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题-1.0分: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A. 配第、斯密、李嘉图
B. 拉美特利、爱尔维修、狄德罗
C. 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
D.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89a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1.0分可变资本是
A. 用来购买机器设备的那部分资本
B. 用来购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C. 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D. 用来购买生活资料的那部分资本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b880-c0f5-18fb755e880c.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2题-3.0分:材料1:苏联从192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到斯大林逝世为止,苏联工业几乎增长了20倍,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一跃而变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之一。1963年3月5日,联邦德国《世界报》写道:在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取得全部领导权时,“俄国还和沙皇时代一样是一个农业国家。当他在三十年代逝世的时候,苏联已成为在世界上排名第二的工业强国”。“西方几乎花了二百年的时间才做到的事情……在俄国几十年不长的时间里用残酷的办法、坚定的意志实现了。总而言之,这是现代史中最伟大的经济和社会改革。”——靳辉明、谷源祥主编:《当代资本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下卷,海南出版社2004版。材料2:近20年来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改革开放,不同程度地突破了“苏联模式”,给社会主义带来了“柳暗花明”的新局面。现在多数社会主义国家在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上,已不同程度地发生了一些重大转变……一种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新体制正在形成。实践证明,这种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是富有生命力的,是优越于资本主义的。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社会主义前途充满信心——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4页。如何正确看待“苏联模式”:
A.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B. 苏联模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
C. 苏联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D.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苏联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E. 苏联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1-2330-c0f5-18fb755e8802.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0题-1.0分资本周转速度与
A. 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B. 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C. 周转时间成正比,与周转次数成正比
D. 周转时间成反比,与周转次数成反比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593-edb8-c0f5-18fb755e8813.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9题-1.0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
A. 相互矛盾的
B. 辩证统一的
C. 过程和结果的关系
D.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64b-c050-c0f5-18fb755e8805.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2.0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35c8-c0f5-18fb755e8827.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1.0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为
A. 静止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的对立
B. 否认内部矛盾性和承认内部矛盾性的对立
C. 孤立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的对立
D. 片面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的对立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7bd-74d8-c0f5-18fb755e881a.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1.0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体现了事物两种现象之间的
A. 偶然联系
B. 外在联系
C. 因果联系
D. 必然联系
E. 主观联系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860-f068-c0f5-18fb755e880e.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24题-3.0分:“辩证法不知道什么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什么无条件的普遍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亦此亦彼’并且使对立互为中介;辩证方法是唯一的、最高度适合于自然观的这一发展阶段的思维方法。”(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由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这段话可知,唯物辩证法的特征是:
A. 唯物辩证法所了解的联系是以否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B. 除了“非此即彼”也承认“亦此亦彼”
C. 把世界看作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正确处理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 肯定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但并不否认它们之间的区别
E. 以唯物论为基础的科学思维方法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bac-d390-c0f5-18fb755e8800.html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2.0分:科学技术是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
https://www.shititong.cn/cha-kan/shiti/0005f400-8ca3-4950-c0f5-18fb755e8811.html
点击查看答案