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搜索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29.下列( )物质是点火源?

A、 电火花

B、 纸

C、 空气

答案:A

解析:题目解析:答案选择A,电火花。电火花是一种常见的点火源,当导电体之间发生电弧放电或者电击时,会产生明亮的火花,这些火花有足够的能量来引燃可燃物质,因此电火花是一种常见的点火源。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110.在焊接作业点周围()米以内不得有易燃易爆和杂物,必须排除或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后,方可进行焊接: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f100-c01a-f42a4a1e97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96.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救( )火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be38-c01a-f42a4a1e972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单选题在生产过程中,有毒品侵入人体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c9f0-c01a-f42a4a1e97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717.多米诺学说( )是下列哪年发明?该学说提出一个5个因素所组成的意外事故序列。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1088-c01a-f42a4a1e97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96.除国有建设单位外,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1()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e6a8-c01a-f42a4a1e970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202、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属于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所负职责的有()。(多选题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1ab0-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61.人身伤亡事故、因工伤亡事故、工伤事故三个用语是同一个概念,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伤亡。(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bbb0-c01a-f42a4a1e97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1、单选题、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d5a8-c01a-f42a4a1e97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30.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之日起日内组织鉴定。(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2410-c01a-f42a4a1e971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58.走廊、楼道等公用区域可以放置、堆放其他杂物。( )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ac10-c01a-f42a4a1e97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安全制度
>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29.下列( )物质是点火源?

A、 电火花

B、 纸

C、 空气

答案:A

解析:题目解析:答案选择A,电火花。电火花是一种常见的点火源,当导电体之间发生电弧放电或者电击时,会产生明亮的火花,这些火花有足够的能量来引燃可燃物质,因此电火花是一种常见的点火源。

全国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官方)
相关题目
110.在焊接作业点周围()米以内不得有易燃易爆和杂物,必须排除或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后,方可进行焊接:

A. 20

B. 15

C. 10

解析:在焊接作业点周围10米以内不得有易燃易爆和杂物,必须排除或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后,方可进行焊接。答案选择C。 焊接是一项火源作业,容易引发火灾。为了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周围的10米范围内应该清除易燃易爆物品和杂物,以降低火灾风险。如果无法完全清除,就必须采取可靠的隔离措施,确保焊接点周围的环境安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f100-c01a-f42a4a1e97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96.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救( )火灾。

A.  塑料

B.  汽油

C.  金属钠

解析: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救( )火灾。 A. 塑料 B. 汽油 C. 金属钠 答案: C 解析:金属钠是一种具有很高的燃烧性的物质,在与空气接触时可以猛烈燃烧并产生大量热量。泡沫灭火器主要是通过泡沫隔绝空气和火源之间的接触,从而扑灭火灾。然而,金属钠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火势非常强烈,泡沫灭火器难以有效地控制和扑灭金属钠火灾,因此泡沫灭火器不能用于扑灭金属钠火灾。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be38-c01a-f42a4a1e972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单选题在生产过程中,有毒品侵入人体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 )。

A.  呼吸道

B.  皮肤

C.  消化道

解析:在生产过程中,有毒品侵入人体最主要的方式是通过呼吸道(答案A)。这是因为呼吸道是人体与外界交换气体的通道,当有毒品以气体或粉尘的形式存在时,容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相比之下,皮肤(选项B)和消化道(选项C)对于有毒品的侵入来说相对较次要。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c9f0-c01a-f42a4a1e97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717.多米诺学说( )是下列哪年发明?该学说提出一个5个因素所组成的意外事故序列。

A.  1931年

B.  1937年

C.  1945年

解析:多米诺学说是在1931年发明的。该学说提出了一个由5个因素组成的意外事故序列,这些因素相互关联,一个因素的失误可能导致整个序列的连锁反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1088-c01a-f42a4a1e97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96.除国有建设单位外,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1()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题目要求除国有建设单位外,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答案选择B.错误。根据地震监测设施的重要性和公共利益,除国有建设单位外,其他单位和个人确实不得侵占、毁损、拆除或者擅自移动地震监测设施。因此,这个规定是正确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e6a8-c01a-f42a4a1e970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202、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属于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所负职责的有()。(多选题

A.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刚

C.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D.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解析:根据《安全生产法》,下列属于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所负职责的有()。(多选题) A. 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刚 C.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D. 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答案: ABCD 答案解析: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有多项责任。选项A表示主要负责人需要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选项B表示主要负责人需要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选项C表示主要负责人需要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选项D表示主要负责人需要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因此,选项ABCD是正确答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a3-1ab0-c01a-f42a4a1e97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61.人身伤亡事故、因工伤亡事故、工伤事故三个用语是同一个概念,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伤亡。(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人身伤亡事故、因工伤亡事故、工伤事故三个用语是同一个概念,都是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伤亡。(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选项B(错误)是正确答案。人身伤亡事故、因工伤亡事故和工伤事故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人身伤亡事故是指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故,不仅限于生产过程;因工伤亡事故是指在工作岗位上因工作原因导致的伤亡事故;工伤事故是指在用人单位或者受雇于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bbb0-c01a-f42a4a1e97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1、单选题、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时,如果没有戴防护手套,不要用手直接握喷筒或金属管,以防冻伤。

B.  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下风向。

C.  在狭小空间内灭火时,灭火后应迅速撤离。

D.  扑救室内火灾时,应先打开门窗通风,然后人再进入,以防窒息。

解析: 题目要求选出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的说法错误的选项。选项A提到在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应戴防护手套以防冻伤,这是正确的操作。选项B提到在室外使用时应选择下风向,这是为了避免灭火剂被风吹散,保证有效灭火,所以是正确的。选项C提到在狭小空间内灭火后应迅速撤离,这是为了避免因二氧化碳聚集导致缺氧,所以也是正确的。选项D提到在扑救室内火灾时应先打开门窗通风,然后再进入,以防窒息,这是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也是正确的。因此,选项B是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说法错误的选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10e-d5a8-c01a-f42a4a1e97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30.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之日起日内组织鉴定。( )

A. 30

B. 60

C. 90

解析:职业病诊断鉴定办事机构应当在受理鉴定之日起60日内组织鉴定。答案选项B是正确的。这意味着办事机构需要在受理鉴定申请后的60天内完成职业病的诊断鉴定工作。这样可以确保及时评估和确认工作环境对职工健康的影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4f19-2410-c01a-f42a4a1e971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58.走廊、楼道等公用区域可以放置、堆放其他杂物。( )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走廊、楼道等公用区域可以放置、堆放其他杂物。( ) 答案:B 解析:选B.错误。走廊、楼道等公用区域不应该放置或堆放其他杂物。这是因为堆放杂物可能会阻碍人员的通行,增加意外事故的风险,如阻碍逃生、阻挡消防通道等。为了确保公共区域的安全和畅通,应该保持这些区域的清洁和整洁,不允许堆放杂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cd-5314-ac10-c01a-f42a4a1e97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