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作
B、 总时差最长的工作
C、 关键工作
D、 非关键工作
答案:C
解析:解析:工期优化也称时间优化,其目的是当网络计划计算工期不能满足要求工期时,通过不断压缩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等措施,达到缩短工期,满足要求的目的。选择优化对象应考虑下列因素:(1)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2)有备用资源的工作;(3)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资源、费用最少的工作。故本题答案为“C”。
A、 持续时间最长的工作
B、 总时差最长的工作
C、 关键工作
D、 非关键工作
答案:C
解析:解析:工期优化也称时间优化,其目的是当网络计划计算工期不能满足要求工期时,通过不断压缩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等措施,达到缩短工期,满足要求的目的。选择优化对象应考虑下列因素:(1)缩短持续时间对质量和安全影响不大的工作;(2)有备用资源的工作;(3)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的资源、费用最少的工作。故本题答案为“C”。
A. 7d
B. 10d
C. 14d
D. 21d
解析:解析:此题比较简单,对于具备一定工程实践经验的考生来说,属常识性知识,主要考核防水混凝土养护技术要求的知识点。根据《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第4,1.27条,大体积防水混凝土施工时,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温降梯度不得大于3℃d,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根据《建筑室內防水工程技术规程》CECS196-2006第5.2.10条,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由此可见,所有防水
A. 薄膜
B. 帘幕
C. 薄板
D. 多孔吸声材料
解析:解析:薄膜吸声结构:皮革、人造革、塑料薄膜等材料,具有不透气、柔软、受张拉时有弹性等特性,吸收其共振频率200一1000Hz附近的声能。
A. 4
B. 3
C. 2
D. 1
解析:解析:民用建筑工程验收时,室内环境污染物浓度检测点数量应按房屋面积设置:(1)房间面积<50㎡时,设1个检测点:(2)房间面积为50~100㎡时,设2个检测点;(3)房问面积>100lll2时,设3-5个检测点。
A. 粗骨料
B. 细骨料
C. 砂浆
D. 石灰
解析:解析:水泥混凝土面层中的混凝土采用粗骨料,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细石混凝土上面层采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6mm。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
A. 安装方法主要有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
B. 安装板材隔墙所用的金属件应进行防腐处
C. 板材隔墙拼接用的芯材应符合防火要求
D. 非抗震设防区的内隔墙安装采用柔性连接
解析:解析:板材隔墙安装拼接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构造要求。安装方法主要有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刚性连接适用于非抗震设防区的内隔墙安装,柔性连接适用于抗震设防区的内隔墙安装。安装板材隔墙所用的金属件应进行防腐处理。板材隔墙拼接用的芯材应符合防火要求。
A. 粗砂
B. 水泥
C. 石灰
D. 石膏
解析:解析:建筑砂浆常用的胶凝材料有水泥、石灰、石膏等。在选用时应根据使用环境、用途等合理选择。
A. 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拉力
B. 承受由于弯矩作用而产生的压力
C. 承受剪力
D. 承受因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压力
解析:解析:箍筋承担剪力以满足斜截面抗剪强度并使受力主筋与受压区混凝土共同工作,此外还起到固定主钢筋位置使构件内各种钢筋构成钢筋骨架的作用。箍筋分单肢箍筋、开口矩形箍筋、封闭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边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圆形箍筋等。
A. 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
B. 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
C. 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
D. 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漏和漏泥砂
解析:解析: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三级: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漏水或湿渍点数不超过7处,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2.5L/d,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州0.3㎡o
A. 10L
B. 20L
C. 30L
D. 40L
解析:解析: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强度等级、耐久性和工作性等),由具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计算,并经试配、调整后确定。混凝土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且每盘混凝土1试配量不应小于20L。
A. 5N/m㎡
B. 10N/m㎡
C. 15N/m㎡
D. 20N/m㎡
解析:解析:规范规定,跨度≤2m的现浇混凝土板,拆模强度应不低于设计要求的50%。本题中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即标准立方体试块的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N/m㎡,所以拆模强度应不低于10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