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指直接引起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B、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C、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D、 导致伤害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答案:B
解析:解析:起因物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和物质,施害物是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事故类别是根据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来确定的,而不是依据施害物来确定的。
A、 指直接引起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B、 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C、 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
D、 导致伤害发生的物体和物质
答案:B
解析:解析:起因物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体和物质,施害物是指直接引起伤害及中毒的物体或物质。事故类别是根据导致事故发生的起因物来确定的,而不是依据施害物来确定的。
A. 土假山
B. 石假山
C. 凿山
D. 塑山
E. 石土混合假山
解析:解析:假山按材料可分为土假山、石假山、石土混合假山。
A. 无效
B. 有效
C. 经备案后生效
D. 是否生效待定
解析: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A. 降低了陶瓷制品的艺术性和物理力学性能
B. 对釉层下面的图案、画面等具有透视和保护的作用
C. 防止原料中有毒元素溶出,掩盖坯体中不良的颜色及某些缺陷
D. 使坯体表面变得平整、光亮、不透气、不吸水
解析:解析:釉料的特点:使坯体表面变得平整、光亮、不透气、不吸水,因而提高了陶瓷制品的艺术性和物理力学性能,同时对釉层下面的图案、画面等具有透视和保护的作用,还可以防止原料中有毒元素溶出,掩盖坯体中不良的颜色及某些缺陷,
A. 组织因素
B. 技术因素
C. 环境因素
D. 人的因素
E. 决策因素
解析:解析:影响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的管理因素主要有组织因素和决策因素。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1)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及以上死亡,或者100人及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及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及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及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3)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及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及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及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A. 挠曲变形
B. 弯曲变形
C. 剪切变形
D. 轴向拉压变形
解析:解析:为保证基础的安全,必须限制基础内的拉应力和剪应力不超过基础材料强度的计算值。由于此类基础几乎不可能发生挠曲变形,俗称为刚性基础。
A. 电梯制造单位
B. 电梯改造单位
C. 电梯维修单位
D. 电梯使用单位
解析:解析:《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17条规定:电梯制造单位对电梯质量以及安全运行涉及的质量问题负责,A是正确选项。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解析:结构详图中的配筋图主要表达构件内部的钢筋位置、形状、规格和数量。一般用立面图和剖面图表示。
A. 正确
B. 错误
A. 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B. 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即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C. 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
D. 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
解析:解析:《安全生产法》第56条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行使以下职权:1)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2)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者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3)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障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4)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可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15日内依法做出处理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