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解析:被筒炸药消焰剂含量可高达药芯重量的50%,当被筒炸药爆炸时,被筒内的食盐变成一层细粉状的帷幕,将爆炸点笼罩起来,使之与瓦斯隔离,具有相当髙的安全性,可用于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但是,由于被筒炸药价格高,威力小,所以仅多数应用于爆炸堵塞的溜煤(矸)眼和煤仓。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解析:被筒炸药消焰剂含量可高达药芯重量的50%,当被筒炸药爆炸时,被筒内的食盐变成一层细粉状的帷幕,将爆炸点笼罩起来,使之与瓦斯隔离,具有相当髙的安全性,可用于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中。但是,由于被筒炸药价格高,威力小,所以仅多数应用于爆炸堵塞的溜煤(矸)眼和煤仓。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五十条 井下爆破作业,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电雷管在采掘工作面,必须使用煤矿许用瞬发电雷管、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或者煤矿许用数码电雷管。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130ms。使用煤矿许用数码电雷管时,一次起爆总时间差不得超过130ms,并应当与专用起爆器配套使用。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六十九条 爆破前,脚线的连接工作可由经过专门训练的班组长协助爆破工进行。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爆破工一人操作。
爆破前,班组长必须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准下达起爆命令。
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5s后方可起爆。
装药的炮眼应当当班爆破完毕。特殊情况下,当班留有尚未爆破的已装药炮眼时,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五十一条 在有瓦斯或者煤尘爆炸危险的采掘工作面,应当采用毫秒爆破。在掘进工作面应当全断面一次起爆,不能全断面一次起爆的,必须采取安全措施。在采煤工作面可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
严禁在1个采煤工作面使用2台发爆器同时进行爆破。
A. 套间式
B. 壁槽式
C. 躲避酮式
解析: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三十一条 井下爆炸物品库应当采用硐室式、壁槽式或者含壁槽的硐室式。
爆炸物品必须贮存在硐室或者壁槽内,硐室之间或者壁槽之间的距离,必须符合爆炸物品安全距离的规定。
井下爆炸物品库应当包括库房、辅助硐室和通向库房的巷道。辅助硐室中,应当有检查电雷管全电阻、发放炸药以及保存爆破工空爆炸物品箱等的专用硐室。
A. 80
B. 100
C. 120
解析: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三十二条规定: 第三百三十二条 井下爆炸物品库的布置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一)库房距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巷道、主要硐室以及影响全矿井或者一翼通风的风门的法线距离:硐室式不得小于100m,壁槽式不得小于60m。
(二)库房距行人巷道的法线距离:硐室式不得小于35m,壁槽式不得小于20m。
(三)库房距地面或者上下巷道的法线距离:硐室式不得小于30m,壁槽式不得小于15m。
(四)库房与外部巷道之间,必须用3条相互垂直的连通巷道相连。连通巷道的相交处必须延长2m,断面积不得小于4m2,在连通巷道尽头还必须设置缓冲砂箱隔墙,不得将连通巷道的延长段兼作辅助硐室使用。库房两端的通道与库房连接处必须设置齿形阻波墙。
(五)每个爆炸物品库房必须有2个出口,一个出口供发放爆炸物品及行人,出口的一端必须装有能自动关闭的抗冲击波活门;另一出口布置在爆炸物品库回风侧,可以铺设轨道运送爆炸物品,该出口与库房连接处必须装有1道常闭的抗冲击波密闭门。
(六)库房地面必须高于外部巷道的地面,库房和通道应当设置水沟。
(七)贮存爆炸物品的各硐室、壁槽的间距应当大于殉爆安全距离。
A. 3
B. 2
C. 1
解析:解析:《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三十五条 第三百三十五条 在多水平生产的矿井、井下爆炸物品库距爆破工作地点超过2.5km的矿井以及井下不设置爆炸物品库的矿井内,可以设爆炸物品发放硐室,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发放硐室必须设在独立通风的专用巷道内,距使用的巷道法线距离不得小于25m。
(二)发放硐室爆炸物品的贮存量不得超过1天的需要量,其中炸药量不得超过400kg。
(三)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分开贮存,并用不小于240mm厚的砖墙或者混凝土墙隔开。
(四)发放硐室应当有单独的发放间,发放硐室出口处必须设1道能自动关闭的抗冲击波活门。
(五)建井期间的爆炸物品发放硐室必须有独立通风系统。必须制定预防爆炸物品爆炸的安全措施。
(六)管理制度必须与井下爆炸物品库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