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要求
B、 充分发挥所有材料的各种性能
C、 注意施工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D、 注意感官效果及对空间构成的影响
E、 讲究经济效益为主
答案:ABCD
解析: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要求、充分发挥所有材料的各种性能、注意施工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注意感官效果及对空间构成的影响。这些原则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影响着建筑物的实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
A、 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要求
B、 充分发挥所有材料的各种性能
C、 注意施工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D、 注意感官效果及对空间构成的影响
E、 讲究经济效益为主
答案:ABCD
解析:建筑构造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及变化要求、充分发挥所有材料的各种性能、注意施工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注意感官效果及对空间构成的影响。这些原则是建筑设计的基础,影响着建筑物的实用性、美观性和经济性。
A. 墙
B. 楼梯
C. 阳台
D. 雨篷
E. 散水
解析: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包括阳台、雨篷、散水等,与主体建筑有一定的区别。
A. 地基
B. 基础
C. 墙
D. 楼板楼梯
E. 屋顶
解析:建筑物一般由地基、基础、墙、楼板楼梯和屋顶组成。
A. 编制资金计划
B. 筹集资金
C. 投入资金
D. 资金使用
E. 资金核算与分析
解析:资金管理是施工项目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包括编制资金计划、筹集资金、投入资金、资金使用以及资金核算与分析等方面。
A. 起吊事先将钢构件吊离地面30cm左右,使钢构件中心对准安装位置中心
B. 高强度螺栓上、下接触面处加有1/15以上斜度时应采用垫圈垫平
C. 施焊前,焊工应检查焊接件的接头质量和焊接区域的坡口、间隙、钝边等的处理情况
D. 厚度大于12~20mm的板材,单面焊后,背面清根,再进行焊接
E. 焊道两端加引弧板和熄弧板,引弧和熄弧焊缝长度应不小于150mm
解析:A. 起吊时要将钢构件吊离地面30cm左右,确保中心对准安装位置中心,避免安装偏差。B. 高强度螺栓上、下接触面处加有1/15以上斜度时应采用垫圈垫平,确保连接牢固。C. 施焊前焊工应检查焊接件的接头质量和焊接区域的处理情况,确保焊接质量。D. 厚度大于12~20mm的板材,单面焊后要清根再进行焊接,确保焊接质量。E. 焊道两端加引弧板和熄弧板,引弧和熄弧焊缝长度应不小于150mm,确保焊接牢固。
A. 毛石墙砌筑时,墙角部分纵横宽度至少0.8m
B. 对于中间毛石砌筑的料石挡土墙,丁砌料石应深人中间毛石部分的长度不应小于200mm
C. 毛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拉结石应均匀分布,相互错开,一般每0.5m²墙面至少设置一块,且同皮内的中距不大于2m
D. 砌块砌体施工工艺流程为:基层处理→测量墙中线→弹墙边线→砌底部实心砖→立皮数杆→拉准线、铺灰、依准线砌筑→埋墙拉筋→梁下、墙顶斜砖砌筑
E. 砌块砌体的埋墙拉筋应与钢筋混凝土柱(墙)的连接,采取在混凝土柱(墙)上打人26∮1000的膨胀螺栓
解析:选项C中提到毛石墙必须设置拉结石,但实际上拉结石是用于砌块砌体的,而非毛石砌体。
A. 皮数杆一般立于房屋的四大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问以及洞口多的洞口。一般可每隔5~10m立一根
B. 一般在房屋外纵墙方向摆顺砖,在山墙方向摆丁砖,摆砖由一个大角摆到另一个大角,砖与砖留10mm缝隙
C. 盘角时主要大角不宜超过5皮砖,且应随起随盘,做到“三皮一吊,五皮一靠”
D. 各层标高除立皮数杆控制外,还可弹出室内水平线进行控制
E. 加浆勾缝系指再砌筑几皮砖以后,先在灰缝处划出2cm深的灰槽
解析:选项A中关于皮数杆的摆放位置和间距描述错误;选项B中描述了摆砖的方向和留缝要求;选项C中描述了盘角时大角的限制和规定;选项D中描述了控制标高的方法。选项E中描述了加浆勾缝的步骤。
A. 筏形基础分为梁板式和平板式两种类型,梁板式又分为正向梁板式和反向梁板式
B. 施工工艺流程为:测量放线→基坑支护→排水、降水(或隔水)→基坑开挖、验槽→混凝土垫层施工→支基础模板→钢筋绑扎→浇基础混凝土
C. 回填应由两侧向中问进行,并分层夯实
D. 当采用机械开挖时,应保留200~300mm土层由人工挖除
E. 基础长度超过40m时,宜设置施工缝,缝宽不宜小于800cn
解析:A项描述了筏形基础的类型,B项描述了施工工艺流程,D项描述了机械开挖时的处理方法,符合筏形基础的基本规定。C项描述了回填的方法,不符合筏形基础的基本规定。E项描述了基础长度超过40m时的处理方法,符合筏形基础的基本规定。
A. 内外墙节点一般用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表示
B. 楼梯平面图必须分层绘制,一般有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和顶层平面图
C. 楼梯详图一般包括楼梯平面图、楼梯立面图、楼梯剖面图和节点详图
D. 楼梯问剖面图只需绘制出与楼梯相关的部分,相邻部分可用折断线断开
E. 楼梯节点详图一般采用较大的比例绘制,如1:1、1:2、1;5、1:10、1:20等
解析:B选项中提到楼梯平面图必须分层绘制,包括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和顶层平面图,符合建筑详图的规定;D选项中提到楼梯剖面图只需绘制与楼梯相关的部分,相邻部分可用折断线断开,符合建筑详图的规定;E选项中提到楼梯节点详图一般采用较大的比例绘制,如1:1、1:2、1:5、1:10、1:20等,也符合建筑详图的规定。因此,选项BDE是正确的。
A. 定位轴线的编号宜标注在图样的下方与右侧,横向编号应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顺序编写,竖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上至下顺序编写
B. 对于隐蔽的或者在剖切面以上部位的内容,应以虚线表示
C. 建筑平面图上的外部尺寸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各标注三道尺寸
D. 在平面图上所标注的标高均应为绝对标高
E. 屋面平面图一般内容有:女儿墙、檐沟、屋面坡度、分水线与落水口、变形缝、楼梯间、水箱问、天窗、上人孔、消防梯以及其他构筑物、索引符号等
解析:选项A中关于定位轴线编号的规范标注有误,应该是横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母,从上至下顺序编写。选项D中建筑平面图上所标注的标高应为相对标高,而非绝对标高。
A.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
B. 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稳定性
C. 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D. 沥青混合料的抗疲劳性
E. 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
解析: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包括强度、温度稳定性、耐久性、抗疲劳性和抗滑性。这些性质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在道路工程中的使用效果和性能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