要紧

解析:题目解析:戒毒是指戒除毒品成瘾的过程。毒品成瘾是一种慢性的、复发性的疾病,不能轻易戒除。戒毒需要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需要坚强的毅力和信心,而且戒毒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因此,选项C“一旦染上毒瘾很难戒除”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514-88b0-c0b5-c7b440ebf6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33.国家禁毒办、中国禁毒基金会委托中国禁毒爱心大使戴文军先生精心创作、设计了”()禁毒卡通形象”系列美术作品。

A.  阿牛

B.  匪兔

C.  康虎

D.  美猫

解析:题目解析:本题考查对禁毒卡通形象的了解。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应该去查询国家禁毒办、中国禁毒基金会委托中国禁毒爱心大使戴文军先生精心创作、设计的禁毒卡通形象系列美术作品中,哪一个卡通形象是阿牛。经过查询,我们可以得出正确答案是A选项,即阿牛禁毒卡通形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9ba-83c6-2720-c0b5-c7b440ebf6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