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搜索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328.危险物品是指( )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A、 易燃易爆物品

B、 危险化学品

C、 纤维制品

D、 棉麻制品

答案:AB

解析:危险物品是指什么?答案选项AB。 解析:选项A,易燃易爆物品,指能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易燃易爆物品在储存、搬运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 选项B,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物质。危险化学品在储存、运输和处理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和污染。 选项C,纤维制品,指由纤维材料制成的产品,如纺织品和纤维制造品。纤维制品本身并不具有危险性质,不属于危险物品的范畴。 选项D,棉麻制品,指由棉和麻等天然纤维制成的产品。棉麻制品本身并不具有危险性质,不属于危险物品的范畴。 综上所述,选项AB是危险物品的定义,因为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化学品都属于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质。而纤维制品和棉麻制品并不具有危险性质,因此不属于危险物品的范畴。所以答案为AB。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1、单选题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cdd8-c01a-f42a4a1e97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19、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的阶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0450-c01a-f42a4a1e972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1、外国的组织或个人未经批准,在我国领域或海域从事地震监测活动的,由国务院地震工作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监测成果和设施,并处( )元罚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7c78-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单选题当身体皮肤接触消毒液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d1c0-c01a-f42a4a1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3.发生洪水时,应该采用的求救方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45a8-c01a-f42a4a1e97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2.火灾发生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的原因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f468-c01a-f42a4a1e97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91.下列各项属于应急保障措施内容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2e38-c01a-f42a4a1e97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0《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45a8-c01a-f42a4a1e971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5、热传播的途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dcf8-c01a-f42a4a1e97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簀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b328-c01a-f42a4a1e97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328.危险物品是指( )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A、 易燃易爆物品

B、 危险化学品

C、 纤维制品

D、 棉麻制品

答案:AB

解析:危险物品是指什么?答案选项AB。 解析:选项A,易燃易爆物品,指能够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具有较高的火灾危险性。易燃易爆物品在储存、搬运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措施。 选项B,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等危险性质的化学物质。危险化学品在储存、运输和处理过程中需要特殊的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和污染。 选项C,纤维制品,指由纤维材料制成的产品,如纺织品和纤维制造品。纤维制品本身并不具有危险性质,不属于危险物品的范畴。 选项D,棉麻制品,指由棉和麻等天然纤维制成的产品。棉麻制品本身并不具有危险性质,不属于危险物品的范畴。 综上所述,选项AB是危险物品的定义,因为易燃易爆物品和危险化学品都属于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具有较高的危险性质。而纤维制品和棉麻制品并不具有危险性质,因此不属于危险物品的范畴。所以答案为AB。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相关题目
1、单选题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 )。

A.  中毒

B.  缺氧

C.  爆炸

解析:题目要求选出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选项A指出中毒,选项B指出缺氧,选项C指出爆炸。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会消耗空气中的氧气,导致缺氧的危险,因此选项B是正确的,是本题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cdd8-c01a-f42a4a1e97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19、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的阶段。

A.  最不利

B.  最有利

C.  较不利

解析:火灾初起阶段是扑救火灾()的阶段。 答案:B 解析:火灾初起阶段是最有利的阶段进行扑灭火灾。在火灾初起阶段,火势尚未蔓延扩大,可以采取及时有效的灭火措施,控制火势,并避免火灾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最有利的做法是在火灾初起阶段尽快扑灭火灾,防止其进一步发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0450-c01a-f42a4a1e972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1、外国的组织或个人未经批准,在我国领域或海域从事地震监测活动的,由国务院地震工作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监测成果和设施,并处( )元罚款。

A. 5000

B. 50000

C.  10000-100000

解析: 题目中提到,外国的组织或个人在我国领域或海域从事地震监测活动未经批准时,国务院地震工作部门可以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处罚款。根据选项C,罚款金额范围为10,000元至100,000元。因此,正确答案为选项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7c78-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单选题当身体皮肤接触消毒液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

A.  用酒精擦拭

B.  用清水冲洗

C.  马上到医院看急诊

解析:当身体皮肤接触消毒液后,首先采取的正确方法是用清水冲洗(答案B)。 解析:消毒液通常包含化学物质,如果直接用酒精擦拭可能会进一步刺激皮肤并加剧伤害。而清水可以迅速冲洗消毒液,有助于稀释和冲走化学物质,减少对皮肤的伤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d1c0-c01a-f42a4a1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3.发生洪水时,应该采用的求救方法是( )。

A.  使用哨子发出信号

B.  爬上高压线铁塔呼救

C.  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

D.  大声呼救

解析: 在发生洪水时,应该采用的求救方法是使用哨子发出信号、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和大声呼救。选项A中的使用哨子发出信号可以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让他们知道有人需要救助。选项C中的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可以提高被救援者的可见性,帮助救援人员定位到他们。选项D中的大声呼救可以引起附近人们的关注,并且可以在没有其他工具的情况下发出求救信号。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45a8-c01a-f42a4a1e97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2.火灾发生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的原因是( )。

A.  等待电梯延误逃生时机

B.  电梯容量小,逃生效率不高

C.  火灾发生时,往往伴随断电,人员易被困在电梯当中

D.  火场中,电梯易发生坠落事故

解析:火灾发生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的原因是( )。 答案:C 题目解析:火灾发生时,选择C选项,即火灾发生时往往伴随断电,人员易被困在电梯当中。火灾造成的断电会导致电梯停止运行,而且火场中可能存在烟雾、火源等危险因素,乘坐电梯逃生存在较大风险。因此,火灾发生时不宜乘坐电梯逃生,而应该选择其他安全的逃生通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f468-c01a-f42a4a1e97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91.下列各项属于应急保障措施内容的有( )。

A.  治安维护

B.  人员防护

C.  医疗卫生保障

D.  预防与预警机制

解析:下列各项属于应急保障措施内容的有( )。 答案: ABC 题目解析: 应急保障措施是指在应对突发事件或灾害时采取的各项保障措施。在给定的选项中,治安维护、人员防护和医疗卫生保障都是应急保障措施的内容,因为治安维护可以确保社会秩序和安全,人员防护可以保护人员的安全,医疗卫生保障可以提供紧急医疗救治。预防与预警机制虽然也与应急有关,但它更偏重于事前的预防和预警,不属于应急保障措施的内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2e38-c01a-f42a4a1e97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0《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包括( )。

A.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  提高产品的产量水平

C.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D.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解析:《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包括( )。 A.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 提高产品的产量水平 C.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D.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答案: ACD 解析:根据《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A.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C. 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D.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关注社会的整体安全。 而提高产品的产量水平并不是《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之一,所以选项B是错误的。因此,选项ACD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45a8-c01a-f42a4a1e97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5、热传播的途径有( )。

A.  热传导

B.  热感应

C.  热对流

D.  热辐射

解析:热传播的途径有( )。 A. 热传导 B. 热感应 C. 热对流 D. 热辐射 答案: C 解析:热传播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物质的直接接触传递,热感应是指热量通过空气中的热波传递,热辐射是指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传播。而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体(例如空气或水)的对流传递。在空气中,热的空气上升,冷的空气下降,形成对流循环。因此,热对流是热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dcf8-c01a-f42a4a1e97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3.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簀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 )。

A.  操作规程

B.  应急预案

C.  应急处置卡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 )。 A. 操作规程 B. 应急预案 C. 应急处置卡 答案:C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还需要根据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应急处置卡是对应急预案的补充,详细说明了在发生安全事故时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和步骤。因此,正确答案是C。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b328-c01a-f42a4a1e97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