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搜索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845.户外遇雷电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跑向高处

B、 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C、 到大树下避雨

D、 打伞

答案:B

解析:户外遇雷电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选项 B. 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解析:雷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正确的行为可以有效减少遭受雷击的风险。选项 B 建议远离建筑物外露的金属物体,这是因为金属是电的导体,容易吸引雷击。远离这些金属物体可以减少被雷击的可能性。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11、收看电视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d910-c01a-f42a4a1e97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66.下列哪一项是充铅酸蓄电池房的主要危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08b8-c01a-f42a4a1e97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5.着火时,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下列方法不妥当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dd78-c01a-f42a4a1e97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8、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0b10-c01a-f42a4a1e97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83、《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0450-c01a-f42a4a1e97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78.警示带需安装在聚乙烯燃气管道上方多少距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f4e8-c01a-f42a4a1e972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3/312乘坐地铁,发生火灾、停电等情况需要紧急疏散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778-c01a-f42a4a1e97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2.电器开关时的打火、熔热发红的铁器和电焊产生的火花都是着火源。(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ac10-c01a-f42a4a1e97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6.烟头中心温度可达( ),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d140-c01a-f42a4a1e972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下面哪种情况是关于紧急避险正确的描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fc38-c01a-f42a4a1e97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845.户外遇雷电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跑向高处

B、 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C、 到大树下避雨

D、 打伞

答案:B

解析:户外遇雷电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选项 B. 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解析:雷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正确的行为可以有效减少遭受雷击的风险。选项 B 建议远离建筑物外露的金属物体,这是因为金属是电的导体,容易吸引雷击。远离这些金属物体可以减少被雷击的可能性。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相关题目
11、收看电视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

A.  雷雨天气利用室外天线收看电视

B.  把电视机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C.  可以长时间收看电视

D.  不可以长时间收看电视

解析:收看电视时,不正确的做法是(C)可以长时间收看电视。 解析:正确的做法是控制收看电视的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观看。长时间的电视观看可能对眼睛造成疲劳和不适,尤其是在靠近屏幕的情况下。此外,长时间坐着观看电视也有可能引发身体不适,如颈椎疾病。因此,为了保护眼睛和身体健康,不宜长时间收看电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d910-c01a-f42a4a1e97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66.下列哪一项是充铅酸蓄电池房的主要危害?

A.  吸入酸雾

B.  中铅毒

C.  接触高压电源

解析:下列哪一项是充铅酸蓄电池房的主要危害? 答案:A. 吸入酸雾 解析:充铅酸蓄电池房主要危害是吸入酸雾。充铅酸蓄电池房内的电池充电过程中会产生酸雾,酸雾含有硫酸等有害物质,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和损害,可能引起咳嗽、气喘、气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气管和肺部损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08b8-c01a-f42a4a1e97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5.着火时,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下列方法不妥当的是()

A.  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绳索(也可以床单,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结成绳)拴好绳索,沿绳爬下

B.  立即从楼上往下跳

C.  若被困于二楼,也可以先向外扔一些被褥坐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

D.  可以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的房间,窗边或阳台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员援救

解析:选项B被认为是不妥当的。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被堵死时,立即从楼上往下跳是不安全的。这种行为可能导致严重的身体伤害甚至生命危险。相反,其他选项提供了更安全的选择。可以利用结实绳索或扔被褥坐垫子来寻找其他逃生通道,或者转移到比较安全的房间、窗边或阳台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员的援救。这些方法都更加可行和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dd78-c01a-f42a4a1e97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8、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 )。

A.  物理因素

B.  化学因素

C.  生物因素

D.  人为因素

解析: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有哪些。选项包括A. 物理因素、B. 化学因素、C. 生物因素和D. 人为因素。答案选择ABC。这是因为在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可以被归纳为不同的类型。物理因素指的是与工作环境的物理条件相关的危害,例如噪音、振动、辐射等;化学因素指的是与工作环境的化学物质相关的危害,例如有毒气体、有害物质等;生物因素指的是与工作环境中的生物体相关的危害,例如病原体、细菌、病毒等。人为因素在选项中没有包含,因此不是正确的选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0b10-c01a-f42a4a1e97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83、《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A.  查清事故原因

B.  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C.  科学严谨

解析:《安全生产法》规定,事故调查处理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 A. 查清事故原因 B. 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 C. 科学严谨 答案:C 答案选择C,科学严谨。事故调查处理应该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严谨地收集和分析相关的事故信息和证据,确保调查结果准确可靠。科学严谨是保证调查的公正性和客观性的重要原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0450-c01a-f42a4a1e97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78.警示带需安装在聚乙烯燃气管道上方多少距离:

A.  距管顶不少于20cm

B.  距管顶不少于30cm

C.  距管顶不少于40cm

解析:警示带需安装在聚乙烯燃气管道上方多少距离:B. 距管顶不少于30cm 答案解析:在安装警示带时,需要将其安装在聚乙烯燃气管道的上方,以提醒人们注意管道的存在,避免对管道进行损坏或影响燃气的正常流通。选项B中的距离不少于30cm符合安全要求,能够有效地提醒人们注意管道位置。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f4e8-c01a-f42a4a1e972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3/312乘坐地铁,发生火灾、停电等情况需要紧急疏散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有秩序疏散

B.  认清疏散标志

C.  擅自扒门

解析:题目中描述了乘坐地铁时发生火灾、停电等情况需要紧急疏散的情况,要求选择错误的做法。选项A表示有秩序疏散,这是正确的应对方式,因为有秩序的疏散可以避免人员拥堵和踩踏等事故发生。选项B表示认清疏散标志,这也是正确的做法,因为疏散标志可以指示正确的疏散路线和出口位置。选项C表示擅自扒门,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擅自扒门可能导致人员被卡住或者挤压,增加逃生的难度和危险。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做法,是本题的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c-2778-c01a-f42a4a1e97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2.电器开关时的打火、熔热发红的铁器和电焊产生的火花都是着火源。(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ac10-c01a-f42a4a1e97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6.烟头中心温度可达( ),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A.  100~200℃

B.  200~300℃

C.  700~800℃

解析:烟头中心温度可达( ),它超过了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若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容易引起燃烧,甚至酿成火灾。 答案:C. 700~800℃ 解析:选项C(700800℃)是正确答案。烟头在燃烧时可以达到非常高的温度,通常在700800℃之间。这个温度远高于棉、麻、毛织物、纸张、家具等可燃物的燃点,因此,如果乱扔烟头接触到这些可燃物,很容易引起燃烧甚至火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d140-c01a-f42a4a1e972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下面哪种情况是关于紧急避险正确的描述?

A.  矿工在采掘过程中发现透水征兆撤离矿井

B.  客车司机因剎车失灵跳车逃生

C.  消防员救火过程中遇险撤离火场逃生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根据选项,答案是A. 矿工在采掘过程中发现透水征兆撤离矿井。这是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矿工发现了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透水征兆可能导致矿井垮塌或淹没,因此矿工有权撤离矿井以确保安全。其他选项中,客车司机因剎车失灵跳车逃生和消防员救火过程中遇险撤离火场逃生,虽然也涉及紧急避险,但不是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 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fc38-c01a-f42a4a1e97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