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第18题-1.0分:上层建筑是指()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设施

C、 社会生产关系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

答案:D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11题-1.0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df48-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5题-3.0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诚然,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对于这句话以下选项理解正确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b450-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题-1.0分:只承认静止,不承认运动的观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800-c0f5-18fb755e8808.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6题-3.0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这段话表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008-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1题-1.0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b498-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题-1.0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bc0-c0f5-18fb755e880f.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题-1.0分: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b00-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3题-1.0分: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2850-c0f5-18fb755e88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5题-1.0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b068-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4题-1.0分: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8d8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18题-1.0分:上层建筑是指()

A、 社会的经济制度

B、 科学技术设施

C、 社会生产关系

D、 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

答案:D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11题-1.0分: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因为

A.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  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C.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D.  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  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df48-c0f5-18fb755e881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5题-3.0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本来意义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体系,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诚然,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2页。)对于这句话以下选项理解正确的有

A.  圣西门等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B.  空想社会主义也是社会历史的理论反映。

C.  圣西门等人不理解无产阶级的社会本质。

D.  空想社会主义对于马克思主义只有消极意义。

E.  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来源。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b450-c0f5-18fb755e881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题-1.0分:只承认静止,不承认运动的观点是

A.  主观唯心主义

B.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C.  形而上学

D.  客观唯心主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800-c0f5-18fb755e8808.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6题-3.0分:“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这段话表明:

A.  列宁在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不平衡规律后提出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经济落后国家取得胜利,即“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结论

B.  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这使帝国主义国家国内国际矛盾激化

C.  帝国主义国家矛盾激化,经济落后国家革命形势高涨,社会主义在一国或数国胜利成为可能

D.  俄国十月革命就是在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中爆发并取得胜利的

E.  列宁关于“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论述,有别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多国同时胜利论”,这说明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科学的理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0008-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1.0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共同之点是

A.  都承认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都承认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否认世界的物质性

D.  都否认世界是运动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b498-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题-1.0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A. 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性

B. 它和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 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 各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E. 它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bc0-c0f5-18fb755e880f.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1.0分: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

A.  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B.  日出于东落于西

C.  水往低处流

D.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b00-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1.0分: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要检验人们的认识是否

A.  与多数人的愿望和要求相符合

B.  与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相符合

C.  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相符合

D.  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符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2850-c0f5-18fb755e88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5题-1.0分: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

A.  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

B.  真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C.  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

D.  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E.  真理就是客观存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b068-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1.0分:在社会生活中,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性质取决于

A.  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B.  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

C.  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D.  社会生产力的性质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8d88-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