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搜索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67、下列不属于国家地震观测手段的是( )

A、 地电、地磁

B、 地震云

C、 地下流体、地形变

答案:B

解析:下列不属于国家地震观测手段的是( ) 答案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选项,选项A表示地电、地磁,选项B表示地震云,选项C表示地下流体、地形变。地电、地磁、地下流体和地形变都是常用的国家地震观测手段,而“地震云”并不是地震观测的手段,因此选项B“地震云”是不属于国家地震观测手段的,是正确的答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120.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是( )灭火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f468-c01a-f42a4a1e971d.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77、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3f68-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机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a058-c01a-f42a4a1e971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82.根据《消防法》规定,个人有下列条款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0340-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一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4f08-c01a-f42a4a1e97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9.发生火灾时,根据起火点的位置可采取的疏散方式有,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ec98-c01a-f42a4a1e97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包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1e98-c01a-f42a4a1e971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43.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d528-c01a-f42a4a1e97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1.火灾时脱身不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dd78-c01a-f42a4a1e971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9.按照公安部61号令的规定,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全面负责。(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a440-c01a-f42a4a1e972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67、下列不属于国家地震观测手段的是( )

A、 地电、地磁

B、 地震云

C、 地下流体、地形变

答案:B

解析:下列不属于国家地震观测手段的是( ) 答案解析:根据题目提供的选项,选项A表示地电、地磁,选项B表示地震云,选项C表示地下流体、地形变。地电、地磁、地下流体和地形变都是常用的国家地震观测手段,而“地震云”并不是地震观测的手段,因此选项B“地震云”是不属于国家地震观测手段的,是正确的答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相关题目
120.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是( )灭火法。

A.  窒息

B.  抑制

C.  隔离

D.  冷却

解析:题目解析 题目描述了一种灭火方法,根据题目中提到的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的过程,我们可以判断答案。这种灭火方法是通过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来抑制其燃烧,从而使火势得到控制和终止。选择D选项冷却是因为这种灭火方法主要通过将灭火剂的冷却效应传递给可燃物,降低其温度,使其无法维持燃烧所需的燃点以上的温度,从而实现灭火的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f468-c01a-f42a4a1e971d.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77、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 )。

A.  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

B.  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C.  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解析: 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该选择用布料直接包裹(选项B),制止出血。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选项A)可能会延迟处理时间,导致血液继续流失,而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选项C)则不能有效地制止出血。直接用布料包裹可以对伤口施加压力,帮助止血,并防止进一步感染。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3f68-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机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a058-c01a-f42a4a1e971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82.根据《消防法》规定,个人有下列条款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

A.  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的

B.  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的

C.  对火灾隐患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的

D.  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的

解析: 根据《消防法》规定,个人有下列条款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根据选项,以下行为都属于违反消防法的规定: A. 损坏、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 B. 人员密集场所在门窗上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 C. 对火灾隐患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通知后不及时采取措施消除; D. 埋压、圈占、遮挡消火栓或者占用防火间距。 因此,根据题目要求,选项ABCD都是符合题意的行为,所以答案是ABCD。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0340-c01a-f42a4a1e97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逐级上报事故情况,每一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 )。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解析:题目解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需要逐级上报事故情况,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处理。根据规定,每一级上报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这样可以保证事故信息能够快速上报和响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事故。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4f08-c01a-f42a4a1e97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9.发生火灾时,根据起火点的位置可采取的疏散方式有,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 )。

A.  躲到角落里

B.  向外逃到阳台

C.  钻到阁楼等处避难

解析:发生火灾时,根据起火点的位置可采取的疏散方式有,向下可以跑到地面,向上可以爬到屋顶,还可以向外逃到阳台(答案B)。 解析:在火灾发生时,根据起火点的位置,有多种疏散方式。向下可以跑到地面是常见的安全逃生方式,因为地面通常是比较安全的区域,避免了火势蔓延的危险。向上爬到屋顶可能是为了等待救援或利用屋顶作为临时避难的选择。向外逃到阳台也是一种常见的疏散方式,可以通过阳台逃离建筑物或等待救援。选项A中的躲到角落里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因为角落通常不是有效的逃生路径,而是容易被火势包围。钻到阁楼等处避难(选项C)可能存在火势蔓延到阁楼造成危险的风险。因此,向外逃到阳台是最合适的疏散方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ec98-c01a-f42a4a1e97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包括()。

A.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B.  提高产品的产量水平

C.  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D.  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解析: 答案为ACD。选择这个答案是因为这些选项都是《安全生产法》立法目的的内容。 选项A(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因为《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加强监督管理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选项C(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是因为《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是减少生产中发生的安全事故,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 选项D(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因为《安全生产法》的目的之一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1e98-c01a-f42a4a1e971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43.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 )进行一次。

A.  一年

B.  半年

C.  一季度

解析:公众聚集场所对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应当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答案B)。定期的消防安全培训对员工具备基本的火灾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至关重要。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可以确保员工保持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持续了解和更新。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e69-d528-c01a-f42a4a1e97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1.火灾时脱身不正确的是()。

A.  当处于烟火中,烟太浓,卧地爬行,并用湿毛巾蒙着口鼻

B.  遇山林火灾时,朝下风方向跑

C.  遇山林火灾时,朝上风方向跑

D.  当楼房发生火灾时,若火势不大,可用湿棉被,毯子等披在身上从火中冲出去

解析:火灾时脱身不正确的选择是B.遇山林火灾时,朝下风方向跑。正确的做法是朝上风方向跑。选择朝上风方向跑的原因是,火势通常会朝着风的方向蔓延,如果朝下风方向跑,可能会被火势追上,导致无法逃生。朝上风方向跑可以减少被火势包围的风险,增加逃生的机会。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dd78-c01a-f42a4a1e971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9.按照公安部61号令的规定,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全面负责。(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中说按照公安部61号令的规定,对建筑物进行局部改建、扩建和装修的工程,施工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全面负责。答案选B.错误。这是因为虽然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负有责任,但公安部61号令并没有明确规定施工单位要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全面负责。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a440-c01a-f42a4a1e972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