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搜索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36、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

A、 饥荒

B、 海啸

C、 毒气泄漏

D、 瘟疫

E、 放射性污染

答案:BCE

解析: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饥荒、海啸和放射性污染。 答案解析:地震是一种强烈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破坏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其中,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包括饥荒(由于农田和储粮设施的破坏)、海啸(在海底地震引发海洋中的大规模海啸波浪)和放射性污染(如核电站事故引发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因此,选项BCE都是地震引起的常见次生灾害。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120.下列哪种演练方式是指标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a-07f0-c01a-f42a4a1e97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8.精神病人放火,没有人需负责任。(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a828-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2/312判断题实践证明,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最有效手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663-0fd8-c01a-f42a4a1e97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下列属于劳动
者可享有的职业卫生权利的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2-ebd0-c01a-f42a4a1e97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6/312单选题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9ef8-c01a-f42a4a1e97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27/312单选题发生危化品爆炸后,附近的居民应采取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aab0-c01a-f42a4a1e97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49、被困在火场时,下列求救方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0068-c01a-f42a4a1e97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7、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 )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9fa0-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7.在单位办公室避震时,正确的做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ba50-c01a-f42a4a1e97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2/312事故隐患成因包括人、()、环境等方面。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3220-c01a-f42a4a1e97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多选题
)
手机预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36、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

A、 饥荒

B、 海啸

C、 毒气泄漏

D、 瘟疫

E、 放射性污染

答案:BCE

解析: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饥荒、海啸和放射性污染。 答案解析:地震是一种强烈的自然灾害,除了直接造成破坏外,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其中,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包括饥荒(由于农田和储粮设施的破坏)、海啸(在海底地震引发海洋中的大规模海啸波浪)和放射性污染(如核电站事故引发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因此,选项BCE都是地震引起的常见次生灾害。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相关题目
120.下列哪种演练方式是指标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组织应急运行能力的演练活动?

A.  全面演练

B.  桌面演练

C.  功能演练

解析:选项A(全面演练)是指标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进行的演练活动。全面演练是一种综合性的、真实模拟应急情况的演练方式,旨在测试和评估应急组织的应急运行能力。选项B(桌面演练)是一种在桌面上通过模拟讨论的方式进行的演练,主要用于评估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和完整性。选项C(功能演练)是针对应急预案中特定功能或任务进行的演练活动。在这道题中,只有全面演练能够涵盖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因此选项A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a-07f0-c01a-f42a4a1e97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8.精神病人放火,没有人需负责任。(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精神病人放火,没有人需负责任。(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答案为错误(B)。精神病人放火时,如果造成了火灾或其他损失,仍然有相关责任的追究。无论是否患有精神疾病,人们在行为上都应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精神病人放火造成了损失,相关责任可能会由精神病人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医疗机构等承担,具体责任的界定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判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a828-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2/312判断题实践证明,综合治理是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最有效手段。

A.  对

B.  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663-0fd8-c01a-f42a4a1e97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下列属于劳动
者可享有的职业卫生权利的有( )。

A.  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

B.  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权利。

C.  随意解除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权利。

D.  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与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解析:的答案是ABD。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其中包括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的权利,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权利,以及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与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的权利。选项C中的随意解除与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的权利与职业卫生保护无关,因此不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2-ebd0-c01a-f42a4a1e97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6/312单选题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

A.  承受程度

B.  认知能力

C.  实践水平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询问危险的定义。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某种承受程度。选项A中的"承受程度"正确描述了危险的概念,即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的可能性。选项B中的"认知能力"是指人们对危险的认知水平,不是危险本身的定义。选项C中的"实践水平"也不是危险的定义,而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应对危险的能力水平。因此,答案是A。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9ef8-c01a-f42a4a1e97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27/312单选题发生危化品爆炸后,附近的居民应采取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  尽快赶往现场自发组织救人

B.  不盲目恐慌,不听信谣言

C.  保持镇静,做好防护

解析:题目解析: 发生危化品爆炸后,附近的居民应采取的做法中,错误的是尽快赶往现场自发组织救人。选项A是错误的选择,因为在发生危化品爆炸后,现场可能存在着危险和混乱的环境,作为普通居民,应避免冒险,而是保持镇静、不盲目恐慌,不听信谣言,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aab0-c01a-f42a4a1e97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49、被困在火场时,下列求救方法错误的是()。

A.  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

B.  白天可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

C.  呆在原地,大声哭泣

解析:被困在火场时,下列求救方法错误的是()。 答案:C. 呆在原地,大声哭泣 解析:当被困在火场时,呆在原地大声哭泣是错误的求救方法。正确的求救方法包括在窗口、阳台或屋顶处向外大声呼叫,白天可挥动鲜艳布条发出求救信号,晚上可挥动手电筒。这些方法可以吸引救援人员的注意并增加被救援的机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0068-c01a-f42a4a1e97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7、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 )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

A.  三个月

B.  1-2年

C.  10年

解析: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C)。 解析:地震长期预报是指对较长时间范围内(通常是数年至数十年)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进行预测。这种预报主要依据历史地震活动的统计分析、地壳运动的研究、地震活动带的划分等方法来进行。一般来说,地震长期预报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长期的防震准备和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9fa0-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7.在单位办公室避震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站在窗边观察外面的情况,再决定如何逃生

B.  请示单位领导,以便采取统一的行动

C.  避开灯具、电脑等物品、设备

解析:正确答案是C。在单位办公室避震时,正确的做法是避开灯具、电脑等物品和设备。这是因为在地震发生时,这些物品和设备可能会倒塌、破碎或掉落,对人员造成伤害。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应该远离这些潜在的危险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ba50-c01a-f42a4a1e97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2/312事故隐患成因包括人、()、环境等方面。

A.  物

B.  管理

C.  操作

D.  制度

解析: 事故隐患的成因包括人、物、管理、操作和环境等方面。答案选项为AB,即人和物。事故隐患可能由人的错误行为、物的缺陷或故障以及管理不善等多个因素造成。因此,选项AB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3220-c01a-f42a4a1e97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