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第24题-1.0分: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A、 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答案:B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5题-1.0分: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bf10-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8题-1.0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静止是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2b00-c0f5-18fb755e88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9题-1.0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41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5题-1.0分: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80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题-2.0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39b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1题-1.0分:下列各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有()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0-f068-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5题-1.0分: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0528-c0f5-18fb755e881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9题-1.0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89a0-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4题-3.0分: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占有者”——《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127页。请解读马克思的这段话。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0-fc20-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4题-1.0分实践的客体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800-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24题-1.0分:从本质上看,认识是

A、 主体主观精神的产物

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 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D、 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答案:B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5题-1.0分: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bf10-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1.0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静止是指

A.  事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  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

C.  事物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D.  物质运动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

E.  事物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2b00-c0f5-18fb755e88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1.0分: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

A.  消灭等级制度,实现人人平等

B.  消灭贫富悬殊,实行平均主义

C.  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D.  取消按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418-c0f5-18fb755e880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1.0分:使人与自然既区别开来又联系起来的基础是()

A.  地理环境

B.  生产资料

C.  生产劳动

D.  社会意识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80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题-2.0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39b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1.0分:下列各项属于意识形态的有()

A.  生物学、物理学、数学

B.  思维科学、逻辑学、语言学

C.  哲学、道德、宗教

D.  艺术、法律、政治思想

E.  小说、诗歌、戏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0-f068-c0f5-18fb755e881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1.0分: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A.  货币资本

B.  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  社会总产值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4-0528-c0f5-18fb755e881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1.0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  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B.  社会生产关系的高度发展

C.  人的思想觉悟的极大提高

D.  自然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89a0-c0f5-18fb755e8804.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3.0分: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的占有者”——《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127页。请解读马克思的这段话。

A.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B.  随着货币的产生,整个商品世界就分化为两级:一级是各种各样的具体商品,他们分别代表不同的使用价值;一级是货币,它只代表商品的价值

C.  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发展为外在的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D.  一切商品只要转换成货币,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就能解决,从而使商品的价值得以实现

E.  货币的出现并没有也不可能解决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反而使矛盾更加扩大和加深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0-fc20-c0f5-18fb755e881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4题-1.0分实践的客体是

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  客观物质世界

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9800-c0f5-18fb755e881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