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第29题-1.0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 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 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 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答案:C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3题-1.0分: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8c4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3题-1.0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a4f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3题-3.0分:《西京杂记》记载:匡衡年轻的时候十分好学。他家里很贫困,买不起蜡烛,一到夜晚,屋里就漆黑一片。匡衡想读书,又没有亮光,怎么办呢?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微透过洞口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常常学到深夜。他们乡下有个大户人家,并不识字,却有很多藏书。匡衡听说了,就卷起铺盖上他家去做佣工。每天起五更睡半夜,却不要一个工钱。主人家很奇怪地问他要什么,他说:“只要能遍读你家的藏书,我就满足了。”主人很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就这样勤奋读书,后来成了西汉有名的学者,做过汉元帝的丞相。这则故事说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bc0-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9题-2.0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必然联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550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6题-1.0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8090-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8题-1.0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2330-c0f5-18fb755e880e.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18题-1.0分:德国古典哲学家中影响马克思最大的是()与费尔巴哈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b880-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21题-3.0分:1、进入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在多家西方媒体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名列前茅。2003年9月,德意志电视二台进行了一项为期三个月,名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电视大赛。此次评选得到了德国民众的热烈响应,参加评选的人数达到了惊人的330万,候选人也多达1300位。德国民众先是从这1300位候选人中选出100名最伟大的德国人,然后从中评选出10名最伟大的德国人,最终的投票结果是:西德战后第一位总理康拉德·阿登纳位居第一,倡导宗教改革的近代新教领袖马丁·路德排在第二,第三名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卡尔·马克思。2005年6月,英国广播公司( )广播四频道展开“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最后的结果是:卡尔·马克思被评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在评选中高居榜首,说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b00-c0f5-18fb755e880a.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4题-1.0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ff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题目
第31题-1.0分: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9940-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题目
首页
>
党政党务
>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题目内容
(
单选题
)
手机预览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第29题-1.0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 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 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 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答案:C

马克思主义原理知识题库
相关题目
第3题-1.0分: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

B.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

C.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8c48-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3题-1.0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  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B.  是否承认联系的普遍性

C.  是否承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  是否承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a4f8-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3题-3.0分:《西京杂记》记载:匡衡年轻的时候十分好学。他家里很贫困,买不起蜡烛,一到夜晚,屋里就漆黑一片。匡衡想读书,又没有亮光,怎么办呢?他见隔壁人家点着蜡烛,就在墙壁上悄悄地凿了一个小孔,让微微透过洞口的烛光映在书上,就这样,他常常学到深夜。他们乡下有个大户人家,并不识字,却有很多藏书。匡衡听说了,就卷起铺盖上他家去做佣工。每天起五更睡半夜,却不要一个工钱。主人家很奇怪地问他要什么,他说:“只要能遍读你家的藏书,我就满足了。”主人很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匡衡就这样勤奋读书,后来成了西汉有名的学者,做过汉元帝的丞相。这则故事说明

A.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根本对立的

B.  人们学习成才的决定的因素是内因

C.  在一定的条件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极其重要的

D.  矛盾普遍性是特殊性的表现

E.  环境和条件是人们学习成才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cbc0-c0f5-18fb755e880b.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2.0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必然联系

A. 正确

B. 错误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5508-c0f5-18fb755e880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6题-1.0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是

A.  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B.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  一切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

D.  社会发展的外部动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8090-c0f5-18fb755e8806.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1.0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类的认识目的就是把握永恒真理

B.  真理只能认识事物发展的某一方面

C.  人不能完全地把握整个物质世界

D.  任何真理只能相对正确地反映认识对象

E.  任何真理都是有限的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2330-c0f5-18fb755e88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8题-1.0分:德国古典哲学家中影响马克思最大的是()与费尔巴哈

A.  康德

B.  李嘉图

C.  圣西门

D.  黑格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b880-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1题-3.0分:1、进入21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在多家西方媒体评选千年风云人物的活动中名列前茅。2003年9月,德意志电视二台进行了一项为期三个月,名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电视大赛。此次评选得到了德国民众的热烈响应,参加评选的人数达到了惊人的330万,候选人也多达1300位。德国民众先是从这1300位候选人中选出100名最伟大的德国人,然后从中评选出10名最伟大的德国人,最终的投票结果是:西德战后第一位总理康拉德·阿登纳位居第一,倡导宗教改革的近代新教领袖马丁·路德排在第二,第三名是共产主义理论的奠基人卡尔·马克思。2005年6月,英国广播公司( )广播四频道展开“谁是现今英国人心目中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调查。最后的结果是:卡尔·马克思被评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在评选中高居榜首,说明:

A.  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巨大力量和无与伦比的深远影响

B.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C.  当今社会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

D.  马克思主义穷尽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E.  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今天并没有过时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eb00-c0f5-18fb755e880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4题-1.0分: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

A.  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  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  实现社会公平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ff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1题-1.0分: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

A.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  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  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9940-c0f5-18fb755e8809.html
点击查看答案
试题通小程序
试题通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