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搜索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180.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应当甶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 )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 应当

B、 可以

C、 不再

答案:B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B)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答案选择B是因为根据条例规定,当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并需要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时,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以确保调查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8、危险程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毒害品可同库混存,性质相抵的禁止同库混存。(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94a0-c01a-f42a4a1e97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5、乙炔瓶在储存或使用时可以水平放置。(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9c70-c01a-f42a4a1e970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0、浓硫酸、液碱可用铁制品做容器,因此也可用镀锌铁桶。(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d708-c01a-f42a4a1e97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2.关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制度,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c1a0-c01a-f42a4a1e97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遭遇火灾脱险的不正确的方法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2-f3a0-c01a-f42a4a1e972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多选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5160-c01a-f42a4a1e97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71.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接近正常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 )触电。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b-f898-c01a-f42a4a1e97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根据《行政处罚法》,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b-cda0-c01a-f42a4a1e97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应急救援人员经()合格后,方可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de20-c01a-f42a4a1e97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09.下列哪种伤害属于重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a-0408-c01a-f42a4a1e972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180.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应当甶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的,上级人民政府( )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A、 应当

B、 可以

C、 不再

答案:B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自发生之日起7日内),因事故伤亡人数变化导致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B)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答案选择B是因为根据条例规定,当事故等级发生变化并需要上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时,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另行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以确保调查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相关题目
8、危险程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毒害品可同库混存,性质相抵的禁止同库混存。( )

解析:危险程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毒害品可同库混存,性质相抵的禁止同库混存。(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危险程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毒害品可同库混存,性质相类似的可以同库混存。这是因为危险程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毒害品往往需要不同的存储条件和灭火措施来确保安全。如果混存不同危险程度和灭火方法的毒害品,可能导致火灾、爆炸或其他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应该禁止将危险程度和灭火方法不同的毒害品混存在同一个库房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94a0-c01a-f42a4a1e97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5、乙炔瓶在储存或使用时可以水平放置。(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乙炔瓶在储存或使用时可以水平放置。(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题目解析:乙炔瓶在储存或使用时不可以水平放置,正确的方式是将乙炔瓶竖立放置,以确保安全。水平放置可能导致乙炔泄漏或压力增加,增加事故的风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9c70-c01a-f42a4a1e970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0、浓硫酸、液碱可用铁制品做容器,因此也可用镀锌铁桶。(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浓硫酸、液碱可用铁制品做容器,因此也可用镀锌铁桶。(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正确答案是B,即错误。浓硫酸和液碱是强腐蚀性物质,它们会与铁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并且会腐蚀铁制品。因此,不能使用铁制品或镀锌铁桶作为存储浓硫酸和液碱的容器,应选择与其相容的材料。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d708-c01a-f42a4a1e97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2.关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制度,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

A.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

B.  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应当公开

C.  只有对实名的举报才应当进行调查核实

D.  举报事项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

解析:的答案是C。这道题目问的是关于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制度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根据相关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举报制度(选项A正确),举报电话、信箱或者电子邮件地址应当公开(选项B正确),举报事项需要落实整改措施的时候,应当报经有关负责人签字并督促落实(选项D正确)。因此,选项C是错误的,不符合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制度的要求。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c1a0-c01a-f42a4a1e97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遭遇火灾脱险的不正确的方法是( )

A.  在平房内关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B.  使用电梯快速脱离火场

C.  利用绳索等快速滑落地面

D.  必须跳楼时要尽量缩小高度,做到双脚先着地

解析:的正确答案是AB。这题是关于火灾脱险方法的判断。选项A是错误的,因为在遇到火灾时,如果是在平房内,关闭门窗可以隔断火势蔓延,增加自身的逃生时间,等待救援。选项B也是错误的,因为使用电梯快速脱离火场存在风险,电梯可能受到火灾影响而无法正常运行。选项C是正确的,可以利用绳索等方式快速滑落地面以逃离火灾区域。选项D是正确的,如果必须从高层跳楼逃生时,应该尽量缩小落地的高度,使双脚先着地,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2-f3a0-c01a-f42a4a1e972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多选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

A.  设置薄弱环节

B.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C.  消除危险源

D.  避难与救援

解析:题目解析: 多选常用的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 A. 设置薄弱环节 B. 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 C. 消除危险源 D. 避难与救援 答案: BC 解析:选项A中的"设置薄弱环节"是错误的,因为安全技术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安全性而不是设置薄弱环节。选项D中的"避难与救援"也是不准确的,因为这是发生事故后的处理方法,而不是预防事故的技术措施。选项B和C是正确的答案。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消除危险源可以彻底消除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5160-c01a-f42a4a1e97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71.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接近正常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 )触电。

A.  间接接触

B.  直接接触

C.  跨步电压

解析:人体直接接触或过分接近正常带电体而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直接接触触电。选项B是正确答案。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体与带电物体直接接触或非常接近而导致电流通过身体的情况,如触摸带电导体或被电弧击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b-f898-c01a-f42a4a1e97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根据《行政处罚法》,不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  罚款

B.  没收违法所得

C.  责令赔偿损失

解析:的答案是C,即责令赔偿损失。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和责令赔偿损失三种方式。选项A中的罚款和选项B中的没收违法所得都属于行政处罚的范畴,但责令赔偿损失不属于行政处罚,而是一种弥补损失的措施。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05b-cda0-c01a-f42a4a1e97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应急救援人员经()合格后,方可参加应急救援工作。

A.  演练

B.  培训

C.  教育

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应急救援人员在参加应急救援工作之前需要接受培训并合格。答案选择B,即培训,是因为应急救援工作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培训可以提升应急救援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使其具备应对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演练和教育也是应急救援的重要环节,但在本题中的答案选择是培训。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bc-de20-c01a-f42a4a1e97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09.下列哪种伤害属于重伤?

A.  中指末端一节轧断

B.  大姆指末端轧断一节

C.  食指末端一节轧断

解析:题目解析 重伤是指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具有持久性后果的伤害。根据选项中的描述,中指末端一节轧断和食指末端一节轧断都只是一节轧断,而大姆指末端轧断一节则表示大姆指末端的一节被轧断,这种伤害更为严重,符合重伤的定义。因此,选项 B. 大姆指末端轧断一节属于重伤。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a-0408-c01a-f42a4a1e972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