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平面问题中,力矩为代数量
B、 只有当力和力臂都为零时,力矩等于零
C、 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不会改变力对某点的矩
D、 力矩就是力偶,两者是一个意思
E、 集中力偶对剪力图有影响
答案:AC
解析:A选项正确,力矩是代数量;C选项正确,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不会改变力对某点的矩。
A、 在平面问题中,力矩为代数量
B、 只有当力和力臂都为零时,力矩等于零
C、 当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不会改变力对某点的矩
D、 力矩就是力偶,两者是一个意思
E、 集中力偶对剪力图有影响
答案:AC
解析:A选项正确,力矩是代数量;C选项正确,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不会改变力对某点的矩。
A. Fx=Fsina
B. Fx=Fcosa
C. FY=Fsina
D. FY=Fcosa
E. 以上都不对
解析:根据力的分解公式,力F可以分解为Fx和Fy,其中Fx=Fcosθ,FY=Fsina。因此选项BC是正确的。
A. 大小相等
B. 方向相同
C. 方向相反
D. 作用在同一直线
E. 互相垂直
解析:刚体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是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合力为零,刚体保持平衡。
A. 建立施工项目安全组织系统
B. 建立与项目安全组织系统相配套的各专业、各部门、各生产岗位的安全责任系统
C. 建立项目经理的安全生产职责及项目班子成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D. 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
E. 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经济措施、信息管理措施等
解析:施工项目安全组织措施包括建立安全组织系统、安全责任系统、安全生产职责等,而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属于个人素质提升,不属于安全组织措施范畴。
A. 1万m²以上的公共建筑
B. 2万m²以上的工业建筑
C. 项目投资在500万元以上
D. 项目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
E. 1万m²以上的工业建筑
解析:当项目规模达到一定标准时才需要实行施工项目管理,包括项目投资和建筑面积等因素。
A. 施工员
B. 安全员
C. 机械员
D. 劳务员
E. 测量员
解析:项目部设置的最基本的岗位包括施工员、安全员和测量员,他们在项目实施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劳务员和机械员虽然也是项目部的重要岗位,但相对来说不如前三者基本。
A. 施工项目管理的主体是建筑企业
B. 施工项目管理的主体是建设单位
C. 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
D.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按阶段变化的
E. 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
解析:施工项目管理的主体是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按阶段变化的,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
A. 起吊事先将钢构件吊离地面30cm左右,使钢构件中心对准安装位置中心
B. 高强度螺栓上、下接触面处加有1/15以上斜度时应采用垫圈垫平
C. 施焊前,焊工应检查焊接件的接头质量和焊接区域的坡口、间隙、钝边等的处理情况
D. 厚度大于12~20mm的板材,单面焊后,背面清根,再进行焊接
E. 焊道两端加引弧板和熄弧板,引弧和熄弧焊缝长度应大于或等于150mm
解析:选项A中应将钢构件吊离地面30cm左右,使钢构件中心对准安装位置中心;选项B中应在高强度螺栓上、下接触面处加有1/15以上斜度时应采用垫圈垫平;选项E中焊道两端加引弧板和熄弧板,引弧和熄弧焊缝长度应大于或等于150mm。选项C和D中的内容是正确的。因此,选项ABE中的A、B、E是错误的。
A. 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
B. 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
C. 在竖向结构中如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D.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E. 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或位移时,应立即快速处理
解析:A选项正确,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应连续进行;B选项正确,混凝土应分层浇筑,分层捣实,但两层混凝土浇捣时间间隔不超过规范规定;E选项正确,浇筑过程应经常观察模板及其支架、钢筋、埋设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C选项错误,竖向结构浇筑高度超过2m时,应采用溜槽或串筒下料;D选项错误,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一层20~5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混凝土。
A. 同一条拼缝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紧
B. 钢楞宜采用整根杆件,接头宜错开设置,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C. 模板支设时,采用预组拼方法,可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工效和模板的安装质量,但必须具备相适应的吊装设备和有较大的拼装场地
D. 模板拆除时,当混凝土强度大于1.2N/mm²时,应先拆除侧面模板,再拆除承重模板
E. 模板拆除的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的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解析:A. 同一条拼缝上的U形卡不宜向同一方向卡紧,避免造成模板变形。C. 模板支设时采用预组拼方法可以提高工效和安装质量,但需要适应的吊装设备和足够的拼装场地。E. 模板拆除顺序和方法应按照配板设计规定进行,遵循先支后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自上而下的原则。
A. 毛石墙砌筑时,墙角部分纵横宽度至少0.8m
B. 对于中间毛石砌筑的料石挡土墙,丁砌料石应深人中间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C. 毛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一般每0.5m²墙面至少设置一块,且同皮内的中距不大于2m
D. 砌块砌体施工工艺流程为:基层处理一测量墙中线一弹墙边线一砌底部实心砖一立皮数杆一拉准线、铺灰、依准线砌筑一埋墙拉筋一梁下、墙顶斜砖砌筑
E. 砌块砌体的埋墙拉筋应与钢筋混凝土柱(墙)的连接,采取在混凝土柱(墙)上打入2Φ6.1000的膨胀螺栓
解析:选项C中提到毛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但实际上毛石砌体并不需要设置拉结石,这是错误的规定。选项E中提到砌块砌体的埋墙拉筋应与钢筋混凝土柱(墙)的连接,采取在混凝土柱(墙)上打入膨胀螺栓,这是正确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